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事说新语)--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敬畏(事说新语)

2013年06月13日02: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今天要讨论的事件也与敬畏有关,人当是有所敬畏的,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敬畏正义。保有敬畏,方做事有度、为人得当。可遗憾的是,从一些人、一些事上,很难看到敬畏感的存在。

  事实上,一个无所敬畏的社会,才是最可畏惧的。

  对艺术的敬畏

  最近几座雕塑火了,一座位于漳州碧湖生态公园花园亭内,两名着校服的中学生旁若无人地拥吻,男生大胆主动,女生坐在男生腿上,羞涩婉拒,雕塑勾勒细致,栩栩如生;另外几座位于厦大艺术学院展厅内,三座高120厘米、由树脂制成的裸体雕塑,在一旁的创作感言里,作者只写了几个字:“脱了,脱了,都脱了”。

  几座雕塑一经展出,引发围观无数。有人说,第一尊雕塑固然具有反讽和教化意义,但在公园内展出,容易成为“负面教材”;另外三尊雕塑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先不说雕塑本身是否涉及侵犯肖像权等法律问题,如此“艺术”,其美感和意义体现在何处,让人费解。

  曾几何时,艺术是高山仰止的词汇,饱含神圣与教诲,但当下一些大行其道的“艺术”,却让人觉得炒作的味道早已多过了艺术本身应带给人的沉淀与思考。艺术,应是需要敬畏的。

  对仁心的敬畏

  日前,云南陆良县一中张贴公告:高344班闵汝舟和高305班马晨星分别于2013年6月1日18时17分10秒和6月1日18时19分57秒,在教学楼“吹泡泡”和“向下扔纸飞机”。学校认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并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根据该校相关规定,两名同学被“开除”和“停发毕业证书”。

  如此“开除”已非偶见,此前也有过学生因在微博上吐槽食堂、学生在校园内接吻而被开除的先例。虽然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权开除学生,高中阶段能否开除学生,裁量权在学校,但“开除”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老师都应春风化雨,而不是如秋风扫落叶般,一开了之。

  毕竟,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化,而非惩罚。有时“天使”与“魔鬼”就在一线之间,用爱的方式培育更多“天使”,比用简单粗暴的惩罚催生更多“魔鬼”,更符合教育的本源。师者,当有仁心。

  对诚信的敬畏

  又是一年高考季,一份“另类”的高考“秘籍”在网上火爆流传,打着高考真题答案的幌子,令许多心存侥幸的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不惜花高价购买。但一旦花了钱,打了款,就发现自己上了当。

  要说这样的骗术科技含量并不高,而且手段年年相似,并没有太多“更新换代”的“新玩意”,可就是这样拙劣的骗术依然每年都能令不少考生和家长大呼上当。是骗子太高明,还是一些人的投机心理太重?

  高考是事关公平、正义的大事,关乎诚信。试问,对高考都不怀诚信的人,还会对什么抱有诚信?高考真的是一次测试,测试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学业水平,还有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呐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