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街道大力发动平安志愿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坂田街道创新楼(栋)长工作,受到省市领导肯定。
坂田地处福田、罗湖、龙华三区交界处,面积28.51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约为20∶1,人口结构严重倒挂。
近年来,在“华为科技城”、“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下,坂田进入一个大建设、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和治安隐患相对集中。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该街道按照“街道主导、社会参与、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的整体工作思路,构建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已形成包括社区平安志愿者、义工、楼(栋)长、大保安队伍等在内的近1.8万群防群治力量;同时积极发动企业捐赠,成立了1700余万的坂田“平安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
数据显示,上半年,辖区两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1211宗,同比下降了35%;立八类暴力案件65宗,同比下降19.8%。
备受关注
省市区领导肯定平安创建“坂田经验”
今年以来,坂田街道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大力破解群防群治工作瓶颈,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不断深化。
他们整合辖区大保安队伍,对辖区保安员进行分期分批集中轮值轮训,参与治安重点区域的巡防布控;广借外力,扎实推进“内保外用”制度,合理利用辖区内保力量参与社会面防控,实现保安服务社会化;继续推进科技创安工作,全面推进猫眼工程和视频门禁系统建设,织就严密的科技防控网;在全区首建楼栋长服务站,成立楼栋长联合会,把服务送进社区,实现居民自治;全面推进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服务,开创全民创安新格局。
4月24日,省委政法委秘书长陈少波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一行,深入坂田街道五和社区六七区和万科城社区,调研楼(栋)长服务站、社区平安志愿者等平安创建工作。
“坂田群防群治的组织化、规范化,让我们看到了广大群众齐参与的良好局面。”“楼(栋)长服务站和社区平安志愿者这两个举措都立足基层,有效实现了社区群防群治资源的优化配置。”省、市领导认为坂田平安创建工作真正扎根于社区、服务于基层,形式多样,值得推广。
6月14日和6月28日,深圳市、龙岗区群防群治工作现场会相继在坂田街道召开。两次会上,坂田街道都作了群防群治经验介绍,尤其是楼(栋)长服务站建设、大保安格局、“平安资金”等创新做法备受各方关注。
楼栋自治
楼(栋)长服务站模式已在市、区推广
5月29日,龙岗区见义勇为楼(栋)长表彰会在坂田召开,庄伟雄、李春明、郭方泽、马陈义四名楼栋长受到表彰,他们分别在协助抓获嫌犯和排查消除消防隐患方面有立功表现。
据悉,这仅是坂田街道坚持“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群防群治工作思想,创新推行出租屋楼(栋)长制的一个片段。
截至目前,该街道采取“居民民主选举、直接委任、信息员转化”等方式先后聘任6667名楼(栋)长;今年1月,他们在五和社区第六、七区试点建立了龙岗区首个楼(栋)长服务站,目前这一工作模式已在全市和全区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楼(栋)长服务站扎根于社区基层,设有人员信息登记、安全隐患排查、出租屋代征税、出租屋租赁合同办理等4个功能区及法制和业务宣传栏,兼具社区治安巡逻、治安防范、群防群治力量发动等基础功能。
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整合了多方资源,实现了“小社区、大管理”的目标:一是激发了楼(栋)长服务居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自治程度;二是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可办理租住房屋的所有业务,提高了居民对流动人口管理业务的配合程度;三是可实时调解租赁、邻里和家庭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四是让派出所民警“落户”住宅小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实现对小区治安状况的动态监控。
“楼(栋)长服务站的设立,真正实现了群众融入群防群治工作的目标。”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楼(栋)长巡逻队提供各类隐患信息2106条,为群防群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年内,坂田楼(栋)长服务站将达到8个。
大保安格局
首推保安员“轮值轮训、战训合一”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实践中,坂田街道将巡防队员、交通协管员、各行各业保安员、民兵、治安联防员等力量全部纳入“大保安”队伍,并积极统筹“内保外巡、轮值轮训”,使“大保安”队伍人尽其用。
街道以派出所为主体,通过与辖区工厂企业签订“治安保卫责任状”,将保安员作为内部保卫人员主体,并借鉴民警机动训练模式,将保安员分期分批抽调集中训练,在全市率先推出保安员“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的管理模式。
在抓轮训方面,辖区派出所组织“大保安”队伍对能辅佐警队发挥本职作用的相关科目进行训练,内容包括体能、队列、现场保护常识、法律基础知识、消防安全、警务急救、礼节礼仪、安全防范意识等知识。该培训以实现“大保安”队伍持证上岗为目的,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给予办理新版《深圳市保安员证》。截至目前,已轮训35期,共计1682人。
在轮值方面,他们将轮训保安员分配到四个网格中,成立四个训练分队,明确各分队值守的范围;巡逻时统一佩戴“治安巡逻”红袖章,强化治安重点区域的巡防布控;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应急维稳处突工作,负责外围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等。
社会参与
平安志愿者2311人夯实基层
除了大保安、楼(栋)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外,坂田还于去年成立了社区平安志愿者联合会,实现招募多元化、服务多样化、建档管理动态化,运作管理规范化。
记者了解到,该街道先后开展多次平安志愿者招募活动,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离退休人员、“五老”人员、社区富余人员、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他热心治安工作的积极分子,吸收进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已招募社区平安志愿者2311人。
社区平安志愿者扎根社区、服务基层、活动形式多样,他们在开展教育宣传、爱心捐助、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兼顾开展义务巡逻、平安宣传、禁毒宣传、纠纷调解等有益于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群防群治工作。上半年,共计发现上报各类案件线索704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99宗,排查并协助解决问题隐患733宗。
坂田还试点对社区平安志愿者进行动态建档,统一落实实名制登记备案,并录入市、区信息系统实行联网管理。同时,动态记录志愿服务时间,以服务时间评定志愿者星级,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予以奖励。
优化资源
防控“立体化”实现科技创安
近年来,坂田街道着重“织”了三张网,构建起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立体化”网络。
织好“群防群治网”。以派出所为主体,把街道12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414人的综管员队伍纳入到巡防网格体系中,每周由辖区派出所民警、保安直属中队和民兵在警情高发的时段、路段及人员密集流动区域进行动态布防,其他防控网格则由保安中队、其他力量分片进行定点布防。同时,在坂田派出所试点设置一二级巡段21个、一二三级防控点68个,群防群治力量统一佩戴“红袖章”,搭配60辆警灯自行车等装备,与民警、巡防员错时运作,逐步完善勤务巡逻机制。
织好“网格巡防网”。以内部单位为点,以沿街店面为线,以居民小区为片,以城乡结合部为面,将辖区的道路、居民小区、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实行动态和定点布防。
织好“科技防控网”。目前,该街道安装了一类探头169个、二类探头2332个,去年在26个小区安装了3850套视频门禁系统,实现了重点地区全覆盖。安装了视频门禁系统的小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治安刑事案件减少50%以上,人口信息采集率提升至96.4%,出租屋空置率下降9.8%。业界表示,视频门禁系统的建设,推进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对接,实现了科技创安。
有观察人士称,坂田街道加强群防群治工作以来,社会收获了“平安”,群众收获了“满意”,平安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策划 李顺恭 郭志坚
文图 陶清清 胡志萍 陈瑜丰 郑桦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