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县“健身哥”“健身姐”掀起乡村健身热潮--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博野县“健身哥”“健身姐”掀起乡村健身热潮

2013年05月28日23:24    来源:长城网    手机看新闻

  长城网保定5月28日电(张旺辉)每当晨曦微露或是华灯初上,博野县农村处处活跃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影。这些农村“健身哥”、“健身姐”每天都在乡村活跃着,一股充满清新和活力的健身热潮正在博野县悄然涌起。

  农村健身秧歌扭出新风采

  悠扬的音乐,婀娜的身姿,欢快的舞蹈……初夏的一个晚上,夜幕刚刚降临,东墟乡的东墟村村民们便陆陆续续来到村里上千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打起腰鼓敲起锣耶,花鼓落子唱新歌来,呀呼嗨嗨……”,广场东侧,12名农村妇女穿着统一的服装,腰挎花鼓,一手拿锣、一手拿双槌,双槌敲打着欢快锣鼓,她们跳着、唱着,敲着,并不停地变化组合,呈现出品字形、圆形等阵形,引来一百多围观的村民阵阵喝彩声。村民翟大爷向我们介绍说,这叫“花鼓落子”,是一种秧歌舞表演唱,同时也是县里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西侧,一群人正在伴着喜庆的音乐,扭动着身体耍起了大秧歌,红绸上下飞舞,看的让人也禁不住想随着音乐跳起来。“我们村一共有2500多人口,平均每晚都有七八百人来广场活动。农闲时,广场上有些挤,有的人干脆站在周边民房的屋顶上观看。”村党支部书记翟跃进高兴的说。

  “今年以来,每天晚上各村都会出现热闹的健身活动场面”,博野镇镇长秦文龙介绍说,“镇里组织举办健身舞培训班,教村民扭秧歌,跳健身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健身行列。眼下在我们博野镇,跳舞、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健身活动成了这里农民的生活新时尚。”

  据了解,为扶持全县农村文体活动的发展,这两年博野县通过实施“金种子”工程,每村扶持1万元,用于购置文体活动设备。同时,一大批农村健身项目工程的竣工,让这些农民有了施展功夫的舞台。据县文广新局负责同志介绍说,目前全县90%的村子和东墟村一样已经建起了村民文体活动广场,133个行政村中有128个村子成立了健身秧歌队。

  农民骑行侠真拉风

  “加油、加油……”近日,在南小王乡大北河村万亩梨园内,一场由县内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举行的骑行比赛正在这里举行。队员们一个个英姿飒爽,临时搭建的比赛场地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据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张东旭介绍说,目前全县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保守估计已经超过1000人,其中85%以上的“骑行侠”是农民。

  小店镇谭庄村民王博涛就是这样一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他说:“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骑上自行车潇洒四处游。以前没有条件,因为农民都是整年被捆在庄稼地里。而现在不同了,农民手里有钱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如今的王博涛不但在镇上开了一家运动山地车专卖店,周末的时间还经常和几十位自行车队的朋友们骑行“走世界”,既锻炼了身体,又开阔了眼界。

  “我们计划这周末组织到衡水湖去一趟,十几个农民‘骑友’一起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城东乡于堤村村民王小亮说。

  农民运动员别有风采

  据悉,早在2月底,一场小型的农民“运动会”曾在博野县程委镇庄火头村的广场举行。来自周边10多个村子的村民参加了拔河、太极拳、抖空竹、健身操等多个科目的比赛。和其他紧张激烈的赛事不同,看台上从头到尾欢声笑语不断,让人宛如身处农家打谷场。当然也有火爆一刻,拔河比赛中,比赛用的麻绳居然被两边身大力粗的庄稼汉们拉断了,看台上的笑声就更起劲了。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该县的许多农村经常上演,与其叫农民“运动会”,不如说它是一场趣味活动更贴切。遍布全县农村的30多个不同种类的体育健身协会,更是成为全县普及体育健身运动的推手。博野镇小苑村村民自发成立的空竹协会,组织村民把抖空竹作为特色体育健身活动来引导,这个村子的单人表演、双人表演和群体表演还多次获得市、县体育比赛大奖。东墟乡大墟村有百余年的武术运动历史,村里组建了一支由60多名功底深厚的中青年农民组成的武术协会,组织村民学习绵拳、剑术等传统武术项目,他们还经常到县、乡参加体育比赛。程委镇东呈召村的村民们十分喜欢篮球运动,十里八村的“对抗赛”中经常夺冠。

  运动着、健康着、快乐着,博野农村的健身潮,正成为引领博野体育事业发展的的新时尚。

(来源:长城网)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