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校园历久弥新--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学习型校园历久弥新

2013年05月28日03:51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学生们在上校本课程——《趣味消防》。

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深入课堂听课。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校园全景。 学校供图

  在北京繁华的金融街北端、王府仓胡同东侧,有一所气派的中学校园——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学校前身为爱国教育慈善家熊希龄先生1920年创建的香山慈幼院女部,1931年迁到历代帝王庙,后历经数次更名,几番沧桑变迁。学校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在名校荟萃的西城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成为社会公认的优质教育学校。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办学特色

  继承传统激发活力

  作为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著名爱国教育慈善家熊希龄先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均参与过学校创建。学校1931年迁到历代帝王庙更名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建国后,更名为北京女三中,1972年统编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直到2003年,历代帝王庙进行文物腾退,学校从中搬出,迁址王府仓胡同23号,一直延续办学至今。

  追溯学校发展脉络,现任校长李亚明做出这样的概括:“源于香山之麓,长于帝王之庙,兴于王府之仓。”秉承着悠久的办学传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长期浸染,迈入新时代的一五九中将办学目标定位在继承和发展之上,倡导“开放、自主、互动”的活力教育。

  活力来自开放办学的姿态。学校地处金融街地区,每逢周末、节假日,校园内的体育场馆均实现向社会开放;活力来自自主发展的意识。学校鼓励师生制定发展规划,并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活力来自平等互动的氛围。学校制定任何决策都不搞领导一言堂,而是充分听取全校师生的建议,坚持“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原则。学校给予每一位教职工充分尊重,无论是普通老师还是保安工人,都会重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之创造展示的平台。

  自主教育培养自立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在校长李亚明看来,进入21世纪,过去那种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早已过时,建设现代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办学思路,要制定符合学生自主发展的规划。为此,学校提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德育新模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为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创设平台。开设了每周一次的“学生讲坛”,学生可自主开设读书、旅游、收藏、科技等专题讲座。讲座听众自选参加,讲座者从学生中招募,从讲座海报设计到讲坛内容的选择,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今年,学校举办了校园吉尼斯大赛,鼓励学生亮出绝活展示自我,并欢迎其他学生前来挑战打擂,一决高下。目前,投篮大赛、自行车单轮跳等首批校园吉尼斯纪录已经产生。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也为学校文艺、体育、科技等教学活动持续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学校的合唱、管乐、舞蹈等艺术教育特色突出,田径、篮球、游泳、足球、乒乓球训练水平较高,尤其是篮球,2012年囊括了西城区高中男子篮球赛的春季、秋季冠军。

  转变教学打造特色

  学校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校园的目标,提倡干部、教师带研究课题工作和授课,并邀请专家学者进校指导、开展培训。学校每年举办青年、中年教师赛课,并联合西城区教育研修院推出“学科开放日”,鼓励各学科教师走出校门跨校交流,展示自我风采。每年,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通过师生互动,激励老师不断进步。

  学校提出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并结合师资特点和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开设了一系列富有地域特点的校本课程。如利用学校毗邻历代帝王庙、鲁迅博物馆等文博资源优势,开设了“历代帝王庙研究”、“走进鲁迅”等课程。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单位支持,如与学校对面的金融街消防队开设了“趣味消防”课;利用地处金融街的优势,邀请专家进校开设“金融证券入门”等课程。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已达到40余门。

  专业化发展引领优秀教师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学校有特级教师1人,有市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29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3人,60%的教师获得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在北京市所做的“年度学校发展现状”调查中,有97.4%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师值得信赖;有91.1%的家长认为教师授课清楚明白,学生喜欢。

  □学校故事老校工的黑板报

  在一五九中教学楼一楼东侧楼道边,有一块小黑板。从这里经过的人若是留意,会注意到这块黑板上的内容有些“特别”。那是一段名人名言,字迹虽谈不上漂亮,但一笔一画十分认真、工整。负责这块黑板内容抄写的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而是学校一位勤杂工——58岁的尹师傅。

  尹师傅来自河南,在一五九中学工作已有7年。两年前的一天,校长李亚明在学校食堂检查工作,无意中看到食堂后厨的一块黑板上写了很多励志警句。出于好奇,李校长向食堂负责人打听,才知道这是勤杂工尹师傅写的。

  尹师傅的故事让李校长很感动,一个想法在他脑中产生。学校为尹师傅批了块“自留地”——在教学楼一侧的空白处为他装了一块小黑板,请他每周在上面为学生写一段励志的名人名言。

  尹师傅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作为勤杂工,尹师傅白天要处理学校大大小小的各种细碎活儿,拖地、打扫楼道、修建花圃、检查设施……写黑板报的工作一般都放在工作之余进行。尹师傅说,黑板报的内容一般选择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好好学习。为了搜集更多的素材,他每天看书读报时格外仔细,只要看到好的句子便马上把它抄下来,几年下来已经搜集了几大本。

  尹师傅的黑板报就这样坚持了下来,且一干就是两年多。在尹师傅看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与更多人分享,很有意义,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他愿意一直这样坚持下去。

  □对话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校长李亚明

  推荐上示范高中名额增加

  京华教育:一五九中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

  李亚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基础扎实、习惯良好、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学校倡导并鼓励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自信心,激发内驱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京华教育:作为西城区一所优质教育学校,学校的生源构成是什么情况?

  李亚明:高中按中考分数录取,录取分数线在490分左右;初中录取方式有四类,包括推优派位入学、艺术特长生入学、“共建”单位职工子弟入学和划片派位入学。

  京华教育:今年学校初中和高中招生计划如何?

  李亚明:初一高一都是计划招6个班。其中,初中200人左右,高中180人左右。今年高中择校生数量进一步减少,择校计划只有16个名额。实际上,现在择校生录取线与普通班录取线已经相差不大,最多也就相差5分。初中计划中包括艺术特长生50人,推优派位80人。

  京华教育:近几年学校中高考成绩如何?

  李亚明:近两年中高考成绩稳步上升。近年来,学校既有考上四中的学生,也有考上实验中学、八中、师大二附中等示范校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获得示范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的数量较往年增多,达到15名,基本覆盖了包括四中、实验中学、八中等在内的西城所有名校。名额分配的指标是根据各校进入示范校分数段的学生比例而确定的,今年分配名额增加,说明我们的学生具备进入这些名校的实力,通过名额分配获得了优先录取的机会。

  在高考方面,本科上线率近两年基本保持在95%。2011年,理科本科率达到100%,理科一本上线率在50%左右。2012年,我校文科一本上线率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超过区一本上线率,达到45.45%。

  京华教育:正值升学季,请你给家长们为子女选择学校提点建议。

  李亚明:现在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对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校考虑不多,更多的关注一些名校。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什么叫适合的学校?就是那些育人目标与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和情况相契合的学校。哲学的观点是“内因决定外因”,人的成长要靠自己去创造,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校的环境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且,从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来看,并没有说哪个学校是不达标的,只要是合格规范的学校,师资队伍都是良好的。因此,家长给子女选择学校应该综合多种因素,不要盲目追从名校。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