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第一王陵”熊家冢--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走近“中国第一王陵”熊家冢

2013年05月17日08:4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武汉5月17日电(记者梁相斌 刘紫凌 李建平)“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南部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楚国,其王陵的规模气势和待解的王朝秘事,同样令人惊叹好奇。

  熊家冢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离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约26公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

  时光倒流至2000多年前,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霸业。然而,从熊家冢墓地不难窥探出楚国君臣“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因为热衷享乐奢华,“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着实令人感叹、省思。

  整个熊家冢墓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主冢、附冢、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按现行文保政策,“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因此主冢、附冢迄今尘封未动。仅从现有殉葬墓、车马坑的发掘成果来看,其奢华程度已然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主冢、附冢周围,仅殉葬墓就有130余个。据荆州市文物局副局长杨平介绍,每个殉葬墓里埋有一人,有棺椁埋葬。这也就意味着,墓主有130余人殉葬。

  在这些殉葬墓中,仅玉器就出土了3000多件套,涵盖了春秋以来楚国所有的玉器品种,并且材质优异,工艺水平达到了同时期的最高峰。尤其是成套的组佩,覆盖从脖子到手脚装饰全身的完整配饰,最多一组达到26个,十分罕见。

  站在熊家冢墓地的车马阵前,依稀可以窥探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场景。一号车马坑长130余米,是目前春秋战国考古中发现的最大车马坑。与秦始皇陵兵马俑不同的是,楚王车马阵年代上要早200多年,用的是真车真马殉葬。

  据介绍,一号车马坑埋葬43乘车,164匹马,从马的骨骼来看,选用的是上等良驹。参与发掘的专家认为,这些马是先用毒酒赐死,然后再殉葬,因此排列出的状态更整齐、生动,富有画面感。

  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然而,熊家冢墓地一号车马坑发掘出来的“天子驾六”级别的马车就有3乘,说明当时礼崩乐坏,墓主“违规配车”。

  除车马遗存外,车马坑里还发掘出大量的玉片串饰甲胄等。“天子玉路,以玉为饰”,目前全国各地发掘的战国车马坑,包括秦公一号车马坑,虽都是“诸侯大路”,却从未见到玉饰,因此十分罕见。

  有意思的是,湖北一些地区有俗语“不服周”,来源就是楚王不服周天子,引申为“不服气”的意思,从中也体现出了楚人“敢为人先”的一面。

  熊家冢墓主到底是谁?黄土之下,埋葬的是否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学界仍存有争议,但业内基本达成共识:熊家冢主墓所埋葬的应该是一位楚王,而非普通贵族。

  据勘探,主冢墓室长70米,宽67米,仅棺椁的面积就248平方米,是中国已知的帝王棺椁中最大的。著名的曾侯乙墓挖掘出了天籁之美的编钟,如果墓主人是楚王,不难引人猜测,他的墓藏应该比他的附属国曾国曾侯乙的墓藏要更多。这让人们对尘封未动的熊家冢主冢、附冢更是好奇。

  目前,熊家冢只是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更多历史疑团还留待后人探寻。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