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吃的“笨豆油”是怎么榨出来的
新华网长春5月15日电(记者朱海黎、宗巍、李双溪)提起“笨猪肉”“笨鸡蛋”人们耳熟能详,已成为“绿色食品”的代名词。现在东北农民又将“笨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使用非转基因大豆,采用传统工艺冷榨出来的“笨豆油”悄然兴起。那么这些“笨豆油”是怎么榨出来的呢?记者来到吉林农村探访了这种豆油的生产过程。
沿着长吉北线车行40多公里,一个醒目的广告牌映入眼帘:现吃现榨、传统工艺、安全健康、非转基因。吉嘉港是一家以冷榨豆油为特色的小型加工厂,进入车间,里面码满了一袋袋大豆,总共有上万斤,几个玻璃容器里展示着他们的样品。大豆都是国产品种,豆粒不匀但滚圆,金灿灿非常诱人。
“我家的豆油选用的都是正宗的东北大豆,非转基因,采用的是冷榨法,就是笨方法,豆油里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所以保存的时间不能太长,但是吃起来安全健康,卖9元钱一斤,比普通豆油贵,周边农民和城里一些单位食堂都来这采购。”商店老板说。
进入生产作坊,一股扑鼻的豆香,四台榨油机正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工人将成袋的大豆倒入机器,另一边刨花似的豆粕就被挤榨出来,一股粗榨豆油慢慢流入一个铁盆里。厂里的人介绍说,这种笨榨的豆油要经过两榨,粗榨的豆油经过三五天的沉淀之后就变得清澈了。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现代工业生产中采用的萃取法,传统工艺的特点是绿色安全,但由于冷榨出油率低,100斤大豆只能榨出12斤油,大规模生产有困难。附近农民吴东颖告诉记者,他们家里吃的豆油都是用自留地种的豆子笨榨出来的,“百分之百安全绿色,炒菜炝锅的时候都没有油烟,味道特别香。”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