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农村设乡村少年宫 打造孩子们“精神食堂”--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平顶山农村设乡村少年宫 打造孩子们“精神食堂”

2013年05月23日15:10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老师辅导学生弹吉他

老师教学生在科普室认识地球仪

同学们全神贯注的练习钢笔字

同学们正在学习舞蹈

同学们专心练习古筝

学生在绘画室专心的画画

音乐老师辅导学生弹电子琴

专心致志下军旗

  大河网平顶山讯(记者 蔡长伟 实习生 刘垚茜)5月21日下午,夕阳正美。大河网记者怀着期待,前去平顶山新华区焦店镇凌云小学探寻乡村少年宫。自乡村少年宫建设以来,该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科技制作等兴趣班,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兴趣爱好,使留守学生也享受到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

  “乡村少年宫”建成使用 留守孩子得到关爱

  凌云小学乡村少年宫是由平顶山市文明办和教育局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共投资20万元。其中,6万元用于场所的修缮,14万元用于设备的购置。2012年底创建完成,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有8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今年3月份我们的少年宫开始启用。短短两个月时间,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在学校待着了,甚至有的学生们每次上完课还要求延长课程。我觉得乡村少年宫也是让留守孩子与城里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一种途径。”凌云小学校长李爱英还向大河网记者介绍说,自从创办乡村少年宫以来,大部分学生们的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32名教师,6名志愿者教师,560名学生,其中85%都是父母进城打工的子女。因为学生父母在外务工,没有时间来管孩子们,他们渴望被关注和鼓励。

  “问题学生”爱下棋 测验得了一百分

  大河网记者来到四楼棋艺室看到,老师曾经眼中的“问题学生”李德鑫,正在专注地下棋。因不好意思打扰到他,记者先向老师询问了他的情况。据了解,李德鑫的父亲常年酗酒,喝完酒后便殴打其母亲,长期的酒后家暴,导致母亲患上了白内障。因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与同学们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每次考试后五名总能看见他的名字。上课思想不集中,每次布置的作业总是以各种借口不完成,给老师提供的家长的电话号码也是空号。

  “每次请他的母亲来学校谈李德鑫的情况,他母亲哭的眼都肿了。他站在旁边,也是泪流满面的,我以为他肯定改了。谁知道,上课还是不听讲,作业照样不完成。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后来他喜欢上了下象棋。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还得了100分,各科成绩也都有明显提升。”李德鑫的数学老师吴书显欣慰的对大河网记者说。

  “其实,我爸爸建筑工地干活的时候,被砸到了左肩。妈妈也得了白内障,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靠大哥和二哥打工赚来的。不过,现在爸爸找到了一份工作,让我好好学习。3月份学校办了一个少年宫,我就鼓起勇气报了一个象棋班。从此便爱上了下象棋,以后我还要去打比赛呢。”李德鑫略显口吃的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段话。“他下的可好了,我每次几乎都输给他。上次他还考了一百分,全校都知道了。”李德鑫下棋的“对手”班帅龙抢着说。李德鑫摸摸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乡村少年宫打造农村孩子的“精神食堂”

  教学楼里,音乐室、手工绘画室、舞蹈室、棋艺室、科普室,各种崭新的设施和修缮的场所让人耳目一新。篮球气氛热烈,科普室里细致严谨,还有下象棋、舞蹈、绘画手工课……

  所有的孩子都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此时此刻的校园,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该校学习之风蔚然形成。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也吸引了一部分校外的志愿者辅导员,使该校的师资得到了充实。

  据了解,“乡村少年宫”是该校依托武庄村凌云小学的场地,添置设备器材。在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和周五第二节向学生提供免费开放的公益性课外活动场所,由在校教师和志愿者教育管理。

(来源:大河网)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