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的房子是用木头等搭起来的小棚,上面压着一些珊瑚石用来抵抗台风。
鸭公岛上见不到一块泥土,地面由珊瑚石和贝壳堆成。
钓客展示钓到的1.45米长的海狼。 张利 摄
记者昨登上由珊瑚石和贝壳堆积成的鸭公岛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天然博物馆
据新华社三沙电(记者王晖余)5月6日至14日,海南省三沙考察团对三沙市相关岛礁和海域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考察是三沙设市以来,海南省组织的第一次对三沙市的全面考察活动。
考察人员乘坐“中国渔政310”船深入三沙海域及其岛礁,全程2270海里,重点考察了南沙曾母暗沙、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等地,并在曾母暗沙举行了主权宣示活动。
西沙看日出 鸭公岛海钓
本报讯 (记者柳云)经过近20个小时航行,昨日6时,“椰香公主号”终于停靠到了“三沙游”终点永乐群岛的一个泻湖内。
记者登上了期待已久的鸭公岛,这个全部用珊瑚石和贝壳堆积起来的小岛,到处是海胆和各类小鱼,一部分游客更是开着小艇从母船出发,在附近钓上来30多斤的金枪鱼和1米多长的“鬼头刀”鱼。
本报记者今日将继续“三沙游”,将登上另外一个荒无人烟的白色小岛全富岛。“三沙”还有什么神秘好玩的地方,记者将继续为读者一探究竟。
不可错过的西沙日出
“椰香公主号”继续向南航行,夕阳下,周边的云彩都被染红了,近的鲜红,远的暗红。
经过一夜航行,凌晨4时30分,很多游客起床在等候着“三沙游”不得不看的一道美景:西沙日出。5时,东边的天空开始变亮。半小时后,天空明显泛红,这时候,来看日出的游客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这时候飘来了几大片云朵正好遮住日出,云边发出道道金光,不久,太阳像孩子一样,从云朵里调皮地蹦出来,照在人的脸上,留着遗憾。
珊瑚石贝壳堆成鸭公岛
经过近20小时的航行,早上6时左右,“椰香公主号”抵达本次“三沙游”的终点永乐群岛,在鸭公岛和全富岛附近的一个泻湖内抛锚停靠。
“三沙游”开放的鸭公岛和全富岛是周边比较小的岛屿。
游艇抵达鸭公岛,记者惊呆了,这里见不到一块泥土,岛上全部是珊瑚石和贝壳,附近齐脚深的清澈海水里,可以看到很多海胆和小鱼,但海胆全身有刺,没有人随便抓它。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块贝壳和珊瑚石都是宝贝,只能看不能拿走,大家要注意啊!”领队首先向所有游客说明了纪律。
记者看到,鸭公岛面积不大,记者步行6分钟,可以走完一圈。
渔民集中在岛的南侧,约20多户,房子是用木头等搭建起来的小棚,2米高,面积约七八平方米,做饭、睡觉、堆放杂物都在里面,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白天,青壮年渔民出海捕鱼,岛上留下的只有几位老人,他们将晒制的鱼干和贝壳出售给游客。
游客到达鸭公岛,可以在附近海岸潜游,也可以去海钓。
游客钓上1米长“鬼头刀”
昨日,一批资深海钓玩家自带价格不菲的游艇,早上7时左右,便从“椰香公主号”出发,前往附近50海里左右的海上钓鱼。
下午1时左右,钓客返回时,带回了10多条大鱼,最长的一条“鬼头刀”长1米多,最重的是一条30多斤的金枪鱼,“运气还可以。”
“我们还碰到了海狼,凶猛得很。”资深玩家胡先生告诉记者,在三沙,金枪鱼比较多,它们会从后面吃鱼,但海狼会和鱼儿平行追赶,然后突然转头一口将金枪鱼咬断,“它的牙齿密又锋利,嘴的长度是身体总长度的三成,十分危险。”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