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口千古栈道繁华落 飞来截流出平湖--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连江口千古栈道繁华落 飞来截流出平湖

2013年05月16日08:27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闇先秋冷,山晴当昼阴。”唐代张九龄的《过浈阳峡》中所指的浈阳峡就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境内的北江河段。千百年来,张九龄、杨万里、袁枚等无数文人骚客过峡都曾赞其险峻奇美。

  连江口镇在英德市南面,圩镇在大、小北江的交汇处,故在古代,它是广州北面防卫之咽喉。连江古称淮水(亦称湟水),连江口即指连江注入北江(古称溱水)的河口,古代称洭口。由于连江是北江最大支流,故有小北江之称。连江河段景色雄奇壮观,尤其是飞来峡截流以后,山水融为一体,环境幽雅,秀丽迷人,旅游资源开发亦有很大潜力。

  千古栈道留繁华

  浈阳峡又名盲仔峡,是北江流经波罗坑至连江口的一段狭窄河道。这里两岸高山屹立,峭壁险峻,水势汹涌,是古代水路交通咽喉,兵家防犯要地。此峡最窄处仅80余米左右,浩荡的江水被其收束于怀抱,古时行舟至此,需拉纤方能通过,故江岸的峭壁上留下了20条清晰可辨的纤石痕,印证着此处昔日的艰险。

  浈阳峡虽然山壁高耸,水流湍急,但仍是历代韶关至广州的水路交通要道。明代韶州府通判符锡为避行舟艰险,于东岸悬崖开凿栈道,欲利交通。清代康熙初年平南王尚可喜又作修整,嘉庆间两广总督阮元也作重修,但都不能代替水峡的交通。即使粤汉铁路(今为京广铁路)于峡滩东岸建成通车,而浈阳峡还是帆上船下,异常繁忙。

  2008年,英德文博部门沿江考察时发现,浈阳峡东、西两岸各有一条古栈道。西岸的古栈道,建于悬崖峭壁上,建造时间较久远,初步考证约为宋代所建,在几处断崖边仍有栈道残迹,但人已不能行走。东岸的古栈道离河面较低,为明代建筑物。据介绍,当年的栈道长约1000米,宽1米左右,栈道沿峭壁构筑而成,高低起伏处砌石阶,结构坚固,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如今,浈阳峡仍可见一些古人留下的石刻,其中东岸古栈道上的“凿山通道”4个大字最为醒目,四字刻在江岸八丈石下游约30米处的石壁上,从右至左横书,楷体阴刻。从字的风化程度考究,可能刻于宋代,见证了古人凿山开路的“愚公精神”。

  盲仔空留盲仔峡

  盲仔峡最狭窄处仅80余米宽。此处原来水流湍急,过往船只轻易不敢穿行,后由于下游建成水利枢纽工程——飞来峡水库,水位增高,才出现了如今的江流缓慢、风平浪静的景象。江水清澈、青山倒映的秀丽景色吸引众多游客闻名而来,行船在如画江中,颇有“人在画中游”之感。关于盲仔峡,还有一段让人叹喟的民间传说。

  在英德市区北面20里处的北江边,有一座古贞山,因其中有观音岩而名观音山。在观音山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一盲仔,心地善良,勤恳朴素。一日,一仙人托梦于盲仔,嘱咐他往南走约二十里,将浈阳峡中一狭窄处用石块堵塞,让水流向怀厚乡,而下游的江口咀将出现一座皇城成为其领地,盲仔眼睛也会复明。但必须天亮前赶到,否则会前功尽弃。第二天,盲仔将自己梦中所见告诉了家人,天黑后就按梦中仙人的嘱咐,往南而去。此时,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将军受仙人指点,正担着两座山往浈阳峡赶去,准备与盲仔汇合,用石块把峡堵塞住。

  但是,盲仔的嫂子一向讨厌盲仔,认为他干不了多少活,却要拖累自己,早就想撵他走了。现在见盲仔有机会享受荣华富贵,表面很高兴,心里却十分不平衡,一心想要阻止他。于是,在盲仔离家后不久,他嫂子就将一只公鸡放入冷水中,公鸡受冷水一刺激大声啼叫起来。盲仔一听鸡啼,以为天快亮了赶不到了,心里懊丧不已,就趴在石头上哭起来。

  如今若仔细辨认,还可在山腰石壁上看到一个人型模样,据称就是当年的盲仔变成。而将军久等不到盲仔,就把两座山放在附近,其中一座如今就叫响山,山顶部有一个洞,据说是将军当时挑担穿绳索时留下的洞眼,而没被堵塞的峡口,就被后人称为“盲仔峡”了。

  独具特色渔民家

  渔民文化是连江口镇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说这里的渔民祖先很久以前从番禺迁徙而来,此后就一直在此地繁衍生息,其独特渔民文化也成为北江的一道人文风景。

  连江口渔民习俗颇具特色。渔民的子女长到十八、九岁后,父母托媒人介绍对象,由媒人撮合姻缘,是为做媒。如若订婚了,男方父母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给算命先生算好八字相合,就由媒人向女方家传达。女方父母提出要“身价银”、若干钱和物。一定要的彩礼是四鸡、四鹅、四海味(虾米、鱿鱼、八爪鱼、墨鱼)、龙香、椰子、伴郎烛。女子在结婚前,有姐妹、婶、姆陪哭,称“哭嫁”,最少哭两日两夜,是哭前辈、哭父母、哭诉离别难舍之情。男方在成亲日之前,如有上契(认神保平安)的在结婚前一天要去脱契。结婚这天,迎亲船要船头对船头,渔民与岸上人家不同,不兴三朝回门,把新娘接回新郎家,然后新娘又再回到娘家船上叫回脚宝。对自己的长辈(父母、兄嫂等)斟茶,吃完饭后,再回到新郎船上。按渔民习俗,结婚当日不能吃新郎家的饭,即使男女家相距多远,新娘需准备干粮,意思是一日不吃两家饭。晚上坐高堂时,新郎、新娘跪在地上等那对红烛点完才能起来。

  其他习俗也颇有特色。如大年初一,一般不开船出外打渔;五月初五日是连江口龙船节,渔民有划龙船表演的习惯,通常代表镇参加清远、英德举办龙舟赛的都是渔民;六月初六爬标子,即每年的六月初六日,渔民用自己制造的三人艇或五人艇进行划艇比赛。

  总 策 划:崔建军 梁有华

  执行策划:黄津 魏金锋

  稿件统筹:杨世华

  编辑统筹:姚楚湘

  文 图:南方日报记者 焦莹

  通讯员 范桂典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