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异地高考标准细化”--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期待异地高考标准细化”

2013年06月25日08:11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海珠中学今年仅有少部分学生在广州高考。图为高考首日,老师穿上红色衣服为考生加油助威。上午考试结束后,老师还与考生握手送祝福。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这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全校1700名学生中,约90%是非广州户籍的外地生源。

  这里又与很多人印象中的外来工子弟学校截然不同:不仅有优美的校园环境,有一支稳定且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还有耀眼的成绩--办学13年间,学生中考平均成绩攀升到广州海珠区前十名;高考升学率达96%……

  然而异地中高考政策出台后,又将给这里的人与事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海珠中学的官网上,有关异地高考的政策出台报道被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无疑,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该校的学生甚至是办学带来显著影响。据统计,该校如今有1700多名学生,其中非广州户籍的初中生占了95%,而高中的这一比例则为80%。

  郭开枝说,以往由于有本省户籍的设限,很多外地学生因为不能在粤高考,读到高二就被迫转回原籍备考或者复读。“每一届都会走20多人,高峰的时候甚至走了30多个。”郭开枝很无奈,这些学生大多从小跟随父母在广州长大,家乡不仅没亲没故,甚至连语言都不通。当地的教材和考试题型还跟广东不同,“对学生十分不利”。

  今年异地高考首年放开,该校学生未能饮得“头啖汤”,皆因暂时没有学生通过积分入户获得在粤高考的资格。郭开枝说,本届高三的异地借读生大多已经提早回乡,还有两名在高三时转回原籍。

  不过他预见,随着“三步走”计划的逐步放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学生能够免除折腾,安心留在广东这个“第二故乡”升学、成长;学校也不再流失大批成绩优秀的生源。所以,“异地高考政策对于外来务工家庭还是民办学校而言,都是一个福音。”

  但郭开枝担忧的是,新政中“固定职业”、“固定住所”的条件难以对为数众多的小商贩进行界定,此外,超生的学生能否享有在粤升学的资格也未有明确。“事实上,这两个群体才是随迁子女的‘大头’。”他盼望着,新政能对此更加细化,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

  与此同时,广州异地中考的政策也酝酿出炉。明年取消公办高中择校后,一批非政策性异地借读生又将面临返乡升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倘若公校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放开招生,让这些孩子免费读公校,这样势必会影响民校的招生。

  “希望政府在出台新政时,能考虑民校的生存环境,适当地给予补贴,以此来引导民办学校降低收费,真正实现普惠。”郭开枝讲出了众多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的心声。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