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心铺就特色之路--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大爱之心铺就特色之路

2013年06月08日07:52    来源:湖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省地质中学校长周林生。

  赵四清 范辉华 桂小艳 鲁铭成

  一位曾经背米上学的农娃,撑起了一片蓝天;

  一所几经风雨历程的校园,树起了一面旗帜。

  著名的教育学家徐特立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013高考前夕,我们走进了这所被誉为“行业办学明珠”的星城名校——湖南省地质中学,采访了这位勇立潮头、爱心卓著的校长——周林生。

  突破发展瓶颈——爱之承诺

  “2000年初我被任命为校长时,看到那陈旧的校舍、简易的炉渣操场、落后的教学设备,备感责任重大。”回想起刚走马上任的情景,周林生校长记忆犹新。

  怎么办?是随波逐流,还是另谋出路?“那段时间,我也忧虑过、徘徊过,但最终让我选择了后者。就是因为心中始终坚持的对学校、对师生的那份永不放弃的爱的承诺。”周林生校长回忆那段艰辛的创业过程,意味深长地说,“这个承诺就是:只要我周林生在校一天,就不会让它被挤垮,就要在竞争中崛起。”

  经过短暂的困惑,周校长一班人找准了发展突破口,摸索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办学模式。

  以诚恳的态度广纳贤才。由原来的只在当地招纳将才,改为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只要跟着时代快跑,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成功!”“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双手,一定会搭上现代教育这趟快车!”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周林生在招聘信息中公布了实施方案,表明了招贤若渴的心情,并承诺:按照我们的思路,不出三年一定会挤进省级名校。当时有些抱着试试看的优秀教师如今说: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们选对了路子,跟对了领导。如今,该校有教职工360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中高级教师24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93人。

  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将才。用周林生自己的话说,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首当其冲的是要“武装”教学环境。但这“武装”动手就要钱,在经费拮据的地质中学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不过周校长自有一套办法。“我们要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为看好前景、先办事后筹资的观念,敢于负债经营创名校。”当时有的教职工曾对这样的提法不理解,是地质中学的进步与变化让他们最终投了赞成票。

  周林生校长介绍,近几年来,地质中学尽全力投资公用项目建设,大手笔、超前性投入,共投入近2000多万元用于教学基础建设,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6200平方米的综合图书馆,投入180多万元改建了塑胶运动场,投入50多万元创办了校园电视台。2010年,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新购置268台电脑,新建学生机房2间,电子阅览室1间,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尽管地质中学这么大的投资,但对每一笔开支我们都精打细算,做到好钢用在刀刃处,做到公开透明。因为这毕竟是大家的血汗钱,是上级的希望钱。用错了、用乱了,就砸了自己的前途。”周校长说。

  找准管理模式——爱之无私

  在周校长的一篇学术论文《推行现代学校制度,打造行业办学品牌》中提到: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发展,管理是关键。

  “一流的硬件设施, 只有在一流的教师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用制度管人,才无私,才公正。”周林生校长说,要想学生比人家“快一步”,教师自己就得“进一步”,在教育水准、教学方法上要有“领跑”的意识,不断跟上时代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接力式培训。

  在基础上,学校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扩大课堂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借鉴沙龙的基本形式,以教研组、备课组或部门为单位,多次举办有一定主题的教学教研沙龙活动。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发展趋势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展开较为自由的群体研讨活动。教师们在与同行交流中获取了最新的学科资讯,收获了课堂、课外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吸收了集体智慧。

  在方式上,采取“请进来,派出去,以老带新,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帮助其“充电”。聘请湖南师大、长沙市教科所的专家随堂听课、评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大力开展出国培训,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先后派出20 多名干部教师到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韩国等多个国家考察、学习、培训,回来后层层汇报,把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知识的深化和更新;新老教师间经常开展经验交流,教师之间的评课活动保持每年4次;年级组之间的听课坚持天天进行,及时奖优罚劣;结合教学开展业务培训、普通话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等多项在岗培训。学校还利用寒暑假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纳入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周林生校长介绍说,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自学、考研等进取意识得到很大提高。现在地质中学的教师100%达到合格学历,教师所写论文有63篇获得国家级奖项,25篇获得省级奖项,50篇获得市级奖项。

  在效果上,看能不能带出好学生,带出多少好学生。“当然,最根本的是要看执教水平。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谙熟现代教育技术,会带学生,能教出好学生。谁都不能落后,也不敢落后。”务实的周林生校长强调说。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学校实行评聘分离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设班主任、教研员、备课组长为高级职称岗位。推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评聘分离制度。岗位考核不合格的教师,降低职务层次;对那些不愿担任教育教学关键岗位的教师,将不予聘任中、高级教师职务。近年来,该校教师指导的学生有214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279人次获得省级奖项,690人次获得市级奖项。

