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gettyimages
近日,网上一则《读书会影响情侣关系,导致分手》的长微博引发网友热议,该微博指出,爱看书的中国情侣不多,如果情侣中有一个人开始常看书,那么,他(她)的内涵就会或多或少地随之提高,而鉴赏力也会随着内涵的提高而提高,不久之后,当达到一定高度,他(她)就会猛然发现另一半与自己的差距,因而影响情侣关系,更可能导致分手。
针对这样的观点,有网友表示赞同,并吐槽自己没有对象就是因为太爱看书,但更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个观点太过狭隘,表示两个人相处“求同存异即可”,那么,看书或者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又是否会真正影响情侣间关系,导致分手呢?
文/记者李晓璐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
阅读与情侣关系是伪相关
我觉得,“读书会影响情侣关系,导致分手”这个说法不够科学。的确,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情侣在观念、态度上的相似性使得双方更容易结合在一起,并且白头到老的可能性会更高。同时,思想境界的不同,确实容易导致情侣分手。然而,思想境界的一致本就是情侣结合的基础,所以不具备这个基础才是导致分手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执著于“读书会影响情侣关系,导致分手”的印象,则必然有人会得出“宁愿不读书”的结论。这根本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得出的错误结论,不足为训。
当然,美国人梭罗曾说过:“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一个人一旦养成阅读的习惯,确实不仅会变得智慧聪明,而且会境界高尚、气象万千,这其中或多或少会影响他的恋爱观或择偶标准。但因为阅读而导致情侣分手,这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说白了,把阅读与否和情侣关系联系起来是伪相关。
况且,我并不觉得现代人选择阅读的人变少了,只是因为随着社会演变,各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已。
上海心灵花园首席心理专家 季龙妹:
分手,别拿阅读当借口
古人强调“门当户对”,其实有一定的道理,这并不是单纯表现为家境对等,而是体现在情侣双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如果以此引出“读书会影响感情,导致分手”这样一个观点太过武断。在我遇到的个案中,曾经出现过男方是博士,喜欢看书读报,而女方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们拥有其他共同爱好,并且女方善解人意、善于倾听,或者说,她也愿意、能够跟随男方的脚步,同样过得幸福美满。
当然,阅读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感情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相似的两个人确实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相似的辨别能力,这应该是双方相互吸引并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基础。所以,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两个人因为学识、兴趣爱好等差异过大而导致在生活中没有共同语言,之后离婚、分手的例子也是有的。但,看待一个问题不能走偏,恋爱、婚姻本来就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所组成,不同的因素也会相互影响或相互弥补。
我觉得,双方分手或离婚更多的可能性是双方的感情基础本来就不够牢固。比如,我曾遇到妻子要求离婚,丈夫不愿意,当时大学学历的妻子给出的理由是丈夫不愿读书看报,没有文化,没有共同语言,但只有初中学历的丈夫却表示其实是因为自己的钢材公司遭遇金融危机后,面临倒闭,妻子无法享受过去的生活。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单纯阅读与否的矛盾。
其实,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有阅读的习惯,并且阅读量已经从量变转化为质变,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看过的书籍转述于另一半,与另一半分享、讨论、共同感受,同时引导、帮助自己的另一半一起进步,才是正确的做法。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如果另一半非常排斥或者抗拒这种做法,那么这对情侣已经不是在阅读习惯上出现了巨大分歧,而是双方性格的差异造成两人本身就已经不适合在一起了。
作家 淳子:
不读书就做不成神仙眷侣
书籍、文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的强大在于既能赋予人心灵上的满足感,亦能改变人的价值观,甚至是人生方向。比如我的老师就因为阅读了俄国诗集后,热血澎湃,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转而投身革命。而我自己,也是因为阅读并喜爱张爱玲的小说后,从1993年开始写作,成为了一名作家。而当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发生改变后,他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若是说书籍能改变一个人的婚恋观或许也是可能的。古人常说神仙眷侣,何为神仙眷侣,这绝不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的状态,而是一种身体、心灵都能契合的状态,他们拥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等,他们的思想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他们能拥有更多共同语言,进而能充分理解对方。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书籍对于人的影响,其实是一种文化倒退。现今社会太过浮躁,许多人无暇阅读,或者不愿意阅读。上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的时候,男孩子想要认识女孩子,常会事先打听这个女孩喜欢阅读何种书籍,或者最近正在阅读哪本书,然后他会以向女孩借书的方式打开话题。这其实也是一种浪漫,心灵上的浪漫,这种浪漫不是用金钱堆积就可以获得的。所以,书籍本应该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物,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功能性选择。但如今,能给予信息的媒介层出不穷,可选择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这也造成了拥有阅读习惯的人越来越少,但我觉得只有书籍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满足感,能真正给予精神上的养分。
