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将现虎门港--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将现虎门港

2013年08月13日08:3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将现虎门港

  虎门港是广东省重要港口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吞吐量,虎门港正规划在该港区建设驳船码头。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 实习生/开雯)继在沙田港区先后建成多个货柜码头后,虎门港眼下正规划在该港区建设驳船码头,并配置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昨日,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虎门港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驳船码头工程正在进行环评公示。市民如有意见,可以在8月15日前拨打电话0769—23391121,向市环保局反映。

  此次拟建的驳船码头工程位于沙田镇西大坦岸线,狮子洋大虎水道的东侧。工程拟建设11个3000吨级内河泊位(可兼顾靠泊15艘2000吨内河驳船)和部分工作船泊位(结构按3000吨级内河船设计),岸线总长1290.3米,设计底标高为-4.7米。项目经营的主要货种为集装箱、钢材、木材和粮食等,设计年吞吐量为325万吨,集装箱18万TEU。

  根据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此前以西大坦新村、福禄沙村、穗丰年村等对象开展的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周边群众比较关心的是项目投入运营后可能造成的水污染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环评报告分析,项目对水生生态的影响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疏浚作业和吹填作业。疏浚时掀起的悬沙和吹填作业溢流排放的悬沙引起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增加,减弱光的穿透作用,会不同程度影响作业点或溢流口周围的生物环境,附近的游泳生物被驱散,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初级生产力降低,导致饵料生物量下降,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分布。

  环评报告估算,施工期疏浚作业导致底栖生物损失约0.11吨,疏浚吹填作业导致渔业资源损失量为:鱼卵仔鱼换算为鱼苗28.26×104尾,游泳生物5.31吨。相比之下,项目营运期废水在港区的排放量比较小,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狮子洋水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轻微。

  在陆生生态影响上,环评报告分析,项目的建设主要破坏的是养殖水塘。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将直接破坏养殖水塘约13.2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不会对沙田镇造成明显的陆域生态恶化、农业经济损失和物种生存威胁,但对西大坦西围村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程度却相对较大。植被破坏还会直接引起水土流失和生态危害,从而间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该项目建成以后,应加强植被重建和环境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生态。

  环评报告建议,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项目区所在狮子洋河段禁渔期为农历三月初一至七月二十,项目的疏浚作业应避开3至7月这段时间。此外,项目在建成后宜进行生态损失补偿,生态补偿形式可采用放流等方式。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