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焦莹)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暑假期间,动画片《熊出没》受到了小朋友们喜爱。不过,广州的梁女士就表示,自己六岁的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主人公光头强的满嘴脏话,例如"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
梁女士随即观看了一集,没想到仅仅十多分钟就出现了21句类似的脏话。据了解,这部深受广大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在家长当中已经引起了不少争议。早在今年六月中旬,就有不少家长在网上倡议,要求电视台停止播放该动画片。家长们认为,该动画片不仅仅处处充满了砍伐、狩猎等非法行为,更是枪支滥用,武器至上。不少孩子观看后有样学样,影响极差。
其实,抱怨动画片脏话多、暴力多,担心孩子模范动画片情节的怨声,在家长当中从未间断。在北京某幼儿园园长高老师看来,优质的动画片不在于给孩子输入何种价值观,更多的是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和知识。她建议家长在陪孩子看动画片的同时,要教孩子辨别是非。
高老师:关键就是在他看的过程里,家长怎么去引导他,还有把积极正面的东西找出来,负面的东西不能太紧张,家长越关注、越紧张,孩子越觉得好玩,因为大人为什么愿意说这个,一说他就急,其实孩子不见得怕家长怎么样,他觉得好玩,如果家长就是说意识到他有这些负面的东西,家长尽量回避,也别强调这些问题,而是去多抓住那里面闪光的东西去引导他,让孩子也忽略这些负面的东西。
事实上,国产动画片要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很多创作者和投资方在动画片中加入暴力或者成人化的内容,以此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建议,电视台播放动画片可以考虑分时段,分观众级别。
向勇:我觉得应该进行一个细化分级,而且要分得很细,因为动画片确实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所以要分细一点,如果说有一个参考性的标准,让家长有一个理直气壮地去指导孩子说,你就只能看这个。如果有了这个标准,可能家长就好操纵些。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