  湖南省地质中学历经57年的风风雨雨,靠“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荣校”, 突破了发展瓶颈,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初中毕业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高考录取率稳定在97%以上。连续三年有五名学生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线。200多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高校。2010年学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为97.8%,是省教育厅通报表扬的显著进步的省示范性高中之一。

  培育成才沃土——爱之真谛

  “学校原本就是培育人的地方。学生就像一粒种子,能不能发芽谁都不知道。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必须提供给他肥沃的土壤、清新的氧气和充足的水分。”周林生校长说。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周林生校长又提出了“关爱全体学生,推进整体进步”的办学思想,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教学评价上实行“进步率评估管理机制”。

  “地质中学的‘进步率’评估管理机制,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德育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据周林生校长介绍 ,“进步率”是指一个阶段前后学生各方面素质进步的百分比,也称之为发展性评价。它是地质中学在实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改革的关键时期, 找到的一个正确评价学生和老师的最佳切入点。

  “进步率”的优点在于考核面广,它面对全体学生、全部学科和年级、班级管理水平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分析、评价。它既能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又能反映后进生转化的效果;它重视学习的结果,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和进步的尺度,对每一点小的进步均给予肯定和鼓励,保证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进步率”评估管理机制的实施,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教师时刻关注所教学生、学科、班级的进步,想方设法提高全体学生包括后进生的素质,“一个也不能丢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进步,促进了后进生自信心的提高。地质中学曾经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并不是开除了之,周林生校长特意把他找到自己的办公室作了一个上午的思想工作,临别之际,又别出心裁地送这位学生一只碗,并语重心长地说:“这只碗既可成为你的铁饭碗和金饭碗,也可成为你流浪街头的乞讨碗,全看你自己的了!”这番话对这位学生触动很大,从此洗心革面,并把校长送的碗用盒子装好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以鞭策自己。周林生校长的慈父之心让学生家长称颂不已。

  进步率评估管理机制让地质中学素质教育之花全面绽放,形成了“乐学、多思、博闻、强能”的学风。2008年以来,数百人次在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2008年高二李雅芸同学制作的《登月工程中高光合效率及超强净化能力水生植物的筛选与应用研究》获得省第二十九届创新大赛一等奖。在第二届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决赛中,滕欣仪同学荣获金奖,这是湖南省初中组夺取的唯一金奖,2010年王朝锟同学再次摘取该赛事湖南赛区桂冠。2010年暑假高一3名同学制作的“电控自动浇灌装置”作品,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获得金奖。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地质中学多年来一直保持学生流失率、安全事故率、违法率均为零的优良纪录,被学生家长亲切地誉为“父母放心的学校”。如今,该校已成为拥有84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的省级篮球运动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永葆青春活力——爱之延伸

  “‘徐特立教育奖’是全省教育教学最高奖,面对这一份荣誉,我深感光荣和幸福……我将把这份荣誉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周校长感慨无限。

  现在,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一所普通中学发展成为有80多个教学班级、5000多名学生规模的、社会认可的省级示范性高中。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专家评价地质中学是一所具有四大特色的省示范性高中:坚持弘扬李四光精神的校园文化特色;服务地矿事业的行业教育特色;“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质量特色和硕果累累的传统体育特色。这四大特色就是爱的结晶,就是爱的延伸,它会不断激励着地质中学人奋勇前进……

  全校师生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寒冬腊月里,为了抢救一位普通的白血病学生,周林生校长在会上向全校师生行鞠躬大礼,从而赢得了全校师生敬重和54万元爱心捐款。

  “我们无权轻慢人生只有一次的蓬勃生命;我们无法儿戏改革开放、人才辈出的这一伟大时代,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走在路上。”这是周林生校长的名言。的确,生命只有一次,有的人匆匆走过没留下一丝痕迹;有的人踏实走过每一步,留下的是无尽的念想,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对以后的路,周林生校长在《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学校全面提质的“三个七点”要求》强调:要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校领导、教师和后勤教辅人员分别提出了七点要求。

  有位名人说过:要想走得快,你就个人走;要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这些年来,周林生就是用他对职业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学生的爱,带领全校师生,共克时艰,共享喜悦。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用自己的知识、理想和才华,精心塑造下一代。如何塑造下一代?唯有以‘爱’,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有爱就会有动力,有爱就会有方法,有爱就会有好的效果。严格要求自己,就是一种大爱,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周林生校长满脸洋溢着教育者的幸福。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