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落”话吃鸡--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七上八落”话吃鸡

2013年07月30日07:14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七上八落”话吃鸡

庄 臣

  街头巷尾

  “咸鱼翻生”、“黄皮树鹩哥,不熟不吃”、“牛不喝水,按不了牛头低”、“鸡肶打人,牙骹软”……这些颇有趣味的广东俗语,看似与吃无关,但也是民间吃的智慧在语言上表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黄俊英老师的《广州话趣》,里面有一段用鸡来做题材的笑料,除了豉油鸡、太爷鸡、炸子鸡各种有趣的菜名,也有走鸡、捞鸡、小学鸡、自摸鸡等等生活上的方言。广州人喜欢吃鸡,鸡的话题自然特别多。

  今天要说的“七上八落”其实也和鸡脱不了干系。原本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命运或仕途波折,或者心神不定的状态。但放在生活中,“七上八落”是饮食的一句行话,也是广东人浸白切鸡的诀窍。做白切鸡,烹鸡需要慢火,水温控制在摄氏九十度,这是为了保持鸡肉的鲜嫩。经过“七上八落”的步骤后,再把整只鸡放入冰水中降温。这样的烹调方法,使得白切鸡鸡皮爽脆、鸡肉清淡鲜美、原汁原味。

  当然,一碟好吃的白切鸡讲究鸡种,原材料是菜式的命根。记得有一次在从化一间农家菜馆,吃到一只说是用菇菌来喂养的鸡种。鸡上到一定日子,皮下脂肪变少,味道才好吃。至于店家标榜养了多少天,我从来不相信。但并不是说鸡越老越好,大家都知道老鸡有鸡味,但肉质会变韧。曾经品尝过一只养了两百多天的海南鸡,鸡味是有,但难以咀嚼,也只能沦为三流货色。反是近日又吃了一次葵花鸡,这种鸡不需要养太长日子,肉的纤维和鸡味便达到了不俗的口感。所以说,只有养到刚好的鸡种,才能达到广州人口头禅的“皮脆肉滑骨都有味”。

  广州有多少喜欢吃鸡的人,这个没有办法统计。但记得当年清平鸡盛行之时,有一年好像是八月十五,送鸡的车曾堵塞了几条马路。清平鸡的好吃之处是它冰镇的做法,从选鸡、浸鸡、斩件乃至蘸料都十分讲究。十多年前与一位西关的老人家聊天,他说过去一些有钱人还会用桂花盐与姜蓉混合来蘸白切鸡。一碟看似简单的白切鸡,虽然可以各施各法,但是要做得好吃,每个细节都要融入心思。而“七上八落”这个说法,亦可视为烹调的一种标准。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