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找到宝宝发烧的原因比退烧更重要。
儿童感冒发烧很常见,但每当家里小孩发烧时,家长们经常焦虑不安,生怕发烧会把宝宝的头脑“烧坏”,急匆匆把孩子送到医院。小儿发烧是否要立即退烧?家长此时该怎么做?
儿科专家指出,孩子发烧时,建议家长注意观察,不需要立即退烧,如果宝宝发烧高达39℃以上时,可赶快送到医院就诊,找到发烧原因。此外,孩子发烧时,家长千万不要紧张焦虑,因为这对孩子的治疗不利。
先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
发烧是疾病的一种症状、现象,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志川说,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包括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免疫功能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通俗地讲,发烧是人体面对病菌使出的一招“杀手锏”,发烧是为了“烧死”体内的病菌。
每到气温多变的季节,深圳各医院小儿发烧感冒的患者要比成年人患者多。小儿为什么比成人更容易感冒发烧?
李志川说,大多数人以为婴幼儿抵抗力弱,容易发烧,实际上应该是说,婴幼儿容易感染病菌。人体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身体会自动产生抗体与白血球,拉高定温点,以抵抗细菌病毒,因此体温会攀升。“成人之所以较不容易发烧的原因在于许多病毒在小时候都感染过了,当碰到同样的病毒侵袭时,成人较不敏感,但婴幼儿多为第一次碰到病毒感染,所以容易因受到感染而发烧。”
小儿发烧时,建议家长注意观察,一般不需要立即退烧。“宝宝发烧代表身体正在抵抗病毒,身体会自然调节温度,一般不用马上退烧。”李志川说,发烧常常是疾病的征兆,家长盲目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容易影响医师对于发烧原因的诊断。“老一辈人常说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一般感染的发烧并不会造成脑子烧坏,所谓‘烧坏脑子’的情况,在于脑炎引起的发烧。”李志川说,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发烧时的体温高达39℃以上时,就要特别小心,赶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了解发烧原因。
找出发烧原因比退烧更重要
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宝宝发烧呢?李志川介绍,如果孩子只是38℃左右的低烧,但精神状况还好,则不用急着马上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家先行照顾,不需给宝宝吃退烧药,只需提供流质的食物与水,依宝宝所出现的症状判断发烧的原因。“一般38℃左右的发烧,建议不用采取退烧措施,让宝宝自然痊愈,反而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但是,若宝宝向家长表达自己不舒服,或是体温高于39℃时,可考虑给宝宝吃退烧药。但如果既往有热性惊厥或家人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可以及早使用退烧药。吃完退烧药后,如果宝宝还是不舒服,精神不好,不吃不玩,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家长带宝宝就诊时,切忌把重点放在宝宝烧到多少度上面,而是要了解可能会烧多久。“当宝宝发烧时,找出发烧原因远比急着帮宝宝退烧重要。”李志川说,虽然说宝宝发烧时不用马上急着退烧,但并不代表家长就可以坐视不管宝宝发烧的原因,许多家长以为宝宝退烧就没事了,实际上,有些疾病在退烧后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反而容易使原先的疾病再次复发,或是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比如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肺炎,都很容易发生反复发烧的情况。因此,当宝宝退烧后又再度发烧,家长们就要深入了解发烧的原因,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家长们应向医生询问宝宝发烧的原因、发烧可能会持续多久、碰到什么状况时复诊等问题。”李志川说,这才是处理宝宝发烧时家长应该重视与了解的。
家长紧张焦虑对宝宝治疗不利
宝宝生病时,大多数家长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用药物来治疗疾病上,很少能想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会在宝宝疾病恢复方面起到什么作用。李志川说,一个焦虑的母亲会影响体内胎儿的生长。同样道理,宝宝出生后,家长的情绪更是会传递给宝宝。宝宝是否得到合理的治疗,一方面是医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家长的心理作用。如果家长紧张焦虑,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比如因为紧张高烧不退而过早用药物给孩子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同时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李志川表示,孩子和父母之间有很强的的心灵感应,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家长紧张,孩子也会感觉到。宝宝生病时,家长若紧张担心对宝宝的恢复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如果家长淡定,知道适当的发烧对宝宝有好处,能乐观地面对疾病,就能把正能量传递给宝宝,宝宝恢复就会比预期要快。
(健康指导: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志川)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