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后人”的一指禅推拿--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武林后人”的一指禅推拿

2013年06月07日08:4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一指禅推拿

  韩竞生

  颁奖词

  韩竞生和他的个体中医推拿诊所,业已成为“民间”医疗的标杆。28年前,韩竞生孤身一人从外地来珠海办诊所,不为社会的喧噪所动,固守着一指禅推拿这方净土,挖掘创新出“一指禅丹田脊柱疗法”,得到广泛认可。如同一粒种子,他在艰涩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大树。韩竞生凭借三十年努力,为一指禅推拿这一中华宝贵遗产创造勃勃生机。

  获奖感言

  我非常赞成对非遗提出一个“活力”的视角。因为非遗项目的生存确实存在一个“活力”的问题,一种是因为它们在今天无法生存,另一种是由于过分的商品化把原有的东西破坏了。“活力”非遗既不丢失原有的东西,又要重新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中,再走出一条路来。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必须借助现代新思想的形,但是传统的灵魂必须保留,有根才能枝繁叶茂。

  ——韩竞生

  28年前,韩竞生只身从新疆南下珠海,操持起这间“一指禅”中医推拿诊所。28年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一指禅”的传统中医疗法,在这片面朝大海的艰涩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

  三代武家传统转行中医

  韩竞生背后是一片消失的武林,他身上有习武人的傲骨。爷爷是“形意”拳高手,父亲是冀中习武之地的沧州武杰,祖孙三代传袭了形意拳宗师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正宗拳法。而武术难成安身立命之本,从父辈开始便寻求转型,从一指禅推拿大师钱砚堂学得传统推拿手艺。

  “一指禅”,顾名思义,一个指头参透禅意。它来源于佛家智慧,一脉传入武术,一脉传入中医。一个练就钢拳铁脚,一个成就悬壶济世,全关乎世道良心。而这两个行当在百年中西文化对撞中,由“显”变“隐”,行当的艰涩与辛酸击垮了许多同道人。

  1985年,韩竞生追随父亲到珠海开武馆,他利用在珠海市干部疗养院任推拿医生的业余时间教霍震寰等人习武。但他坚信“一指禅”推拿可以发扬光大,决定辞职下海,在珠海香洲区的民宿中开了一间私人诊室。创业之初,语言不通、文化相殊,本地阿婆来问如何治头痛,无法以粤语对答,只能眼睁睁看着客人出门“搵第二间铺”。还被不少人认为是“不入流”的医术。韩竞生一度陷入低谷,这也让他开始苦思。没有病人,便日日在诊室练功,研读禅学。静下来的韩竞生,脑中总闪过《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面壁修炼三个多月过后,扎马步的韩竞生一天突然顿悟:病人身上的那些病症无非是“象”,只追求手法技术的推拿无疑只看到表象,而真正的推拿必须解开隐藏于患者体内的锁链……

  将中医传统之根带入现代

  韩竞生的行医问道之路,没有经过西医的实验室、解剖课,但倚靠“仰观天文,俯察大地”这一套“返观内视”的传统中医的学习路径,韩竞生逐渐撬开了武术和推拿的秘门,探索出一指禅推拿以禅宗“明心见性”学说为宗旨的学术体系。

  自1929年而起的“废止中医案”,中医的传统不断失落。韩竞生说,自己大半生的行医路,一直游走在“边缘”,甚至被有些人视为江湖郎中。但韩竞生不服气,他认为现代中医教育大多变成了用西医理论来诠释,中医的传统文化氛围丢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传统修为,对于“一指禅”推拿,能够传承的就剩下了表象皮毛。而韩竞生独创的“用心看病”,靠修炼禅心来看病,发明出以“禅定、觉己、觉他、治法、推拿功法、推拿手法”为主要内容的一指禅推拿术,这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治病的万能钥匙。

  这28年的行医路,他迈出的每一步,既是对一个失落传统的回望,又是对一个陈旧行当的大踏步前进。他一直凭借一颗赤子之心,做着不断接近事物内核的努力,无论溽热与酷寒,数十年悉心相守,守住这簇微弱的火光。

  在与“西医”周旋的大半生后,他最终也得到美国医学同行的认可。2010年8月,他受邀到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学,成功申请到富布来特基金,美国同行都惊诧于他那一双神奇的双手。

  如今韩竞生的一指禅推拿诊所已由小到大,有700多平方米,月营业额也达到了25万元,还成为了纳入珠海市医保范围认可的首个私人门诊。但他没有满足,依平生行医的心得体悟系统提出“丹田脊柱疗法”,还准备把门诊部变成中医培训基地,切实解决中医专业人才后继不足的问题。

  韩竞生的成功之路在于,他对传统的守望不是顽固守旧,而是用心琢磨,因时因地与现实结合,找到它的“根”,将它带到今天的生活,带到今天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再走出一条新路来。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史璇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