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主成分",到明星企业家,从二次创业,到金石学者,通音律,晓书法,解人生。他是一位有太多故事的老人
布满世界顶级收藏品的书房,一位66岁的老者。他摆手不想多提自己曾经的“创业史”,岁月和底蕴为他涂抹了一种别样的光彩,因为这是一位有太多故事的老人——南郑奇人谷扬丰。
从“地主成分”,到明星企业家,从二次创业,到金石学者,通音律,晓书法,解人生。不知不觉已经聊了很久,雅园的这座旧公寓,午后暖暖的,阳光正好。
选择:“不安分”的农民艺术家
对于用脚丈量遍欧洲和中国的谷扬丰,最初的祖籍已经久远,是汉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在当地,谷扬丰的父亲是字写得最漂亮的有名乡绅。虽然出生书香门第,却因为被划分为“地主成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谷扬丰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初中毕业便回生产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8岁便登台演奏二胡,能写一手漂亮书法,打小喜欢摆弄各种乐器和照相机的谷扬丰,对艺术有着惊人的天赋和理解。也因为这一点,他开始走村串户为生产队搞集体副业来赚工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谷扬丰终于离开了生产队,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的摄影师,怀着一颗不安分的探索之心,他来到了乡镇企业率先兴起的温州谋生。
正是在温州历练的宝贵3年,让谷扬丰完成了最初的创业资本积累。3年后,土地改革,谷扬丰回到老家,分得了两亩三分田。
“我赚了些钱,身体又很好,就花钱雇了农工,踏实地经营了一年土地,收了几千斤粮食,结果因为给干活的农工工资太高,反倒赔了挺多钱。”谷扬丰笑着回忆道,“靠天吃饭靠不住,我就开始自己办厂子。”
创业:从失败农民到“明星企业家”
1984年,带着从南方赚来的钱和生意经,谷扬丰投资几十万办起了生产纯碱的“南海化工厂”,在当地搞得轰轰烈烈,好多人来入股。但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刚开放不久,很多政策后续落实没有到位,几个月后,由于原料批供受政府限制,厂子便垮了。
“化工厂那大锅炉,几个小时都不能断料的,无米下锅,机器就报废,厂子自然就垮了。连着原料,前后投入了近100万元,但到最后,连人家入股的几百股都还不起。那几年,家里天天来要债的,哭的喊的都有。”谈起这段创业经历,他却十分自若,还有坦然的笑。更让我添了几分敬重。
这一跤跌得很重,但谷扬丰决心重整旗鼓。他依然着眼化工厂,开始在原料来源上动起了脑筋,他敏锐的目光瞄在了被工厂当废品倾倒的“油脚子”上,找资料、购设备,在家中建起了试验室,熬了300多个日夜,居然从油脂沉淀物中成功地提炼出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选矿药剂,并通过了国家鉴定。其中用于黄金回收的药剂从传统药剂回收率41.14%提高到80%,尾矿每吨收余率从2.48%降为0.74%。
“南海化工厂”的产品经过加工和提炼,开始成为了国内多家矿山离不了的东西。苦心经营7年后,谷扬丰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而当时的“明星企业家”谷扬丰,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创意:石头会音乐
工作需要,谷扬丰常常去矿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黑色石块——纤维玉石。他对这种石头从分子结构到性能特点,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后,灵感和创意降临。整整3年,在他精雕细琢、飞龙走凤的手中,各种工艺精雕诞生了:典雅大气的纤维玉石家具、美轮美奂的玉石乐器、音效特别的家庭影院等等让世人惊叹不已的各种玉石产品从南郑飞向了全国各地。
1995年8月,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他将他的玉石制品长15米、高l米的“八十七神仙卷”拓片捐赠大会,获得了业内高度评价。2000年秋,拓片在日本出云市国际文化交流展出一周,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他又精心制作了长15米、宽0.8米的大型玉石雕刻《朝元图》,获得了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的高度评价。1996年,谷扬丰应邀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17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地质界专家学者面前,他介绍了自己对纤维玉石的研究利用成果,与会的地质专家们惊叹不已,称他“填补了一项矿产资源的应用空白”并为他颁发了证书。
在谷扬丰的工作室中,有一架通体墨黑的钢琴。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石头琴”,是他用了几百个日日夜夜亲手制成的。聊到高兴处,他还即兴弹奏了一首曲子。石头琴里蹦出来的乐符珠玉般清脆宛转,浑然天成。接着,他又取出自己的挚爱作品,一把依然是用纤维玉石制成的二胡,琴头、琴身都是龙的造型。谷扬丰解释,琴头是“云龙”,寓意为“云龙远飞驾,天马自行空”;琴身是“海龙”,寓指“苍龙日暮还行雨,玉树根系更着花”。又是几曲即兴演奏,忽而奔驰在内蒙的辽阔草原,忽而来到了陕北的广袤高原,弦中迸发的音律美悠扬而纯粹,让人心醉神驰。
石头会音乐。当然,只是奏给懂的人。
创爱:穿越时空的琴音
谷扬丰的收藏室中,最多的是各种小提琴。它们大多来自欧洲,经历过战乱,辗转于名家,漂洋过海,最后安静陈列在中国这座古朴的旧公寓中。
但它们也并不是仅仅安静地躺在那里,发出几个世纪前幽幽的光泽。而是直到今天,都能时常被顶级音乐家忘情演奏。
“小提琴代表一种高雅的美。而欧洲经典文化,代表着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的特定象征。你看,琴的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上边是一个大圆,中间是一个小圆,下面又是一个大圆,三个圆组合起来,形成了一把小提琴的结构,是按照黄金分割点设计的,再加上优雅的琴颈,非常像一个美丽女子的背影。这是肩,这是腰,这是两个肾脏,然后是心脏,这是魂,这样一种能代表心灵感应的乐器,输入了人类感情,是一种高雅的乐器,发出一种旋律,代表了一种无穷的美妙,代表了人类的一种向上的精神,所以是世界通用的,世界各地都有小提琴乐团,所以它是世界通用的经典文化。”谷扬丰捧着一把17世纪的小提琴,他动人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了一位真正艺术家的深情。
这把琴来自16世纪的战火,那把琴曾经经历过女王的加冕;这一把来自浪漫的法兰西,那一把有过多么支离破碎的修补……每一把小提琴都有一段贯穿世界史的动人故事,而得到它们的每个故事也都是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圆明园里的许多珍宝流落海外,而我从海外把欧洲流落的珍宝收藏和修补,让它们在几个世纪后能够重新演奏出自己的旋律。许多顶级的音乐家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常常会来我这里演奏这些补好的名琴。我一直在做这件事,因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谷扬丰如是说。
有些人的收藏,仅仅只是收藏,比如把一些古董用好几层保险柜锁起来,从来不敢示人;而有些人的收藏,是为了拯救和分享,比如重新让它们在世间唱歌,给懂歌的人带来快乐。
“您对小提琴是情有独钟。”笔者感慨。
“是爱有独钟。”谷扬丰笑着说。
是的,爱有独钟,才能有这样的一种情愫和胸怀。从创业到创爱,每一段人生,有爱就会别样精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