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永新汽修店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一场大火造成9人死亡。
张学斌 摄
佛山永新汽修店附近,人货杂居的现象仍然存在。张学斌 摄
“早知道会这样,怎么也不能住在那。”时隔半个月,王卫国的家人仍难掩悲痛。他们所说的“那”,是佛山一栋钢筋混凝土锌铁顶棚结构的汽修店,局部设有夹层,生产、堆货、住宿都在里面。
半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这里“点燃”,9人因此丧生,其中包括三名儿童。后据查明,这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在消防法规中被明令禁止。
同样是在5月,东莞虎门镇龙泉小区9巷8号一栋独立民居凌晨失火,造成8死3伤。事后调查发现,租客将房子用于开淘宝店卖衣服,人居住在房子的二层和三层,而一层则被用来办公和堆放物品。
厂房“三合一”、小区网店“三合一”,近几年,省内发生多起类似火灾。“三合一”场所的经营者出于种种考虑打游击“回巢”,一旦出问题则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近日,记者对两处失火场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各种消防隐患并未完全杜绝。对于在居民区、城中村内躲猫猫的“三合一”场所,政府部门如何加强监管,值得警醒深思。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学斌 刘进
山
佛
住不住在工厂,哪个更划算?在佛山,有工厂老板跟记者算了笔账:工人住在工厂内的宿舍,上班、吃饭、睡觉一条龙,方便厂方管理;宿舍都是现成的,可以省下一笔房租钱;工厂24小时有人在,物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但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死伤惨重
通知要求住宿人员搬离厂区
佛山永新汽修店大火是近两年来全省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事故。佛山此前也发生过类似事故,因此这次省有关负责同志批评“佛山没有真正汲取教训,整改排查不力,责任落实不清。”“排查不到位、整治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如仍不改变,这样的事故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言辞堪称犀利。
此次火灾后,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严防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佛山更是整治重点。
时至上周末,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永新汽修店仍被帆布所遮盖。当地治保会的多名治安队员守在警戒线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记者在与永新汽修店相邻的一排临街店铺看到,二楼夹层上的床铺均被拆除,“不给住。”店主们说,政府部门近期查得紧,不允许有人在夹层上留宿过夜,他们索性将床铺拆掉,“彻底不能在这睡了,人倒也安全了”。
永新汽修店隔壁的一家制作广告牌的工厂,厂内二层楼宿舍人去屋空,大部分床铺被拆除或搬离。老板陈先生介绍,火灾发生没几天,村里就下发通知,要求住宿人员搬离厂区,否则工厂将被强行断水断电。眼下,这家工厂晚上只留2名工人看厂。
住不住在工厂,哪个更划算?陈老板跟记者算了笔账:14名工人住在工厂内的宿舍,上班、吃饭、睡觉一条龙,方便厂方管理;宿舍都是现成的,可以省下一笔房租钱;工厂24小时有人在,物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10名工人住在厂里算‘三合一’,那我现在留2名工人住厂里看厂,算不算‘三合一’呢?”陈老板坦言,他非常担心晚上看厂的2名工人的安全,还特意嘱咐他们“一旦有火灾,别管那么多,先逃命。”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发生火灾,工厂损失只是一部分,不论工人是死是伤,厂主都将面临巨额索赔。
如今,陈老板在对面的城中村给工人们租了4间房,每间月租金约300元,加上水电费,每月支出2000元。而在此番整治之前,附近房租低廉,“现在每月至少贵了50元”。
个别工厂至今仍住人
厂房留人亦是无奈。珠三角不少老工业园区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简易厂房组成,无专业的物业管理、安保设备,而这些工业区往往处于城乡结合部,治安情况复杂,工厂安全的责任更多落在厂主头上。对此,消防部门表示,允许工厂留一两个守夜人员,但前提是工厂的消防措施必须到位。留守人员不能单纯睡觉,最好上下夜轮流值班,防范火患、盗抢。
对于工厂不能住人的规定,多名受访厂主表示理解,因为“谁都不想出事,一把火,这么多年的心血就全没了”。不过,也有个别工厂抱着侥幸心理,厂中至今仍住人。在石肯一村西工业区一家五金厂,巨大雨棚下有一栋二层小楼。二楼共有两个房间,摆满高低床、杂物,房中拉着电线。“我们现在晚上都在这住,每个房间能住十几人。”一名工人对记者说。
