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 的哥包车生意清淡--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旅游旺季 的哥包车生意清淡

2013年07月29日16:09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旅游旺季 的哥包车生意清淡

  “以前饭店常有游客包车,今年几乎没等到一个。”近日,一位北京的哥面对电视镜头诉苦:今年夏天没赚到包车的钱。与此同时,北京多家地接旅行社的车队今年也闲了起来,一点不似往年旺季的忙碌。

  时值暑期旅游旺季,北京许多景区人满为患,但为何北京“的哥”等不到有游客包车?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夏季,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经济衰落导致北京入境游人数持续下滑。而随着出租车价格上涨,不少外宾放弃了以往包车的形式。而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更多人开始选择地铁、公交游览北京。

  境外游客下滑

  暑期来临,以前常在各大饭店门口趴活的“的哥”们发现,单程去景区的游客有时能等到,但包车的游客却难见踪影。

  “现在还有人叫车,但是人数并不多。”国际饭店、丽晶酒店、好苑建国等多家酒店的礼宾部告诉记者,通过饭店叫车的住店客人多是去单程景区,而按天包旅游车人数却不多。

  进入7月,饭店的入住率都维持在7至8成,各大景区的人数也不比往年少,为何租车的人不多了?

  “入境游客人数在持续下滑。”国旅总社北分总经理陆军告诉记者,从旅行社接待来看,入境游客今年仍在减少。首先是人民币升值推升了入境游的报价。目前,以人民币结算的机票、酒店、旅行社费用和以往相比涨了20%至30%,而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余波尚未平息,外国游客就纷纷压缩了旅游开支。

  此外,北京今年的雾霾天气以及禽流感疫情也对部分游客造成了心理影响。导致其推迟了来京旅游计划。另外,传统的暑期旺季并不是欧美国家的集中休假期,7至8月份只有意大利和西班牙是集中放假期,大部分欧美国家9月至10月才是旅游旺季。

  入境游减少从统计数字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北京旅游委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214.3万人次,同比下降14.3%。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85.3万人次,下降15.0%。

  老外游北京开始精打细算

  背上双肩包,从前台拿了一份地图,住在国际饭店的美国小伙子托尼出门乘坐公交车准备游览故宫、天安门。他只会说简单中文,靠着地图和比划问路,也能八九不离十。

  “可能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许多老外出门更加精打细算,你没发现地铁里和公交车上的老外背包客多了?”北京多家酒店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出租车涨钱了,每日包车价格有所提高。以前出租车在市内跑一天故宫、颐和园的价格是六七百元上下,调价后普遍涨到1000元左右。许多外国游客就算是乘坐出租车也仅仅愿意单程去景区游览,而不是包车。北京的地铁、公交和景区长途汽车很方便,价格也便宜,一些老外背包客也愿意自己看着地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住在我们这里的许多客人都是骑着单车游胡同。”位于史家胡同一家四合院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年住这里的游客都是奔着故宫、长城、颐和园去的。现在很多人也愿意骑车转胡同。住在这里的一些外国人除了对传统景点有兴趣外,还愿意去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鸟巢、水立方、798这些北京旅游新地标转转,而这些地方公共交通工具基本都能直达,一些胡同出租车反而不方便停。去这些新兴景点不需要导游讲解,路上还能随意停歇,看看普通北京市民的生活,很多精明的外国游客都是乘坐地铁去的。还有些老外,在北京租辆自行车就自己转胡同去了。

  国内游客多爱自由行

  外国游客减少了,但外地游客在北京暑期却并不见减少。不过,和以往相比,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选择了自由行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旅行社组织。

  “以前旅行社的优势在于解决交通、住宿和门票,现在这种优势越发不明显了。”国旅总社北分总经理陆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从各大景区的统计数字看,国内游客来京的数量在增加,但是旅行社的生意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这是因为,以往旅行社的优势在于能订到火车票、买到便宜的门票、能提供全程用车服务以及导游讲解。随着近年各大旅行网站的兴起,很多游客能自主订票、订酒店和行程,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旅游交通又十分发达,因此,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开始自助式旅游了。(记者 傅洋)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