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即兴九章)》封面
《忆曲-琴歌》碟样
《茶禅一味》封面
《音画禅笛》封面
《万壑争流图》 文征明 作品 音乐家邓伟标以该图为题作曲,营造出闲人雅士山间信步、赏“万壑争流”的听觉感受。
在传统文化中,古乐五音宫商角徵羽,跟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以及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有着对应的关系。如药有归经一般,乐有升降浮沉、有寒热温凉,如能听闻禅乐般清静淡远的乐声,不仅心绪可归于平和,脏腑也能得到调理。路漫漫,修远浮夸,何以解忧,不妨在禅乐中参悟一缕世外清宁。
本报记者 戴雨静 范协洪
诗·乐 且听龙吟
专辑:《龙吟》
演奏家:李祥霆
“人与自然”
即所谓“琴道”
现今古琴界素有“北李南龚”(北为李祥霆,南为龚一)之说,而出身中医世家的李祥霆大师则以旺盛的创作能力让业界惊叹。一直以来,李祥霆都主张弹奏古琴要表现自己的心境、情怀,要与人产生共鸣,“它是一种自我修养,古琴在提高修养方面更深厚宽阔更有力。因为它积累了千百年来古人智慧的许多财富和音乐经典。还有人类对大自然的感觉,从古至今的前人的精神和感悟,到今天也继续在传承,这就是我理解的‘琴道’。”
千年古琴
“九霄环佩”传音
这张《龙吟(即兴九章)》专辑,是李祥霆即兴力作,他遴选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九条经典《龙语》,使用相传价高达2500万元的千年古琴“九霄环佩”进行演奏,所有曲目皆是即兴创作,每一首都以一句诗词为题,颇具古韵风范。
古琴“九霄环佩”,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有多处跦漆修补,已有千年历史,是盛唐开元年间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神奇的是这把珍贵的千年古琴,曾一度被认为“音质不好”,不适合演奏,只能作为文物,没想到在李祥霆手中,居然再现天籁,于是,李祥霆便成了“九霄环佩”的唯一演奏者,传说只要有生人轻轻一碰古琴,李祥霆就会“皱起眉头”。
长期积累出悟性方可“即兴”
虽说即兴演奏对于古琴演奏家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是要让古琴奏出属于自己的音色,需要的悟性则并非一早一夕可以练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人的眼中,古琴比古筝难驾驭。但事实上,单就演奏技巧来看,古筝其实更为复杂,但是要是论起演奏时需要的境界和深度,古琴在这方面的要求则是无止境的。
风雅谈
业内茶话
比起闹哄哄的流行音乐,无论是为了事业奔波焦虑的人,还是事业有成内心却莫名空乏的人,都更需要一种能穿透人心的禅乐之声。
富有“线条美”的乐声表达宁静与自然
音乐人邓伟标认为:“这种音乐它是平和、舒缓的,并不追求刺激,甚至讲究线条美,人们跟着这样的节奏去平和地呼吸,身心就会得到放松,得到休息,很符合当代都市人的一些需要。”
在古琴演奏家谢东笑看来,禅乐代表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人们去主动探讨。他以古琴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禅乐的概念更多指的是宁静与自然,这个用古琴来演绎最为合适。古琴原本就是遵循自然之道的乐器,有着‘天、地、人’三种声音,讲究的是与自然的融合。无论是古琴本身,还是琴谱、琴声,都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概念、文化内涵,很适合人们去了解。”
能养身更能养心
广州本地的文化地标星海音乐厅,前些年曾联合广东民族乐团,结合禅乐与养生的概念,请来香港的学者设计曲目,连续三年推出过“音乐养心”的系列音乐会,得到了广大乐迷的一致好评,纷纷称禅乐养身更能养心。湖北红安县甚至将禅乐作为自己的文化品牌,已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禅乐文化节。
真正的高雅都是附庸风雅开始的
在禅乐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不少人在质疑这种“兴起”,更多的是一种附庸风雅。对此谢东笑不置可否,但同时他也强调,“的确有人将其当成一种娱乐,但坚持深刻挖掘、并且真正想要传承这种艺术的人也的确越来越多”。对此,邓伟标则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大部分人讲起禅乐,都在谈文化概念,都在进行自我标榜,但是连附庸风雅都不愿意的话,那以后又怎么高雅呢?要知道,所有真正的高雅都是附庸风雅开始的”。
坊间评弹
醇厚、沉稳,又富变化
“神之来兮风飘飘,一句白居易的诗歌如何用古琴展现,李祥霆大师做了最好的示范。作为即兴创作,李祥霆的风格在这支曲子里显露无遗。”
