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戴耳机 晴天易被车撞,雨天易遭雷劈--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走路戴耳机 晴天易被车撞,雨天易遭雷劈

2013年05月24日00:43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实习生 马雨昕

  这真不是诅咒。5月初,重庆一19岁男子在工棚戴着耳机上网听歌遭雷击身亡。两年前,四平市一高中生下课后被一辆逆行的摩托车撞倒,被发现时,旁边的MP3还播放着音乐,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一项研究发现,近6年来,人们戴耳机走路受伤的情况翻了3倍,发生事故的概率更大。

  打雷天, 耳机是“隐形杀手”

  专家介绍,城市的楼房一般带有避雷针,所以戴着耳机被雷击的概率小。但也并非绝对安全。在家上网时,因为网线或者电线有可能是架空的而不是埋入地下的,雷击时就容易导电,雷电时电脑易被打坏,此时如果戴耳机上网,人也会遭雷击。

  打雷的时候,大气层向地面放电,如果在工棚或路边打电话,很容易引雷,戴着耳机跟接打电话一样,会通过耳机“倒雷”,发生危险。

  另外,雷电发生时戴耳机听MP3、接电话可能会对人体耳膜造成伤害,因为耳机线有可能感应出高电压,耳机线会烧损,瞬间发出巨大响声。耳机中的强大电能不仅让人受到电击,而且电能通过耳机会转换成声波,震穿人的耳膜。

  “非注意盲视”,听不到警告

  “非注意盲视”是指因使用设备而导致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大脑的资源被多种刺激分散。

  据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交通事故的案例中,29%的悲剧发生前都会有声音警示,比如喊叫或警报。但戴耳机的人不会注意或者没听到警告信息,可能会出现所谓“非注意盲视”的问题。也就是这些人对外部刺激的注意力降低,让人们在过马路时不那么关注交通,精力都集中在耳机内的声音中,没法对周遭环境保持警觉。

  5月15日,深圳一女护士低头玩手机被电梯夹住致死。发生这样的惨剧,电梯安全问题固然值得关注,但女孩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女孩在这个过程中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只顾低头玩手机,电梯发生故障时没有足够注意;二是当电梯停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平层,女孩却急着走出去导致被门夹住。人的大脑注意力是有限的,玩手机会分散大脑注意力,本应注意到的情况会忽略,造成“非注意盲视”。

  长时间戴耳机,危害巨大

  人戴上耳机后,外耳处于闭塞状态,高声音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声音源与耳膜太近,直接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缓冲,因而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这会造成耳鸣,听力下降,耳朵有闷胀感。如果声音开得过大,直接进入内耳,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会给耳膜造成直接的伤害。

  如果长时间戴耳机、并且音量很大,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恶心,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甚至伤害到大脑。耳机是非常突出的一种噪音来源。噪音性耳聋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原因。在噪音环境下出现的听力疲劳,当离开噪音环境,在安静的地方耳朵里仍嗡嗡作响,就是耳聋。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