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沈”之沈士远--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北大三沈”之沈士远

2013年05月17日14:2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作者江东出身于浙江名门沈家,祖父沈士远、叔祖父沈尹默和沈兼士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北大三沈”教授,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以及诸多名人的逸闻趣事使得江东的一篇篇小文章显得情趣浓浓,怡乐深深。书中记叙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马一浮、李石曾、夏丏尊、沈尹默、丰子恺、张大千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治学之道,61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名人采访以及书画点评。

  沈士远这个名字,现在人们已不太熟悉了。他就是20 世纪20 年代“北大三沈”(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之一的名教授。他又有“沈天下”的别号。这个“沈天下”并非指其三兄弟的“文科天下”,而是趣指他在北大教古文时,把《庄子》一书中的《天下篇》精研细讨,字字珍宝地先后讲了两个学期。这个“沈天下”之名,既指其穷于探索,又讥其为学之迂。这是沈士远早期教书中的一段逸事。

  这位老学者先于其二弟离开北大,以“学而优则仕”,当上了“浙人治浙”的浙江省长张静江的秘书长。沈亦为浙江人,由此更名噪乡里。后来他又被熊式辉等邀请出任江西、河北等省教育厅长。40 年代末,当上了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铨委员会委员长兼考选部次长,官运亨通后就不那么做学问了。所以在学术上没有像他的两个弟弟那样,取得突出的成就。他们中一个在诗词书法创作上,一个在文字学研究中,卓有成就,享有声誉。当人们提到“北大三沈”时,有些人只知道尹默(后任北平大学校长)、兼士(后任辅仁大学校长),而想不起这个老大叫沈士远。解放前夕,沈士远认清形势,终于留在南京,1950 年被聘为北京故宫的编纂委员,不久,即默默去世。

  这位老学者在20 年代北洋军阀当道时,就痛恶倒行逆施,具有远见。当时的北京城,军阀作威作福,仇恨共产主义。1927 年4 月28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终于杀害了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古都乌云密布,腥风血雨,军阀的爪牙还在侦缉李大钊家属的行踪。大钊同志的长子李葆华原在北大兼办的孔德学校高中班读书。当时,沈尹默是北大教授,又是孔德学校的负责人,他告诉葆华的班主任周作人要保护好葆华。葆华自4 月6 日父亲被捕后,即弃学离家流浪在外。沈士远、沈尹默知道葆华已加入了共产党,两人格外担心。这时,周作人与葆华也失去了联系。

  5 月上旬的一天,周作人去海淀沈士远处探询葆华情况,在路上突然碰上了葆华,高兴得紧紧地拉住了他的手臂,定眼一看,葆华面容憔悴,衣衫不整。周作人机警地把自己戴着的毡帽给葆华戴上,便拉他向沈士远家走去。刚巧沈士远从沈尹默处回来,一见到葆华,又惊又喜,拉着进了内屋,并对周作人说:“走不得啦!老魔王(指张作霖)还在抓人哩。葆华要躲一躲,千万不能上街。”周作人连连点头,他要趁天黑把葆华带到城里自己家中去住。沈士远说:“暂时不能进城。我这里很僻静,比较安全,让葆华就住在这内屋,安静读书吧。如有风声,再作转移。”之后,他又与其弟尹默加紧联系,探问消息。沈尹默知道“老魔王”是不会放过共产党人的,因士远与大钊私交至好,怕引出侦缉线索,住久了会泄露消息。一天,尹默又告诉士远趁黑夜把葆华转移到周作人家暂住。最后,三人商量决定,由沈尹默在孔德学校提出派遣留学生,让李葆华用杨震的化名,转移到日本读书去了。

  沈士远的一生,是从国学起步,拥护新学,以教育得名,学优则仕,仕而求逸,其后半生在学术上无为,却保持了晚节。

  2

  文化名人轶事

  本期登场:《名门之后说名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江东 著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