“醇厚、沉稳,又富有变化。特别是千年古琴九霄环佩的音色温劲松透,将古琴特有的轻微淡远表现得淋漓尽致。”
“龙吟九章,弦上讲道。神龙若虚,道亦似真,其缥缈是人生矣。”
“喜欢这种絮絮叨叨犹如自言自语有一搭没一搭的调调。”
“适合空旷的地方听。”
“琴箫合鸣,当笑傲江湖。”
广东音像城4月发烧榜
序号——专辑名——歌手
1.《忆曲-琴歌》——杨青
2.《琴意绵绵Ⅲ》——朱昕嵘
3.《裸爱》——张可儿
4.《黑鸭子与琵琶》——黑鸭子
5.《异域情丝》——张文俊
《发烧典藏一》
明日邀发烧友试碟
音响测评碟是每个发烧友都不可或缺的“武器”,而一张既娓娓动听、又能够真正担当调校音响系统“试金石”的“试音碟”,则可遇不可求。
5月19日下午2时30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碟试听会将在广东音像城4楼音响体验馆南视剧场举行,发烧友们可共同鉴赏收录了12首精选曲目的试音天碟《发烧典藏一》,而香港著名录音师冯炜国将现场讲解。 (苏蕾)
茶·乐 茶韵绕梁
专辑:《茶禅一味》
演奏家:张维良
始于茶的色、香、味
饮茶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故中华历来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号称“三香”),是高雅、安详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人们在面对茶时,总是愿意放慢自身,细细品味,这与“禅”如出一辙。事实上,茶与禅相同,你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当下内心的感悟,却又让你感觉深刻不已,这当中蕴含的东方文化、东方智慧,也许只能用东方的乐器来表达明白。也许正如专辑名称一般,“茶”与“禅”本是一味,需要你仔细品评、精心感悟。
“圣手箫王”张维良,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茶禅一味》中,张维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茶”、对“禅”的思考。他从茶的色、香、味开始。让听者从表面的五感六觉,随着音乐,逐渐内化深入到禅的意境。
糅合了电子乐的缥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丰富中国乐器的音色和表现手法,张维良在笛、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的色彩中,糅合西洋弦乐队与电子音乐独特的缥缈音色,让人在传统乐器里,却能聆听到另一种脱胎换骨的音乐情境,生动地呈现了茶禅之间,从实有到空无的非凡意境,令人回味再三。
坊间评弹 心静静地空出来
“‘禅茶一味’究竟指的是什么,具体的意境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慢慢去感悟。也许你会觉得听完此曲,心似白莲,出淤泥而不染;也许你听完此曲觉得,悠游自在,天地任我游弋……但无论如何,闻茶的淡香、煮茶的音律,这些文化上的感悟都会化作你的直觉,融入这音乐当中,也融入进你对生活的感知之中。”
“淡淡的香,袅袅的音,音乐与茶香相互交融,牵动着所有的感官,激活一个个将在流年中沉睡的细胞。一切尘思俗虑被悠扬的旋律点滴过滤,心静静地空出来,久远的思绪,在意念中绵延……”
画·乐 墨翰飘音
专辑:《音画禅笛》
演奏家:王健霖
用音律
呈现十幅古名画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课程,可见不但书画同源,绘画和音乐也关系密切。在不少音乐人眼中,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的,自然也能与画结缘。《音画禅笛》这一专辑,选取了《富春山居图》、《吹箫仕女图》、《芙蓉锦鸡图》等十幅名作,作曲人邓伟标则选择用音乐的方式将以呈现:画中有禅意,欲辩已忘言,同来闻笛悟道。
大提琴声音叠加沉静感
演奏这一套曲子的则是青年笛子演奏家王健霖,一直致力于在美国推广中国的民族音乐。自从18年前,王健霖在街头听到一曲竹笛乐曲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笛音问道之路。而作曲者、“融合音乐”的实践者邓伟标,还大胆将一些西方音乐元素融入乐曲之中:如在《千林曳杖图》一曲中,大提琴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温雅沉静之感,仿佛画中那船上人的心境。
邓伟标和王健霖两人的这次合作可谓新生代民乐的创新力量与传统文化的一次“久别重逢”。
坊间评弹
乐声中遇见流水
《万壑争流图》(右图)为明代文征明所作,点点画笔描绘出山泉争流而下的一番场景。在这曲《万壑争流图》中,你可以跟着王健霖的笛声来一次旅行,遇见过山涧的激流,聆听过林间的鸟鸣,接触过树梢间屡屡阳光,由音乐所构筑的一幅自然画卷就如此鲜活地在你眼前展开。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