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预报为何 感觉“不靠谱”?--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气温预报为何 感觉“不靠谱”?

2013年08月04日08:18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气温预报为何 感觉“不靠谱”?

  据新华社武汉8月3日电 天气预报36℃,实测温度45℃……近期高温席卷了半个中国,不少地区的居民质疑天气预报所报温度“偏低”,甚至做“烧烤”实验展现炎热程度。有关气象专家承认,气温预报确实低于城市居民体感温度,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跟上城市扩张步伐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亟待推出更精细化的预报。

  “火炉”武汉近日来天气预报中的最高温未突破37℃,但在中心城区居民拿着温度计在户外测出了45℃、50℃的高温。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告诉记者,预报气温与居民体感温度的差距是由于测温地点存在差别。以武汉市为例,天气监测以位于市郊的观象台气温为依据。观象台一般设在草坪上,距地面1.5米左右,周边通风,不受阳光直射,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排除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准确。

  除了观象台位置远离市区,居民体感温度高还在于城市“热岛效应”,各类热辐射使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湖北省气象局观测处处长杨志彪解释,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在阴凉处的体温。

  同样的,接受太阳暴晒的路面吸收了大量热辐射,温度急剧升高,反过来又把吸收的一部分热量辐射回空气中。城市里钢筋水泥很多,这样的热辐射多了,自然就引起空气温度的升高,形成了所谓的“热岛效应”。

  龙利民说,现在城市中都是高楼大厦,而且有些大楼还采用玻璃墙,使热辐射更大,给人感觉的气温也越高。

  公众对天气预报的质疑已引起气象部门的关注。有关专家说,如何更好地反映市民身边的温度变化,并以此来为市民工作出行提供更精准和可靠的参数,也是气象部门责无旁贷的重任。下一步可以探索出对不同区的人发布所在地的精确气温,开展体感气温预报等。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