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载道:家青制案世襄书铭(上)--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大案载道:家青制案世襄书铭(上)

2013年07月05日07:21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图1具有震撼之美的“卧龙大案”


图2田家青很满意的设计作品紫檀架几大画案


■ 高山

编者按

田家青,三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文物和文化的研究。

作为学者,其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清代家具研究体系,从而载入艺术史册。自1995年至2012年,其以《清代家具》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的中英文版分别由文物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开创中国清代家具领域研究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其设计的几张大案出发,展示其制器的思想,是一篇值得细细品读的文章。

中国古典家具中,当属文人使用的大画案身份最高,也最难造好。尤其用材宽厚、形制创新的巨型大案,不仅造型和结构设计很难,最考验人的还是比例关系的把握和拿捏。而气魄恢弘的巨大画案,承载着设计者的个性与情怀,更是其艺术修养、气质和境界的一种体现。

田家青喜制大案,自从十八年前与王世襄先生合作第一件花梨木大画案,至今已设计打造了多件被业内公认为极品的巨器。每一件巨制,都是智慧与意志的挑战,凝聚着他的心血,也成就他创作之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

还是从1995年与王世襄先生共同设计的那张赫赫有名的花梨大案说起,王先生形容“大木为案,损益明賙”,“庞然浑然,鲸背象足”,其点睛之句“世好妍华,我耽拙朴”,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王老的审美观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使此案成为一件承载了人的思想的艺术品。王先生还特为大案作案铭,并将手书案铭镌刻在大案的牙子上。这具大案也成为王老毕生最喜欢的一件稀世重器。

《自珍集》是王世襄先生的倾心之作(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其中收录了王老一生收藏的包括数十件珍贵明代家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在内的几百件艺术品,而他将此案选中,作为此书的封面,可见对其之珍爱。王老在书中写了使用大案的感受:“横置室中,稳如泰山。既可高叠图书压不垮,又可展开长卷任挥毫,真是快哉!快哉!”也正是这次与王世襄先生一同打造“中华第一大案”的契机,推动了田家青在学术研究之外的家具设计和制作领域的新事业,并确立了“将家具看作承载人的思想的艺术品”的设计制作定位。

进入新世纪,美国麻州塞勒姆镇皮博地埃塞克斯博物馆 (Peabody EssexMuseum)邀请全球21位艺术家每人设计一件具有中国风格的当代家具,想以家具的形式展示出人类进入21世纪的精神和思想面貌,田家青是受邀者之一。稍后,皮博地埃塞克斯博物馆馆长来看展品时,田家青原本想展出一件以传统榫卯结构与现代造型风格相结合的坐具,然而馆长却发现旁边放着一件接近4.5米长的花梨独板架墩式大画案 (图1)。他被大案具有的震撼之美所征服,用手按在上边,坚持要将其作为展品。

此件大案于2002年设计,2005年完工,以方直为主体造型,极具气魄!它由一个花梨独板案面和两只方形架墩组成,简洁大方,通体敦厚,是对传统大架几画案的大胆拓展。王世襄先生见到后,十分赞扬,并为其取名为“卧龙大案”。

田家青有点舍不得,向馆长提出此画案太庞大,恐怕进不去博物馆,搬运也费劲。不料,馆长就是相中了这具“卧龙”,说它能代表现代的中国精神,就是砸墙也要搬进去,更不怕运输费劲。果真,皮博地埃塞克斯博物馆砸掉二楼墙壁,为“卧龙”敞开大门,使其参展。闭展后,“卧龙大案”在美国和加拿大又巡展一年多,每个展览都将其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卧龙”成为整个展览中的一件重器,备受瞩目。

之后的另一件“圆包圆”裹腿紫檀架几大画案(图2),则更富创新。行话说“紫檀无大料”,而田家青有幸因天缘获得一块很长的珍贵紫檀大料,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制作了这件造型浑圆敦厚的紫檀巨器。它是迄今为止已知出版物中紫檀几案类家具中尺寸最大者。自2000年面世后,如今各处都见仿制品,可见此器之经典性和成功。 2010年5月,此件代表作以453.6万元在中国嘉德《家青制器-创作十五周年》专场上引领风骚。

当然,田家青并非只用名贵的紫檀和花梨来制器。高境界的创意并非只是好木料才能做到,关键有二:首先,会考虑木料的个性;其次,按其个性打造家具。比如铁梨木料,纹理粗直,虽然价廉,但用来制作风格朴厚、狂放的家具,远比任何名贵木料更合适。 (未完待续)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