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抗战老兵联谊会昨在昆明举行。 新华社发
民博篇
让每个人的心灵直面民族创伤
据新华社成都电 (记者海明威)“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中国著名的民间博物馆拥有者樊建川对记者说。他创办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于8年前的8月15日开馆。
占地500亩、拥有24个博物馆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中国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其中关于“抗战”主题的展馆有5个,分为“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和“川军抗战馆”。
抗战文物一直是建川博物馆聚落收藏的重点。“建博物馆、收藏文物是为了记录和还原历史,但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还为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直面民族创伤,让战争的记忆成为民族的思想资源。”樊建川说。
日前,讲述樊建川筹建建川博物馆经历的个人自传《大馆奴》由三联书店出版,同时,建川博物馆抗战文物巡展在军事博物馆拉开帷幕,八路军改编令、淞沪大战日记、黄埔军校同学录、八路军山东军区情报处编印的《情报汇编》等300余件文物为参观者细述了一位民间收藏家守护民族集体记忆的故事。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在香港三联工作时曾参与出版樊建川的著作《一个人的抗战》,与樊建川相识已15年。李昕认为,樊建川扮演了一个“敲钟人”的角色,时时敲起警钟警醒着人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就意味着灾难。
“人发声再大,也比不上文物传递的声音。这种声音更真实,更有温度。”樊建川说。
建川博物馆聚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不仅拥有展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的“中流砥柱馆”,还建有展示“国共合作抗击日军”的“正面战场馆”,以及展示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情况的“飞虎奇兵馆”。
2005年,“正面战场馆”开馆时,抗日名将吕正操、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飞虎队”陈纳德将军夫人陈香梅女士等相继为之题词表示祝贺。
建川博物馆聚落中的“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呈V字形,寓意胜利。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采用腐蚀钢化玻璃将老兵手印表现出来。目前,共征集到4000余名抗战老兵的手模。目前,关于抗战老兵手印的征集仍在继续。
“这些老兵都已届古稀之年,当年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正是这些手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这些功勋卓著的手怎样在历史上长留下来,以表彰卫国勇士、警示后代,这是我们修建手印广场的目的。”樊建川说。
遗产篇
希望建更多纪念馆以慎终追远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袁雪莲、冯国、王建)随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一则“昆明飞虎公墓500英烈遗骨横陈6年无人管”的消息,经记者调查发现“公墓”实为“二战”期间中国空军阵亡将士墓,引发世人关于抗日战争遗址遗迹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的讨论。
连日来,各界人士纷纷对记者表示,抗战遗址遗迹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属于人类文明史上“二战”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亟须从全球化的角度加以研究和保护,避免让“二战”文化遗产成为“遗憾的遗产”。
记者在昆明东北郊实地探访发现,昆明飞虎公墓墓地年久失修、一片荒凉,虽无遗骨外露,但有部分墓穴塌陷、棺木散落。当地民政部门表示将尽快开展修缮和保护。
此公墓的发现者、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表示,早在2007年,他从一位美国飞虎队员遗孀的著作中发现了昆明有飞虎队公墓的记载,于是根据线索进行寻访,在当年清明节发现了这座公墓。随后,当地政府组织人员上山,对外露的遗骨和棺木进行了掩埋,对塌陷的墓穴进行了平整。
孙官生说:“第一次找到公墓的时候,我们看到地上白骨森森,棺木横七竖八,当时就淌眼泪了。”那时刚刚遭遇山火,公墓受损严重。“昆明郊外发现500座飞虎队公墓”的消息,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昆明市民政局副局长魏立功表示,民政部门将尽快对墓区进行修缮和保护,将其修建并命名为“昆明中国空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让那些默默无闻的军人共享瞻仰和纪念。
历史学家周天游说,包括抗战遗址等在内的大量抗战实物是珍贵的历史符号,在进行历史教育、增强公民的历史意识方面,因其经常化、具体化而能起到更大的效用。而且,中国人的现代国家民族意识正是在持续不断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随处可见的抗战遗存是国共两党为中华民族争未来的鲜活的历史见证,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文明冲突的一部分,希望能建立更多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慎终追远警醒未来。
学术篇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枢纽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岳瑞芳、刘巍巍)“可以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也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谈到学术界近年来对抗日战争研究的新成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荣维木对记者说。
“近几年学界研究表明,抗战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有推动作用。”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的荣维木说。胡绳曾说过,近代中国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个是民族独立,一个是现代化。事实上,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荣维木举例说,比如在经济方面,由抗战引发的大规模工业内迁客观上合理化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从长远看带有积极的现代化因素;其次是农业,在抗战时关系到军粮和民生,农业的改良在抗战时期非常急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的流动造成了社会民心的变化,战争爆发后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到了一起;战时一些文化机构被迫内迁,比如西南联大等,客观上提高了文化的普及程度。
影剧篇
抗战题材剧占横店50%以上
据新华社杭州电(记者张乐)“今年在影视城拍摄的抗日题材影视剧虽然比往年有所减少,但仍占到拍摄数量的25%~30%。”横店影视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军说。
在有“中国好莱坞”之称的浙江横店影视城,过去几年中,抗战题材剧组一直是前来取景拍摄的剧组中绝对的主力。据介绍,去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了150个影视剧组,其中以抗日题材为拍摄内容的剧组占到了70个。
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视剧已经成为新中国影视一道蔚为壮观的景象。寄托中国人对抗战这段特殊历史的纪念,或许是抗战剧备受中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关键所在。
横店影视城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实景基地,这里的革命战争博览城、红军长征博览城、广州街、香港街等实景拍摄基地是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取景的绝佳地点。“前几年,抗日题材剧占到横店的50%以上,是各种题材类型中最受欢迎的。”王德军说。
《仁者无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知名抗战影视剧都出自这里。唐国强、陈宝国等一线明星的加盟,也使得这些作品能够吸引更多年龄层面的观众。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