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认为,学习的关键是要抓住课堂,把握好课堂40分钟。 黄启晴 摄
考生档案
刘畅 文科档案分 674分,全市文科卷面分、档案分第一名,毕业于长沙市一中,
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高考分数】语文126分,数学137分,英语146分,文综245分
卷面总分654分,档案总分674分;
【学习秘笈】 我的学习效率很高,从不熬夜,关键是要抓住课堂,把握好课堂40分钟,跟着老师走的话,成绩都不会太差。
记者 岳霞 通讯员 杨帆
1996年8月29日出生,现在还不到17岁的长沙市一中高三(6)班的刘畅,听到自己是长沙市文科最高分时,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淡定和成熟,面对蜂拥而上的记者波澜不惊,“我只是比别人多考几分而已”。就像她的班主任骆凌志所说,这个女孩子不像一般的长沙女孩泼辣,“她谦逊、低调”。
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秘诀,小丫头刘畅高考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可以供我们挖掘和效仿的精髓呢?不妨来听听她跟我们讲的那些故事。
8岁立志要考北京大学
“8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到北京大学去玩,后来我把在北大照的那些相片挂在我家的墙上,心里就发誓一定要上北京大学。”刘畅说。现在,这样的心愿终于有望实现。“我要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我喜欢北大校园。”刘畅曾经有机会得到复旦大学的校长实名推荐,“但是我放弃了,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对梦想的追求吧。”
刘畅从小学习非常主动,小学三年级一期结束后就直接跳入四年级二期。不过在父亲刘新良看来,刘畅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优异的成绩来自她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刘新良的话来说,“学得很轻松,从没熬过夜。晚上11点多睡觉,早上7点过5分起床,中午一定会午休,保证好睡眠学习效率更高。”
父亲“精工细作”影响大
“父亲经常跟我灌输一些理念,可以说是我的人生带路人。”刘畅告诉记者,父亲经常讲的“一个人要有‘三得’,就是‘说得’、‘写得’、‘做得’”,虽然朴实,但是一直影响着她。所以,这个长沙丫头的暑假生活计划之一就是“练练英语口语,去学习一些演讲和口才技巧”。
父亲是否干预得太多?刘畅笑着说,其实大事情还是听自己的。“我们家的大事情,都要重点听取刘畅的意见。”刘新良在一旁笑着补充说。
在班主任老师骆凌志眼里,刘畅的高考成功确实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长跟老师的良好沟通,“父亲观察很细,发现刘畅有什么不良情绪都会跟班主任及时沟通,有时候还到学校来。”
“能得高分的都不是书呆子”
刘畅觉得,“考得好”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心态很放松”,“考试考多了,习惯了,没有很紧张。”
其实,刘畅平时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骆凌志评价说“还人品好”,跟老师同学相处融洽,“一直是班上的团支书,每周的班会都会精心准备”。
“能得高分的都不是书呆子”,这是骆凌志的经验之谈。刘畅从小就学民族舞,高二开始练健美操,紧张的时候每天从放学练到晚上11时,拿到省二级运动员资格,获得20分加分。她还喜欢阅读,看的书很杂;喜欢龙应台,想当外交官,认为“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是中国梦实现了”……这个长沙小丫头,确实有着丰富和强大的内心。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