在“三合一”场所,导致火灾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乱拉电线造成短路:住的人为生活方便会乱拉电线,人越多的地方电力负载越重,这些地方又多是老房改建,缺乏消防设备,加上超功率电器,很容易引发火灾。
根据桂城派出所的统计数据,他们已掌握的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等“三小”、“三合一”场所1万多间。从这些场所清理出的住宿人员更多,周围的城中村成为他们搬迁的首选。
桂城多位出租屋屋主证实,此番整治过后,出租屋颇为抢手,一些懂生意经的屋主调整了租金价格,他们认为这是“市场行为”。
一些厂主说,眼下工人们纷纷去租房,平时一抓一大把的出租屋突然变得紧俏,他们希望不要那么快一刀切,给厂主们多一些找房的缓冲时间。“清查‘三合一’我们支持,但希望政府部门能考虑到我们的实际困难,政府部门想多一些,把各方面困难兼顾了、解决了,整治效果才能长久。”这是不少厂主的心愿。
莞
东
最近一个月,不少原本住在虎门龙泉小区的租客陆陆续续搬离了那里。一个月前,发生在小区9巷8号的那场火灾,夺去了8条鲜活的生命,却让那些原本隐匿在小区里的网店浮现了出来。在东莞,居民区里开网店、一半住人一半存货的现象并不少见
检查加压网店纷纷搬离
火灾发生后,龙泉小区一保安说:“接到通知,小区内现在禁止租房用于开店或者做仓库,已经开店的很快都要被清理出去。”
6月3日,在该小区4巷的一栋别墅里租住了两年多后,林正(化名)不得不为自己的网店另觅新所。“原来4巷靠西的10户中,现在只剩下了4户。搬走的都是开店的,留下的则是自住的。”
在小区内,记者正好碰到了一位刚刚从网店租客手中收回房子的业主。听说记者要租房,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住人可以,开网店不行。”
记者又问:“平时一般不住人,只租来存货也不行吗?”该业主犹豫了一下回答说:“存货也不行。”不过,他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怎么用随便你自己,只是被查了我不负责任。”
林正说,自从上次发生火灾后,小区内各种检查多了很多。“最近一个月,光是消防和工商的人就来查了好几次。”据他介绍,因为小区临近虎门几个最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原来的租住户中大多数都是开淘宝店的。清查后,网店都被清理了出去,预计搬出去的网店有60多家,现在小区内的空置房很多。
在小区9巷,失火房子斜对门的一户租客也在往外搬东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店主抱怨说:“步行街上那些临街门店的租金太高,而且不可以住人,太不划算了。”
一半住人一半存货
继续转战其他居民区,是大多数网店主的打算。
“这两年,找房子开淘宝店的人占了我们租房业务的一大部分。”虎门镇永康街上一家房地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后,该中介将记者带到了位于黄河时装城附近的一处名为银龙住宅的住宅楼。他说,该住宅楼共有三栋,其中超过六成都被租来开网店或是做仓库。
一走进该住宅楼,记者就看到有人往楼道里搬货。在其中一栋的三楼楼梯口处,一张大铁门将里面四间房统合在一起。“这就是一家公司,里面有库房也住人。”中介说。记者透过铁门往里看,一间开着门的房子里,鞋盒从地板一直堆到了屋顶。
中介又将记者带到了四楼的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里。记者看到,老式的房屋输电线路全部裸露在外面,有的插座已经脱落。“两间房住人,剩下的一间和大厅可以当仓库,此前搬走的租客就是这么用的。”中介说。
当记者询问,这房子电线都裸露在外面,消防肯定不过关,会不会有人来查时,中介笑着回答:“这个不用担心,自备两个灭火器就可以。”他还说,该住宅楼靠近服装城,不比一般的住宅小区,消防检查的概率很低。
当记者因不满意房子装修表现犹豫时,该中介又将记者带到了附近另一处住宅楼,其底层是一座鞋城。在其中一栋的一楼,记者看到了一间完全被改装为公司布局的房子,里面所有房间的窗户包括阳台全部被封死,房间内没有任何消防安全设备。中介告诉记者,房子以前是用来开淘宝鞋店的,里面的装修正适合开店用。
“这样装修开店不会有人查吗?”听到记者的问话后,中介指着对面一家挂着某精品店牌子的房子说:“如果查的话,对面就开不下去了。”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该住宅楼二楼平台上不时有人搬着大货箱进进出出,而坐在平台出口处的保安始终未做任何反应。
除了靠近商业街的住宅楼,网店也已经出现在了普通居民区内。在虎门金洲社区金洲路北一巷,一个还在装修中的房屋业主听说记者要租房开网店,立即表示可以将7楼整层出租。而在该楼房1—6楼,他还装修了40多个独立单间对外招租。
金洲社区一位租住户告诉记者,社区的民房中,不少是开网店的,一般是一半住人一半存货。“这里的租金低,一间房一个月才两三百。”记者发现,有些藏在民房里的网店与社区警务室仅一街之隔。
探因
难治的“回巢”
无论是此次出事的佛山永新汽修店,还是东莞着火的龙泉小区网店,都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但并不能称为检查盲区。如永新汽修店,检查人员曾于去年11月来排查,并警告不能住人,店主一口答应,当场签下责任书。但事实证明,这张责任书最后成了一纸空文,店主一家付出了9死的惨重代价。
记者走访佛山、东莞多个类似工业区,不少厂主说,当地每年都会免费举行消防知识讲座,厂主们必须参加,但“并未明确告知厂里不许住人,有的即使告诉了,我们住了人,他们也没来制止。”
明文禁止,但频发的“三小”、“三合一”火灾却说明,实际监管仍存在诸多漏洞。这是为何?
