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村股权改革之路从草场到河村--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南海农村股权改革之路从草场到河村

2013年06月28日08:19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里水上周正式启动集体经济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 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 摄

  开篇语

  新型城镇化,中国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种种迹象表明,“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的战略抉择。

  作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近年来,南海实际上已担纲起“新型城镇化”闯关先锋的历史角色。

  从本期开始,《南海视窗》将以“以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手法,深入南海最基层的多个角落,期待解读正发生于这片土地的产业、城市、社会之变。敬请留意。

  本周一,南海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同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中心也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南海农村体制综合改革真正触及了集体经济股权(股份)这一核心问题,开始步入“深水区”。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在现场也表示:“南海的农村改革,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此次股权管理交易平台的开通正是为股权固化做好铺垫。

  回溯股权固化改革,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进入我们的眼帘:近20年前,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就在里水草场村进行过股权固化改革的试验。

  20年后,股权管理交易平台和中心又在里水启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里水河村调研时,对南海的基层组织建设、“政经分离”以及“三个平台”的建设使用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使各界关注的目光纷纷聚焦河村。

  某种程度上,草场代表着南海集体经济转型探索的过去,而河村代表现在和未来。从草场到河村,改革的历史和未来似乎在里水找到了一个交汇点。

  ●南方日报记者 盛正挺 李慧君 周冬冬 策划:黎诚 林焕辉

  1

  草场

  一个学者的乡土调研样本

  1992年邓公南巡后,南海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轮发展热潮。1993年7月,从夏北洲表村开始,南海启动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随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释放出巨大活力,村办、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与此同时,人口回流、出嫁女等问题却也开始出现在洲表村。

  这一现象,引起当时草场管理区办事处工作人员们的高度关注。里水与广州一河之隔,当时广州荔湾、天河等地,已经实行了土地股权固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人口变动而引发的股权纠纷和分配不公等问题。为此,草场村干部曾专门组队到天河石牌、荔湾河沙等地考察。

  1995年前后,时任南海县农委副主任兼南海农村改革试验办主任的何享业一直在琢磨,南海能否也推行股权固化改革?彼时,被誉为中国“三农”问题专家的温铁军正好来农村进行调研,何享业向他提及草场村“股权固化”方案,并请他把脉。温铁军对“方案如何执行,需要关注些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提出了不少建议。从此,草场也成为30年来温铁军的乡土调研样本之一。

  1995年年底,草场正式开始推行“股权固化”改革,实行股权“生不增,死不减”。

  草场管理区将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现有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以股份的形式全部折股量化,股权有三种形式:一是基本股,占3股,配置对象为1995年12月31日前户口在该区的农业人员;二是承包权股,占3股,16周岁以下配2股;三是年龄、劳动贡献股,按承包责任田的期数和年龄为依据计算,足股占9股。这部分股权一次性配置给农民以后不再作调整,新增人口不再分配股权。股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并以股份合作制方式组织运行。

  对于新出生人口和结婚迁入的人口通过定期扩股配售新股,新出生的配售5股,新嫁入的配售6股,配售新股有优惠,按照当时股值的30%计算。温铁军对此评价说,这种做法虽然仍没有完全把虚股折实,但适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温铁军看来,草场股权固化的案例意义重大,一方面它是对当时维持小农村社制作为经济相对公平的产权改革,对于大量当代出现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的问题,也许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之路;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农村生产力诸要素的配置日渐取决于社区之外的外部市场。

  在草场,从1999年开始,经过一次调整后,该村土地股权制度从最初设计时的“生不增,死不减”变成了“生增死不减。”然而,调整后的方案也受到很多村民质疑。事实上,从草场股权固化制度开始推行之时起,就受到不少村民的挑战。“生不增,可以通过出资购股来实现,但死不减怎么去理解?一个人去世了,已经不需要福利保障,为什么还能拥有股份?”

