《钢琴木马》故事发生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却用一段民国谍战往事做楔子。这看似完全脱节的两段故事,皆因不离不弃的爱情紧扣在一起。开篇影像上就做了交代,阿明无意间在岛上荒烟蔓草中发现一个墓碑,墓碑上的乐谱墓志铭引起了他的注意。清子依据阿明拍摄的墓志铭弹奏这段曲子,感触良多却无从知晓个中玄机。当清子与自己生离死别之际,他一度试图揭开这段半个世纪前的生死恋情,但终因突然状况而不得。影片中,1949年政治谍战的楔子与2012年商业谍战主题就这样遥相呼应,紧密地扣合在了一起。
作为商业谍战片或者警匪片,《钢琴木马》的格局并不大,故事主要依靠案情悬疑与追杀来引入,并透露出出品方浓郁的鼓浪屿情怀。不管是1949年的谍战与女钢琴师,还是2012年深陷危机的小情侣,不论是当年的老教堂和深巷中的“黑猫”酒吧,抑或是现在天台小屋与林中墓碑,音乐都是故事中最具黏性的要素。要知道,鼓浪屿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同时,海洋文化还舶来了“音乐之乡”的美誉。影片正是通过钢琴,对鼓浪屿的音乐特质来了一次小小的挖掘。
与鼓浪屿海洋文化风格迥异,却又紧密关联的是客家文化,影片从此揭开第二个商业谍战故事。主人公通过破译大松公司防火墙,循着蛛丝马迹来到南靖山区,在无意中发现这些避居深山的汉民后裔“基因库”,同时也终于明白,那个无形而巨大的对手正悄然将这些淳朴的居民当做一场浩大生物实验的小白鼠。当热兵器时代的战火暂时偃旗息鼓,商业和文化的战争却愈演愈烈,这也算是影片吹响的另一个号角吧。
《钢琴木马》由张默和林逸欣领衔,动力火车组合出演一对关键杀手。导演用影像手段,在规规矩矩讲述故事的同时,将鼓浪屿的质感和南靖土楼村落的原生态风貌尽揽。影片充斥闽南话和客家话、闽地符号和客家信息。作为福建人,我熟知闽南语背后所经历的海洋文化的冲击;作为客家人,我更谙熟客家话背后正面临的文化与血统的双重解体。所以,相比影片中的两段悬念丛生的谍战和爱情,我也更在乎故事底衬下的乡土变迁。 (曾念群)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