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育仁墨拓石瓢壶--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万育仁墨拓石瓢壶

2013年07月06日15:44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吴湖帆题字石瓢壶拓片

■吴湖帆画竹石瓢壶拓片

  当今有不少人玩铜、玉、砚、竹、石、壶等艺术品,他们陶醉于物件的造型、质地、年代或出自哪些名家高手之中,很少有人去注意这些艺术品的纹饰拓片之艺术,而高明的玩家是决不会放过这一细节的。最近在吾友万寿家中看到其父亲万育仁手拓的江寒汀、吴湖帆、顾景舟等合作的石瓢壶拓片,淡雅素洁,含蓄蕴藉,有耳目一新之感。

  五把石瓢壶是顾景舟在1948年精心制作的,制作后,他将壶坯轻舟运至上海交与上海铁画轩陶瓷店老板戴相明,戴相明接坯后至吴湖帆、江寒汀家,请他们题句书画后再交货船带至宜兴顾景舟处,由顾景舟操刀镌刻烧窑。完成后,顾景舟自留一把,其余的便分赠给吴湖帆、江寒汀、唐云、戴相明四位文友留念。五把石瓢壶玲珑可爱,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又秀气。浓厚的东方艺术之大气扑面而来。

  江寒汀壶正面为吴湖帆画的爽飒风姿的竹,反面为吴湖帆引宋、梅尧臣的诗:“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款为“寒汀兄属,吴倩题”。

  顾景舟自藏的一壶,正面为秋风摇曳的竹,反面题曰:“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景舟先生,吴倩并题。”

  唐云壶上刻有风触有声的翠竹。反面题曰:“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

  戴相明壶上正面仍是修茂不孤的青竹,反面题字是:“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相明先生,吴倩并题。”吴湖帆在四把壶上画了形态各异的竹枝及不同诗词。行书劲健,刻画利落,书画和壶身融为一体,对应成趣。

  第五把壶是吴湖帆壶。正面是江寒汀画的《梅雀图》并题“湖帆道兄正画,寒汀”。反面,吴湖帆应画面而自题并题了“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自题”。

  这五把集名人、陶艺、书画、篆刻镌刻之精的石瓢壶,论时间也已过半个多世纪了。物是人非,这五把石瓢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辗转社会,流落他人之手。可有一点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壶的新主人都是玩壶大家,他们纷纷找到了万寿的父亲万育仁,请他将壶墨拓成片,长期保存。万育仁也欣然应命,将其中四把壶刻墨拓成片,以传后世。

  请看吴湖帆壶的拓片:老枝横斜,梅花绽放,小鸟雀跃,墨色层次分明,用墨温润,清朗干净,犹如一幅舒展的立体画,拓片构图布局合理,款识与铭文布排疏朗有致,读来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和质感。万育仁用的是蝉翼拓法,此拓较乌金拓法稍难,一不当心,就会前功尽弃。

  他给江寒汀壶所拓的竹,竹叶的背向层次,枝干的粗细,竹节之连接,墨色均匀,历历分明。若仔细看,我们不难发现万育仁拓的背面一点也不透墨。他所拓的书法,节奏顿挫都能原汁原味地体现出原作者书写风格。万寿向我介绍道:“在拓片的种类中,以紫砂壶的难度最大,工序最多。紫砂壶以圆形为多,用宣纸覆上,上水后刷干,刷干后上墨,拓下的整张纸凹凸不平,要把它裱平,只有通过开刀,才能将皱纸拉平,如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奏效的。”

  万育仁15岁始拜著名收藏家孙伯渊为师,学拓裱技艺,曾先后参加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及上海博物馆古器物纹饰的传拓工作,有上博“奇技神手”之美誉,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人道是:“壶随字贵,字以壶传。”没有铭文的壶是传不远的,这五把石瓢壶载着当代制壶、书画、镌刻名家的手泽,其人文价值当难以估量。然而,玩家是聪明的,他们没有忘记请墨拓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万育仁传拓,因为墨拓是一门艺术,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王晓君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