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华一绝:走马葛仙米--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图文:中华一绝:走马葛仙米

2013年07月22日06:14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湖北日报讯 图为:葛仙米

  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汪正玺 胡艳

  11日,记者途经宜昌就餐,老板捧出神秘的青花小盏,盏中之物香气扑鼻,颜色墨绿,晶莹剔透,好似一粒粒珍珠。“盛的可是咱家的镇店之宝!我花大价钱寻来的。”

  这,不正是产自鹤峰县走马镇的特产葛仙米吗!10多年前,记者曾在走马见识过。多年不见,山野特产已成为城里显贵了。

  皇家珍品葛仙米

  葛仙米,不是米,是一种珍贵的药食水生藻类,学名拟球状念珠藻,营养丰富,是难得一见的山珍。

  1986年,武汉食品研究所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后发现,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葛仙米含有7种,总蛋白含量高达48.61%,维生素C含量比号称水果之王的中华猕猴桃高23倍以上,具有明目益气、解热清膈、消除疲劳、延年益寿等功效。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提到过皇家婚宴御膳单,其中有一道菜叫“鸭丁熘葛仙米”。虽相隔多年,香滑的滋味仍让他念念不忘。

  干的葛仙米入菜很简单,在做菜前用温水浸泡一会,就立即回复原形,玲珑剔透与鲜品无异。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他所撰的《随园食单》中为葛仙米专列一条记载:将米细拣淘净,煮半烂,用鸡汤、火腿汤煨,上桌时,要只见米,不见鸡肉、火腿掺和。这是由于葛仙米口感清脆、爽口,芳香悠长,因性淡而调味宜浓之故。

  在广州著名的“潮皇食府”,则是将葛仙米与花胶同炖,花胶有美容养颜、养胃等功效,而葛仙米又可消除脂肪,一碗炖汤集美容养颜、健胃、减肥等功效于一身,可说是夏日绝配。

  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北京等高档酒楼,偶能见它的身影,一般是与海参或官燕一起炖溶后,作为招待贵宾的压轴菜品。一小碗300元,非普通人家能够享用。

  岁不常有葛仙米

  19日,雨后初晴,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水田里,不少村民在俯身拣拾葛仙米。

  走马镇,世界上葛仙米主产区。该镇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与生态环境,垄断了中国葛仙米的出产。“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必遇水冲乃得,岁不常有。”这是《本草纲目拾遗》所记。据考证,沿溪山即鹤峰县走马镇。葛仙米,没有根、茎、叶,漂浮在水中,又叫天仙米。色绿粒圆,玲珑剔透,可与珍珠媲美,故称“珍珠菜”。世界上,葛仙米的产地除走马之外,仅有非洲等地少量生长。

  葛仙米性情独特,偏爱山区走马,喜好干湿有度、贫瘠的水田,且对环境极为挑剔。

  三年饥荒时,闭塞、落后的走马不堪回首,田里稻谷收得少,珍珠似的葛仙米却在稻谷蔸下堆积了厚厚一层。村民们吃草根加树皮,更多的是用葛仙米解大难。“起风了,你只要面对风向站在田埂上,葛仙米就随着水浪飘到田边,随便一捞,就是一满撮箕。小心择去虫子,用开水过一下,伴着野菜煮得吃,条件好的,就拌着包谷粉子调着吃。”66岁的千金村老农黄兆高回忆起从前,颇有感触地说。“小时候,村里人家红白喜事,餐桌上必有两大碗葛仙米,汤少米多,不像现在是汤多米少。散席后,吃剩了的就倒给猪吃。”黄兆高带着一丝遗憾。他说,早些时候,葛仙米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保守估计每亩田能产百把多斤。

  随着时代变迁,村民田间劳作,考虑的是水稻生产,葛仙米遍地都是,无暇顾及。农药、化肥的普遍应用,水稻丰产的同时,葛仙米却逐年减少,有的田里几乎绝迹。走马33个村幸存一半村还能寻到葛仙米的踪迹,产量仅为上世纪70年代的百分之十。

  美名远播葛仙米

  “清江公司一位客商在镇里等候,要我中午前给他送10斤鲜葛仙米。每斤40元,一天弄个千把块没问题!”17日,走马镇汪家堡村谷忠元正在采收葛仙米,一脸喜色。春去夏来,走马镇村民开始忙碌起来。微风轻拂,珍珠般的葛仙米随波荡漾,村民们或捞或舀,织成一幅心旷神怡的田园画面。

  市场需求量很大,新米采摘时,立刻涌来许多商贩争着抢购。“葛仙米又活过来了!虽没儿时那么厚厚一层,但也差不了多少。”千金村一组64岁的农民张业成捞着稻田里墨绿的葛仙米,心里盘算开来。他家有3.2亩水田,其中1.8亩生长葛仙米,去年产干货20公斤,收入4万多元。今年能产干货30多公斤,可收6万多元。水稻收入另算。

  2004年,鹤峰县划定葛仙米生态保护园,禁用化肥农药,实现葛仙米、水稻双赢。同时,产区各村以奖代补,鼓励农民保护葛仙米生长环境。

  2007年9月,该镇以主产地千金村为龙头,挂牌成立了“鹤峰县千金天仙米专业合作社”。去年,通过国土项目进行连片整治,满足葛仙米生长灌排水需要,恢复其生长环境,在保护中开发基地1.2万亩。“上周,有两个美国游人来到走马,品尝到鲜美的葛仙米后,一下子买了2公斤。”走马镇葛仙米开发公司负责人张世为介绍。“如果生长面貌恢复到1970年的样子,村民就可以在家门口当老板了!”千金村副主任王孔威打趣说。

  如今,走马的葛仙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一绝”,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及北京、上海、江苏等10多个省市。走马镇镇委书记黄凤协表示,做足葛仙米文章,争取在两年内打造成亿元产业。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