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羊的情节,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被同村另一名9岁男孩绑在树上点火,严重烧伤。2年多以前,也曾有过类似的事件发生,5岁小孩帅帅(化名)因模仿动画片中“红太狼”,拿着玩具平底锅见人打人,见物砸物。孩子的母亲杨女士说,帅帅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就打开电视机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争议:片方是否该承担责任?
国内缺少相关法律依据,法定监管人亦有责任
动画片中的暴力和成人化语言应该如何解决呢?南方日报记者连线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出品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宣传公关部总监吴敦,他表示对此事件暂时不作任何回应。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徐喧认为,如果直接把男童烧伤两兄弟的责任怪到动画片制作方,是匪夷所思的,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法律依据。他认为,讨论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探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到底有没有相关的诱导倾向,存不存在“误导暴力”。据徐喧介绍,我国目前有一套成熟的心理测试,可以通过它来判定这一点。但另一方面,他认为家庭的监管也非常重要,“这个男孩已经9岁了,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别能力,不管他是不是在模仿灰太狼,他放火去烧别的孩子,他的法定监管人肯定是有责任的。”徐喧说道。
共识:要有积极的东西
关键是细分年龄段,多些阳光少些暴力
不少家长们认为,给儿童看的动画片多一些阳光,少一些暴力,因为国外动画片故事中多有教育性,以至于不少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看国外动画片,比如《大红狗》、《富兰克林》等,对国产动画片他们多认为“要有积极的东西在里面”。
记者了解到,《猫和老鼠》在美国是严禁6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因为片中有把猫尾巴砍断、把炸药放到猫嘴里这样的镜头。但目前国产动画基本上对受众并没有明确定位,给成人看的动画片和给孩子看的混在一起的。金鹰卡通卫视总编室主任向果认为,动画片应该从创作的源头着手,不能有太多的打打杀杀,同时要细分观众群。以美国为例,美国有专门针对6岁以下儿童的“绿色动画”标准,保证为孩子们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包括语言、行为,还有色彩、音乐、镜头运用等,甚至连孩子的视网膜发育不健全,看动作快的动画片会导致眼睛流泪、眨眼等疲劳现象也会标志出来。
创作
者说
“喜羊羊之父”:
请莫把教育责任简单地推到一部动画片上
黄伟明2009年创立了广州市黄伟明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和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成功创作和导演600集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媒体称为“喜羊羊之父”。对于这件事情,黄伟明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多方面的原因,我看到后很不开心,因为我不希望小朋友看我的片子不开心,也不希望小朋友受到伤害。”据他透露,真实的狼和羊的故事更血腥,因为是做动画片,所以尽量在片子里做大量加工,很多血腥、暴力的元素都已经没有了。“在我的片子里从来没有血,不会把反派人物故意恐怖化,我不想塑造出‘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希望小朋友看到,坏人可能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好人也会有缺点,但正义最终一定是战胜邪恶的。”对于这件事情,黄伟明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关注到儿童教育问题和家长应当承担的责任,“请不要把教育的责任简单地推到一部动画片上”。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刘扬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