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国粹 造福芸芸众生--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弘扬中医国粹 造福芸芸众生

2013年06月29日08:33    来源:湖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澧县县委书记彭孟雄(前左)在该院院长滕自觉(前右)陪同下来医院调研。

肛肠科主任医师、原澧县中医医院院长叶祚栋正在为患者诊治。

糖尿病科主任医师贾遇文正在为患者讲解有关医学知识。

肛肠科主任刘锋正在为患者诊断检查。

针灸推拿科主任戴平(中)正带领医护人员巡查护理。

眼科主任孙军正在为患者诊断检查。

中风科医护人员正在为病友做康复锻炼。

  文/杨振华 黄云云 张景高 摄影/文雪花

  盛夏六月,笔者一行慕名来到湘北名城、城头山故里探访雄踞于澧州古城市区中心的澧县中医医院,追寻她那孜孜以求,传承弘扬祖国医学瑰宝;殚精竭虑,矢志服务大众病友的奋进轨迹,不禁感慨万千。

  历史悠久 名冠三湘

  澧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46年;1972年,该院更名为澧县中医医院;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省第一批60家县级中医医院之一,至今已栉风沐雨走过67个寒暑春秋。秉承数千年中医药国粹熏陶滋养,经过几代澧州中医人共同奋斗,目前该院已发展成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指导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协作医院、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重点建设单位。

  该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44人,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8人,中级职称198人。设有门诊、急诊、糖尿病科、眼科、中风病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等二十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螺旋CT扫描、四维彩超、电子胃肠镜、CR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300多台件。医院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开放床位565张。

  近三年来,该院争取和自筹资金,先后投入8000万元新建了住院大楼、门诊综合大楼,改善了住院环境;同时投入1000余万元添置医疗设备、中医诊疗设备与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条件,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确保医疗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科室 名医荟萃

  澧县中医医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创专科特色品牌,先后有糖尿病科、中风病科、肛肠科3个专科分别获国家级、省级特色中医专科;眼科、心血管科、针灸推拿科等特色专科亦在湘西北地区久负盛誉,并造就了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引来好评如潮。

  糖尿病科主任医师贾遇文带领科室一班人运用“糖贝康”等系列中药,在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预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纳入国家科研计划。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常规监测等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四肢多普勒血流图等先进的检测技术可早期筛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风病科主治医师周霞与科室人员运用“醒脑开窍针灸法”,“丹芪偏瘫系列中药方”,中药熏蒸和颈动脉灌注术等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的治疗技术,一对一康复训练,为数百例中风偏瘫病友改善了生活质量;“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上发挥了独特作用。

  今年3月,益阳病友冯秋伕因四肢麻木、肌肉萎缩,上北京、上海等大医院治疗无效后慕名来该院治疗,周霞医师和科室人员采取针灸、营养神经药物穴位注射、康复锻炼、口服中药等方法悉心医治,目前患者肌肉萎缩明显好转,体力逐渐恢复、麻木明显减轻;还有一位从云南用救护车送来的脑出血患者曾令友,送达该院时反应迟钝,左侧肢体完全偏瘫,大小便失禁。该院通过采用醒脑开窍针灸疗法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口服中药、吞咽功能训练,目前患者神志已完全清楚,饮食正常、语言功能基本康复、左下肢可以行走、左上肢可以自由活动。

  肛肠科实施“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熏洗坐浴、挂线、枯痔、脐部贴敷”等特色疗法,治疗肛瘘、内痔,在减少伤口出血和疼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新开展的PPH手术在治疗肛肠疾病方面填补了澧县在该领域技术的空白。肛肠科是“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叶祚栋主任医师被推荐为湖南省名中医。

  据该科室主任刘锋介绍,前不久,临澧县合口镇一位彭姓老太太患“脱肛”,每次大便后肛门都要脱出5~6cm,病人极其痛苦。来该院后,刘主任带领科室人员通过PPH手术和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终于为病人解除了难言之隐。无独有偶,临澧县佘市镇一位67岁的黄姓老太太因便血没有办法控制也慕名来刘主任这里治疗,患者精神恍惚,有时便血竟呈喷射状,当地医院采取各种办法止血就是没效果。转来该院后,刘主任为她采用中医“枯痔疗法”治疗(在病人痔疮上面打一种硬化剂),一下解决了问题,病人当天上厕所就不出血了。

  眼科是澧县中医医院的品牌科室,现已列入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定点单位,澧县新农合“青光眼患者后续治疗”定点单位。能开展各种眼眶内肿瘤、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大中型手术,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角膜炎、眼底出血、视神经炎,效果良好。

  该科室现任科主任孙军出生于眼科世家,其父孙逢清是该院远近闻名的眼科专家,全国各地无数患者曾慕名排队求治。孙军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又到中山医科大学继续深造学习,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今年,湖北荆州一位大企业家王吉谱因患视神经炎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同仁眼科医院等大中医院治疗后,因效果不理想慕名来该院求治,入院时视力仅0.1,近乎失明。孙军接治后采取中医针灸理疗,配合中药方剂(孙氏祖传验方)精心医治,使患者出院时视力达到了0.8。为感谢澧县中医医院妙手回春,王先生给该院送来了一幅巨大的牌匾:光明天使,救世良医。

  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戴平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用针刺、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等疗法治疗面瘫、颈肩腰腿痛、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并引进国内先进技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针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今年5月,该县澧阳镇平阳村一组村民陈克槐因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直不起腰,已不能下床活动。家人将他抬到该科室后,采取针刺、拔火罐、穴位注射、水针疗法等住院治疗24天,目前已行动自如,笑盈盈地走出了医院。还有该县车溪乡王坪村张秋英女士,今年4月因面瘫入院治疗,当时患者口眼歪斜、眼睛闭合不全、吃饭齿间残留、饮水喝汤滴漏不便,病人异常痛苦,医护人员运用电针针刺、面部闪火罐、耳穴贴压穴位注射、口服中药汤剂等独特疗法综合治疗,使病人9天即病愈出院。

  除此之外,澧县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儿科、妇产科、内科、骨伤科、普外科、肾病科等,均在湘西北独树一帜,深受百姓认可。

  人才战略 蓄势跨越

  澧县中医医院一贯高度重视中医人才培训储备战略,全院134名执业医师中,中医类别81名,占60.4%;27名药剂人员中,中药专业17名,占62.9%;在159名护理人员中,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131人,占护理人员总数82.4%。近两年共选送优秀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达85人次,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108人次。三年来,该院开展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国家级30篇,省级73篇。2011年11月,在全市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竞赛中,该院荣获团体第二名(县级医院排名第一)的好成绩,5名参赛选手均获一、二、三等奖。从2010年起,该院连续三年荣获常德市“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同时,医院成立了基层指导科,建立了专家人才库,每年选派2-3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骨干医生派驻到受援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从2009年开始,该院分16期对32个乡镇卫生院、478个村和社区卫生室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人员进行了1000余人次的系统培训,发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材1000余册,模型、教具800多套。到目前为止,该院85%的医务人员掌握了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掌握了4项以上。

  目前,该院已有3名“名中医”确定了学术继承人。2011年,该院肛肠科被评为“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叶祚栋主任医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荣誉称号。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中医药是祖国医学瑰宝,澧县中医人秉承“诚信、敬业、仁爱、创新”的精神,传承中医国粹,关爱生命,呵护健康,造福了一方百姓,演绎着不朽传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奉献出了无私大爱。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