就我身边的例子而言,我确实有一个好友,恰恰就是因为自己的另一半不喜欢读书看报而分手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相同爱好、没有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这会导致两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看待事物的方式全然不同,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共鸣。
我个人非常热爱阅读,当然,我不是书呆子,我同样热爱生活、热爱美食。读书的时候,我会偏向选择一些小说,但随着年纪渐渐增长,除了工作需要选择一部分工具书籍外,空闲时光,我喜欢挑一张唱片,读一本史料类书籍,这应该也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对于儿子也是这样要求的,我希望他能多读书、读好书,而不是成为一具没有独立思想的皮囊。
外企职员 李玮:
人生不是只有书籍
我觉得所谓“读书会影响情侣关系,导致分手”这种说法太过片面、太过绝对了。当然,经常阅读肯定会提高自己的见识、内涵、素养,同样会扩大自己的宽容度从而提高包容心,也就是阅读从量变到了质变,他也就不甚在意这些了,他足以能引导对方、理解对方,也就不存在如此激烈的矛盾。
古人说足不出户知天下,其实,现在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毕竟,书籍也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上网、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同样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书籍只是让这些知识更系统化,但这也并非一定是一个优点,过于沉迷也会变成书呆子,那反而更不利于恋爱。因为,恋爱及婚姻本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柏拉图式的恋爱观并不是大众的一个选择。我以为,恋爱观或择偶观应该是将自己从外部获取到的知识结合自身对社会、对人生、对情感的感悟,继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但如今人们能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使得书籍不再成为唯一性,再加上每个人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产生的结果因人而异,这是一个综合的产物。
当然,如今能够真正静下心阅读的人确实不如过去多了,社会压力太大,可选择娱乐的方式又太多,社会的纷纷扰扰造成如今人们的婚恋观已经不同以往了,尤其对80后、90后而言,可能引起分手更多的原因是一些物质及个性不合。当然,这里的“个性不合”或许有部分因为阅读造成的思维差异,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大环境以及人本身性格所造成的。
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自己是很喜欢阅读的,这个习惯读小学时就养成了。最开始是因为受老师及家长的教导,后来慢慢从阅读中体会到了一种乐趣,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阅读成为了自己的一种习惯。我的另一半不太喜欢看书,但我们很少会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扰。尽管,我们在书籍方面的共同话题相对较少,但人生不是只有书籍,我们可聊的话题、可共同参与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围观
当你老了,我读书给你听
@灵魂的棱角:阅读是一种习惯,完全沉湎其中,方能体会文字带给你的力量、智慧与乐趣。
@独行云川:看太多书了,所以我现在找不到意中人,还真应了别人说的话——眼光太高了?
@Moonlessphy:看书也不分手,必须的!
@庭洲gogogo:高富帅读书是为了成为单身贵族吧!
@闷小哑: 那么,等到母上逼婚的时候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有一书柜的男朋友了:《史记》是稳重大叔,《隋书》是肃杀酷哥,《资治通鉴》是猥琐男,《十万个为什么》是学霸。
@丁子:非要这样的话,我会选择书而不是情侣。
@小昕_Grace:我觉得一起看书的感觉很好。在窗台坐着,我们背对着背,喝着饮料,叹着空调,享受着外面的阳光 ,然后我看书哭得半死还可以抱抱你。
@小怪兽爱上奥特曼:荒谬的逻辑,按照这种观念那最出名的那几个学者岂不是都注定孤独一生?哗众取宠!
@天使在夜里哭:因为看书,所以没有男朋友;因为没有男朋友,连看《致青春》的伴都没有,所以只能继续看书。
@Beven不要乌托邦:因单身而看书,然后越看越单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青春的秧秧:从认识他开始我就在不断地看书,中文的英文的,各种类型的,生怕赶不上他。一年过去了,我突然发现他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优秀,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了。原来,原因在这……
@水剑愁:既然没钱去山西挖煤当老板,那就只能看书了!
@葛莎莎-博:当你老眼昏花的时候,我是你的眼睛,看报读书给你听……
@家兴要坚持:一起看书最有爱,不然就是红杏出墙或者金屋藏娇的节奏?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