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29日电(记者孟含琪、宗巍)和讯网近日发布的《中国各地幸福指数》报告,引起公众热议。数据显示,江西、湖南、内蒙古幸福指数位居前三甲,上海排在榜尾。近年来,“最幸福”系列评选层出不穷,无形的幸福被冠以有形的数据,但这一串串数据难道真能描绘出你我的笑脸吗?
和讯网这份报告中使用的计算公式,其中有就业与价格指标、房价承担指标、税收负担指标、城乡差距指标和空气质量五项指标,是以完全量化的方式为幸福下了定义。
在这份幸福报告中,可以看到宏观经济与生态环境,却看不到吃饱穿暖后的精神满足,可以看到CPI,却看不到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
伴随“你幸福吗?”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时髦话题,相关幸福指数排名也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奇怪的是,偏偏还有人买账,沉浸在一种“被幸福”的快乐中,却忽视了幸福的真谛。
幸福本是内心的主观感受,包含了牛奶面包的物质满足,也包含了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幸福还是一种能力。《菜根谭》里有一句话:“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就是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最重要的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幸福越来越被量化,与其追求这种“徒有虚名”的幸福,与其莫名其妙的“被幸福”或者“被不幸福”,远不如脚踏实地去追求去发展。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