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
湖南省麻阳县两名官员因贪腐案件被抓后,涉案单位向法院出公函求情。公函称,该同志正值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有为之年,其业务素质也较高,经局党组研究决定,请求法院对其从轻判决。近日,麻阳县相关涉案单位又有内部员工向记者踢爆一则更为荒唐的怪事:该单位被抓官员虽身居看守所,每月居然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单位领到“签到奖”和补贴;而在一线的执法人员却因为单位“缺钱”,目前已经被拖欠了长达4个月的工资。(昨日《法制日报》)
感叹 保护干部情真意切
屠龙术:为了保护干部,当地组织真是情真意切、用心良苦啊。
一切都枉然: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hell1975:领导辛苦了,被抓后还坚持工作领奖金!
谴责 带薪坐牢是种负激励
网易福州市网友:贪腐获罪为何不开除公职?没有退出机制,犯罪都有保障,难怪这么多人报考!
鸟不拉西突突:带薪休假,带薪坐牢,官员幸福!
网易连云港市网友:这是一种负激励,有此激励何愁贪官不前仆后继?
网易江苏泰州市网友:做出个模板,以后即使自己进了班房也照样吃好喝好!
猜测 对他好,大家就安全了
网易安徽省合肥市网友:不这样做,两位犯官会牵连举报出此决定的领导。
网易哈尔滨市网友:打断拉骨头连着筋、一条绳上的蚂蚱。
网易成都市网友: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收受了他的上供,才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网易湖北省手机网友:我们对你照顾挺周到的,你在里边可别乱说!
点评
对贪官有感情 就是对群众无感情
朱忠保:在官场,我们既能看到官官相斗的惨烈,也能看到官官相护的温情。给服刑期贪官发工资,发签到奖,单位负责人并非不知情,更不是误发,而是有心要发,表现出对服刑贪官的深厚感情。这些年来,给服刑官员发工资的事,并非个案,而是时有发生,事情一旦曝光,大不了就是停发服刑官员的工资,或追回“误发”的工资,却无人因此被追究责任。对这种现象,必须执行严格的问责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包括引咎辞职和行政处分;治本则应该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好权力的来源与监督的问题,使社会公众能够真正地行使这些权力——也许对少数官员来说,贪官落马会让他们生出一种物伤其类的伤感,但公众却绝不会有这种廉价的感情。
对贪官如此有感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无情,就是对党纪国法的藐视,已经站到人民群众和法律的对立面。
点评
“签到奖”背后,谁在用心良苦?
郭元鹏:两名贪官被抓后,一些人便开始忙碌起来了。先是违反司法独立的“公函求情”,再就是匪夷所思的“签到奖”。
没有签到何来签到的奖励,没有工作何来所谓的补助?难不成还是对其罪行的补助,还是对其“入狱辛苦”的补助?这一切是谁批准的?也是党组的集体决定吗?
其实,这样的“贪官保护情结”我们见过的太多太多了。这并不是有关人员有多爱护同志们,而是他们的勾肩搭背有多紧密。这紧密的背后其实就是源于曾经的共同“吃肉喝汤”,就是源于他们本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看看为涉案官员发签到奖的决定是谁同意的,看看这里面的用心良苦包藏着怎样的秘密,看看他们的“君子之交”的那一摊水,是浑浊还是清澈。
点评
公共财政缺乏监督导致怪事频现
王翠荣:“签到奖”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共财政的混乱、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缺乏约束,纳税人无权监督,发钱者发的是别人的钱,反正滥发、多发、错发的不是自己的钱,不发白不发,发了也白发,当然就会不负责任了,所谓崽卖爷田心不痛。这充分表明纳税人监督缺位下的一种制度性现象。可想而知,公共财政如果在纳税人的严密监督之下,每一分钱的流向都受公众监督,“带薪坐牢”的“签到奖”的怪事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专题整理 小强 感谢网易网友)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