  到2005年,经过绝大多数村民投票同意,“生增,死不减”的股权固化改成了“生增死减”,并沿用至今。

  2

  河村

  “旧命题”的新尝试

  从“生不增,死不减”到后来的“生增死减”,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草场村“股权固化”失败了,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并不是这个制度失败了,而是经过了十几年,村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进行调整而已。

  不管何种说法,作为最早探索“股权固化”的草场村,其经验对于南海来说难能可贵。实际上,南海在“股权固化”这一路上从没停止,其“决心”并不难理解:目前南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散在2300个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例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标准不统一,股权证发放、股权配置和股权兑现不到位等,导致部分社员股东无股权证,股权配置及股份兑现无凭证依据等等。

  而更让政府担心的是,目前南海农村股权福利性强,资本功能相对弱化,很多股权(股份)不能继承、买卖、抵押、转让、担保、赠与,这种福利封闭性的处置权方式阻碍了股权资本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本周一,南海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正式开通运行。除了可以对各村居的社员股东进行管理外,该平台显然还肩负着另一个“重任”:为股权固化到户做好铺垫和“后援”支持,建立长期稳固的集体产权关系。

  不仅如此,南海此前实施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一定程度上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相辅相成: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管住了“物”,财务监督平台管住了“钱”,股权交易平台管住了股权、股份分红。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在里水镇已经试运行了一年时间。目前,里水33个村(居)198个经济社98050名持股成员,1368名非持股成员,485名持股非成员,479名非持股非成员的基础数据已全部录入到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

  这为日后的“股权固化到户、社内流动”等股权管理模式做好了铺垫。“目前三个平台投入运作后,利益纷争较少了,股权也明确了,谁有得分,分多少一目了然。”里水镇河村社区党委书记黄伟洪说,目前河村还没有进行“股权固化”,但是他个人比较赞成“固化到户”。“当然,固化到户也会有人有意见,例如生女儿的意见比较少,生儿子的认为以后可以娶媳妇或许会有不同的意见。”

  3

  股权固化

  悬而未决的破题点

  “南海的农村改革,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最艰难的目标还是这一块,接下来还要不断努力才能探索出新的道路。”虽然从2010年年底开始,南海就大力推进以“政经分离”为核心与突破口的农村体制综合改革;但是,在周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正式开通的现场,邓伟根却这样说。

  他的言下之意其实不难理解:南海农村体制综合改革虽已推进两年多,但此次股权交易平台的开通才真正意义上触碰到了集体经济股权(股份)这块“硬骨头”。

  在南海的整个改革布局中,农村体制综合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集体经济转型,释放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而集体经济股权其实是地权,是股东成员的身份权;身份权要想上市交易流动,须先转变为财产权;这就需要将股权进行固化。

  回顾草场20年前的探索,其改革核心为“股权固化到人,生不增,死不减”。顺德随后进行的股权固化改革与之颇为相似,顺德2001年实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对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实施了“生不增、死不减”的固化政策。

  这种固化方式使各经济社把全部股权一次性配置给社区内农民个人所有,以后不再作调整,新增人口不再分配股权。但是,事情是在变化的,随着经济社成员的生老病死,问题很快出现。

  据统计,2001年顺德当时261个股份社固化的股民约72万人,历经十载之后,已死亡3.5至4万人,但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办理了股权继承手续,大部分仍然以死亡人口名义领取股份分红,这一现实状况难免给广大群众造成一定的误解。草场同样出现了“死人为何还要享受分红”的质疑声,并最终导致股权固化政策的更迭。

  相比之下,此次开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的设计更周全。此平台上共有四大模块:成员管理、股权管理、分红管理、特殊群体管理。其中,“成员管理”模块,集体组织成员分为持股成员、非持股成员、持股非成员、非持股非成员四种类型。这就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清晰了,或许可避免股权固化的一些纠纷和矛盾。

  据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副主任刘锦枌介绍,经济社股权固化可有四种模式,分别是:股权固化到人、社内流动;股权固化到人、户内流动;股权固化到户、社内流动;其他。在他看来,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股权固化到户、社内流动”的模式是目前南海最适宜推广的模式。

  刘锦枌表示,将股权固化到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土地承包到户的精神相吻合。“股权固化的期限也与土地承包的期限一致。这样,股权固化就有了法理依据。”

  股权由原来的个人享有转变为户内成员共同享有,既解决“死股”后新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股权无福利的“一无所有”的弊端,又较好地兼顾各种群体的基本利益。改革后,股权纠纷由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行政性纠纷转变为家庭财产的民事纠纷,为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股权争议创造了条件,堵塞了因频繁调整股权出现的政策漏洞。

  不过,最终选用哪种模式进行股权固化,还将由各经济社民主表决。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