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讯(通讯员 刘海舒 张丽)拨打114查号,辗转找到著名作曲家。为了创作中山街小学校歌《中山谣》,校长闫海霞用不靠谱的方式做成了一件最靠谱的事儿:邀请到著名青年作曲家鄂矛谱曲。
校歌走红>>>
为校歌拍摄MV
首都文明办头回干
“弯弯的运河水呀,通州是故乡。百年中山街呀,一所好学堂……”一首婉转动听的校歌《中山谣》唱响在中山街小学青青校园中。日前,首都文明办带着摄制组来到通州大运河两岸取景,漕运码头、安福舻皇船、大运河森林公园等美景悉数收入MV,与朗朗上口的歌声相得益彰。
据透露,为一个学校的校歌拍摄MV,首都精神文明办也是头一回,主要得益于中山街小学的《中山谣》旋律优美。
年初,首都精神文明办相关领导尹学龙、李建国等一行到中山街小学,就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调研,在观看学校纪录片时,听到这首《中山谣》,一听倾心,意犹未尽。
《中山谣》由校长闫海霞作词,著名青年作曲家鄂矛作曲,歌词和旋律和谐优美,刚一问世就被传唱开了。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能引发更多共鸣,后来也就有了拍摄MV,并将代表北京市参加中央文明办的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展播等后话。
诞生故事>>>
看电视听《卢沟谣》
校长一气呵成《中山谣》
说起这首《中山谣》,还有着一段颇有些传奇的故事。
2011年暑假,校长闫海霞看到央视《艺术人生》栏目正在采访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作曲家鄂矛和丰台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他们合作的童声合唱《卢沟谣》荣获“《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的最高奖项。
一首《卢沟谣》简单又清新,只用8句话就呈现出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其实,在闫海霞的心里,一直藏着一曲“中山谣”。
受《卢沟谣》启发后,在中山街小学从教30多年的闫海霞,一气呵成《中山谣》的歌词,“轻轻的运河水呀,百年岁月长,通州古城里呀,一所老学堂……”歌词娓娓道来,对中山街小学的深厚情感尽在其中。
打114查号找作曲家
迅速谱曲校歌悄然走红
有了歌词,闫海霞当即想到要请鄂矛作曲。提及此事,她笑着说自己用最不靠谱的方法干成了一件靠谱的事儿。
只在电视上看过鄂矛,怎么找人家谱曲啊?闫海霞一琢磨,《卢沟谣》不就是线索嘛。她通过114查号台找到了丰台区委宣传部的电话……说明来意,这招竟然生效了。“中山街小学1912年就建在卢沟桥,和丰台也算有点渊源,对方听说后,就把我的电话转给了宣传部长,鄂矛的电话就这样得到了。”闫海霞乐呵呵地说。
找到鄂矛本人,事情更是出奇的顺利,他在电话里爽快地答应下来。“鄂矛是军旅作曲家,责任感很强、做事雷厉风行。考虑到事关教育,大家都觉得不能怠慢,中间多次沟通,他还专程来到中山街小学考察。”几天后校方就拿到了曲谱,曲长3分多钟,旋律朴素、流畅,朗朗上口,还有一种童真的美。闫海霞和老师们都非常满意,同学们很快就唱开了,《中山谣》在学校瞬间走红。
目前,《中山谣》MV已经拍摄完成,后期制作也接近尾声。首都精神文明办近日将把这个MV推荐到中央文明办童心向党歌咏活动中展播。
专题:世界北京 国际通州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