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翁之墓简单朴素--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萨翁之墓简单朴素

2013年07月26日07:1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萨翁的陵墓简单而朴素,前来拜祭的人也不多。

萨马兰奇。(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探访萨马兰奇长眠之处

  ■ 文/图:特派记者 黄越滔

  本报巴塞罗那7月25日电

  沿着蒙锥克山的奥林匹克城朝北走,大约40分钟的山路,就来到了蒙锥克山公墓。公墓面积很大,整个朝南的山头都属于这座公墓。抵达巴塞罗那前就听说西班牙人、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安葬在这里。因此,在记者的世锦赛采访行程中,拜祭萨马兰奇是必不可少的。

  壮观墓园

  无敌海景

  巴塞罗那被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被这些伟大建筑包围的则是巴塞罗那市区的“绿色吸尘器”蒙锥克山,因为1929年的万国博览会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山上兴建了大量文化和体育设施,使这座郁郁葱葱的小山更增添了无限活力。

  在蒙锥克山的南边,是修建于1883年的蒙锥克公墓。相比于市区的高迪建筑,很少人知道公墓的设计者的名字,但记者来到这座雄伟壮观的公墓时,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站在公墓的任何一个位置,眼前都是无敌海景。站在高处,还能俯瞰整个哥伦布广场的港湾和码头。在位于山脚下的公墓简介上注明,在这座公墓长眠的有西班牙的艺术家、政治家、文体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王室血统的成员,当然也包括普通民众。从山脚到山顶,密密麻麻的陵墓一个挨一个。墓园里不乏建造得气势恢宏、雕像高耸连带纪念堂的墓地,墓碑上还显示着墓主人生前的经历或成就。据说,这样的墓地都是家族显赫的人拥有的。墓园里也有很不起眼的墓碑,这种墓碑占地面积很小,仅有一方石碑那么大。

  由于墓园太大,记者在山头转了两个圈,也没找到萨翁的墓碑。最后还是向墓园的工作人员求助。虽然在语言沟通上遇到很大的障碍,但当他们听到萨马兰奇的名字时,立刻明白记者的来意。沿着工作人员指明的路,记者终于找到了萨翁的墓碑。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和众多建筑豪华的墓地相比,萨翁的墓碑朴素、简单。若不是墓碑上的五环标志,恐怕很难意识到墓主的伟大。

  中国人的萨翁情结

  在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中,中国人对萨马兰奇无疑有着最特殊且深厚的感情。2013年4月21日,在萨马兰奇逝世3周年之际,为纪念萨马兰奇而修建的纪念馆在天津市静海县开馆,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为纪念萨马兰奇而修建的纪念馆。

  萨马兰奇曾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0余年,与中国人民的交往则长达30余年。“毕生都在努力理解中国人民”的萨马兰奇使得13亿中国人民更加理解了奥林匹克。萨马兰奇曾在生前的采访中说过,他一直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先后十余次访问中国,与中国的体育界人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还曾表示,很高兴看到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对中国以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萨翁的记忆都集中在2001年7月13日的那个夜晚,当他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时,全中国为之欢腾。奥运会能在中国举行,也是萨马兰奇退休前最后的心愿。萨马兰奇还曾经说过:“我在全世界取得过许多荣誉学位和荣誉称号,但最珍惜的是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萨翁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情是深厚的,同样,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老朋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萨翁生前最后一次到访中国。2010年4月21日,萨马兰奇在巴塞罗那去世。萨翁去世之后,中国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曾经给他开过车的北京司机,都在媒体上发表了对这位老人的悼念。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和众多中国人一样敬爱萨翁,来祭拜萨马兰奇就成了巴塞罗那之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