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身份真护照该没收吗--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假身份真护照该没收吗

2013年07月25日07:16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吴名遂 绘


本报记者张骏 实习生杜笑

一本被收缴的护照,引发了一起行政诉讼。

当年偷渡出去、长期居留德国的薛成平(化名)回国时,因身份造假被浦东边检机关没收了护照,并处罚金2000元。但薛成平所持护照确是我大使馆所发如假包换的真护照,因此他认为边检机关没权处罚他,更没权没收护照,于是提起行政诉讼。据悉,这是上海边检部门遇到的首例行政诉讼。昨天,浦东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薛成平的诉请。

假身份骗得了真护照

今年1月20日,一国际航班抵达上海浦东,旅客薛成平在接受边防检查时引起民警注意。其护照上写的出生地是贵州,讲话却是浙江某地口音。民警细问之下,他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根据当天笔录,薛成平承认,自己的护照系从中国驻德大使馆骗取,其真实户籍和出生地都在浙江某市。2000年,他偷渡进入德国,为能在德长期居留,编造了薛春云(化名)的名字和出生地为贵州的假身份,取得德国居留证。2007年,他托人将薛春云的名字加到他在浙江某地户籍的别名中。2009年,为能正常回国,他又托人花费1万元用薛春云的名字在陕西某市非法建了一个户籍,并以该身份向驻德大使馆骗取了中国护照。

边检机关认定,薛成平用骗取的护照入境,构成非法入境行为。薛成平不服,今年3月向上海边检总站申请行政复议,被驳回后又于4月向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持无效护照入境当罚

庭审围绕三个焦点展开:薛春云的身份是否有效,边检是否有权认定护照合法有效,收缴护照行为是否违反法规?

已更名薛春云的薛成平诉称,他同时拥有薛成平与薛春云双重身份是户籍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要通过户籍管理部门解决,在这之前薛春云身份应该有效;他申领护照所提供材料真实有效,护照是否有效要由护照签发机关来确认;他并未实施违法行为,边检站收缴护照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上海边检总站辩称,浙江某地公安部门证实薛成平无迁出记录,陕西某地公安部门也证实薛春云身份为非法取得,因此户籍管理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薛成平申领护照时提供的身份材料是虚假的,属骗取护照行为。根据护照法规定,骗取的护照无效,无需由护照签发机关确认。薛成平持无效护照入境,边检站应当对该非法入境行为进行处罚并收缴护照。

法院审理后对薛成平的诉请不予支持。

假身份真护照乱象待规范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苗伟明认为,此案本身事实非常清楚,但暴露出来的一些动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近年来,我国非法入境案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中,“冒用他人身份”或“花钱伪造身份”骗取中国护照非法入境的案件尤为突出。据浦东国际机场边检站不完全统计,该站每年查获的此类案件达100多起。

持用假身份真护照出入境的人员主要分两种,或编造身份在外省非法建立户籍,或冒用他人的身份。这些人或曾在境外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出入境,被当地列入不准入境“黑名单”,再次出境只能冒用别人身份;或曾被境外遣返,本人真实身份办不出护照。

新出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对此种持用假身份真护照出入境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苗伟明说,薛成平成功骗取护照,涉及我国户籍登记、身份证管理及护照签发等部门。他能如此轻易花钱通过编造姓名、篡改出生地、在异地登记户籍,又用虚假身份申办护照,不得不让人深思相关部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