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伟
白芦笋配香脆帕尔马火腿及荷兰汁
·陈俊伟·
作者简介:香港旅游饮食作家,曾出版《爱上 自游自学》、《出门赏京都》、《京都大阪神户奈良名古屋和歌山食玩买终极天书》、《寻味葡萄》等书籍。2011年及2012年为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美食之最大赏”担任初赛评判,及于2012年为“香港贸发局美食博览”的Gala Dinner担任食评家。
香港各大餐厅早于4月已推出精美的新鲜白芦笋菜式,我到5月尾才去吃,的确有点慢,但我不介意慢,我只在乎好——吃饭而已,又不是走难,何需要去急赶?
我不着急,但很多餐厅相当着急。做时令食材的美食推广,先拔头筹是很重要,就算不是最重要,也是放不低的心结——试问谁愿意风头被抢、屈居次席?所以,我很佩服香港帝苑酒店的意大利餐厅Sabatini,当其他食肆迫不及待地推出法国白芦笋,力求尽快招徕顾客兼博得媒体报道,Sabatini却甘愿舍快取慢留前斗后,待较迟收成的德国白芦笋送抵餐厅,才施施然打造特色菜牌。
坊间常言,白芦笋一定是法国最好,而大家都深信不疑,说到底,法国农产品一向享负盛名,检质制度亦非常完善,奶酪、水果、家禽、葡萄酒因此受到举世推崇,白芦笋怎会是例外?但事实上,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均盛产白芦笋,尤以德国的产量与需求特别强大,境内有好几个城镇会为白芦笋收成而举行庆祝活动,东南部的小镇Schwetzingen更自诩为“全球白芦笋首都”,还会选出“白芦笋皇后”,当选者皮肤大概不能为古铜色。
Sabatini的德国白芦笋是从黑森林区进口,邻近Schwetzingen,笋身特别粗,直径达22毫米,入口超爽,味道鲜甜,还非常多汁,像在吃水果,兼且不含残渣。新鲜芦笋有这个水平,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若餐厅急赶地入货,提供又细又柴又干又不甜的货色,这样就会既让顾客浪费金钱,又影响食店形象,还会令客人对食材产生误解,以为白芦笋味道不过如此,何必呢?
白芦笋与青芦笋有何分别?其实同一条村长大,只不过前者不晒太阳,被泥土和胶布盖着,肌肤保持洁白;后者拥抱太阳,产生光合作用形成叶绿素,从此终身“面青青”。阳光一隔,白的身娇肉贵,青的靠边站。我想起《白蛇传》,白蛇做主角,青蛇当副车,颜色分了高下,也定了身价。
与好友一起品尝的白芦笋晚餐,享用了白芦笋配香脆帕尔马火腿及荷兰汁、烚波士顿龙虾配红菜头及生白芦笋沙律、白芦笋意大利烩饭配黑松露、虾肉云吞配白芦笋龙虾汁、牛仔柳配忌廉汁焗白芦笋…… 我问:“你最喜欢哪一道菜?”好友说:“始终是第一道头盘。”大家交换了一个微笑,果然心意相通。
正如美丽的女子,淡素娥媚已很迷人,顶级的白芦笋,简单烹调就很出色,经水煮后,淋上荷兰汁,配以一片香脆帕尔马火腿,仅此而已,便觉完美。一款酱汁,一种配料,足以烘托白芦笋的鲜甜原味。其他配料,如龙虾、云吞、牛仔柳、黑松露、红菜头,俨如浓妆艳抹,未必能够锦上添花,反而遮盖原有本色。话虽如此,餐厅为了打造一个完整的白芦笋美食推广,以不同配搭创制多道菜式,是可以理解。在商业社会,事情都变得复杂。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