此次,佛山相关部门承认,个别基层政府、村居没有真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着工作不扎实、不到位的情况。
佛山市主管领导则表示,将建成由消防、公安、安监等人员组成的镇街专业队,对“三小”、“三合一”场所进行排查整治,“每天一上班就去检查,专门干这个事,我就不相信还搞不好。”
“其实我们都有定期清查,但清查的时候他们不住厂里,我们走了,他们再回来。”石肯社区干部说,类似“打游击”的做法让社区检查人员防不胜防,而社区专职检查人员仅有三四人,很多精力要放在监管存有危险品及密集商品的重点工厂,难以随时盯着“三合一”场所。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提起一个词——回巢。人被清走了,待巡查空隙他们又返回来继续住在厂房里,就像小鸟恋巢一样。
佛山市南海区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黄豪说,对于检查不合格的“三合一”、“三小”场所,要求签订整改责任书,并作为事后追责的依据,但有些厂主并不理会,签字应付了事。“一旦厂主不重视,责任书很可能流于形式。”
为整治这些场所,消防部门采取技防、物防的方式,如要求厂房必须安装漏电开关,采用防火墙物理分隔的方式将厨房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等等。“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还是人的意识,他们为了节约成本、方便看厂,执意回来住,一旦着火极易有伤亡。”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让管理者认识到,靠厂主几乎不可能,必须强力杜绝人员留宿厂房。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厂房多,“三小”、“三合一”场所也多,但消防警力有限,如佛山,经济总量全省排第三,但消防警力只有600多人。
“这就必须多部门、多层级、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治理。”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该区防火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镇(街)为大网格,村(居)是中网格,某个小区域如某个街巷是小网格,目前南海全区共有小网格2054个,每个小网格有专门防火责任人,多是村(居)治安队员、出租屋流管人员、农村消防站工作人员。每个小网格的防火责任分配到个人,一旦出了问题就倒逼追责,督促这些责任人不间断巡查。同时,每月也给这些人发放专项补贴。
根据相关考评办法,村(居)两委成员的年度绩效奖直接与消防工作挂钩,督促他们重视消防安全。厂房房东也是其中一环,南海区要求房东配好厂房内的消防设施,监督厂房出租后不得“三合一”,否则房东也要担责。
相较而言,藏身小区的网店则更为隐蔽,更多要靠群众举报。消防人员分析,网店主在家中堆货,执法人员必须要查实其在同一处经营,制度设计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取证难。在广州市海珠区的三滘、沥滘等城中村,类似网店也有很多,管理人员坦承“很多居民不配合检查”。
针对类似情况,东莞正开展电子商务类经营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网店等场所的消防安全作出明确规范要求:不得在居住建筑和出租屋内设置电子商务类经营活动场所,建筑内不设置人员住宿区域;如有人居住,必须住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首层,还要有安全出口,设置常闭甲级防火门;此外,对防盗网、金属栅栏、电气线路、装修材料等均有明确严格要求。
“村委、居委、小区一级的监管最重要,每个责任人的责任明确了,长效坚持下去,完全可以把‘三合一’、‘三小’推平。”黄豪说。
小知识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