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良友”十五年心系民生创佳绩
![]() |
市民在良友平价店选购
![]() | ||
良友,即“粮油”的谐音,直观地道出了企业的主营业务。
民以食为天。粮和油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关乎民生大计。上海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和特大城市,也是特大粮食销区,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上海市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15年来良友集团为此起到了重要作用,铸建了一项民生工程。
与其他国有集团有些不同之处,良友集团具有双重职能。集团的业务分为政策性和经营性两大类。政策性业务主要是粮油储备;经营性业务主要是粮油食品加工、贸易及现代物流。目前,集团旗下共有44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总资产达143亿元,年收入达170亿元。
建设六大基地 确保粮食安全
上海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600万吨,80%粮食主要靠外省市调入和少量进口调剂,确保外省市粮源供应是上海粮食安全的关键。为保障上海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良友集团制定了“26248”目标:即在东北和苏北建设2个粮源收储体系;建成6个粮食收储基地,其中东北4个,苏北2个;每年实现粮食收购经营量200万吨,每年可控制粮源播种面积400万亩,每年通过良友集团实现粮食物流吞吐量800万至1000万吨。
通过资本运作,目前集团已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和大庆市,江苏省大丰市和灌云县建成四大粮源收储基地,为确保上海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以及价格稳定打下扎实基础。2011年,良友集团通过监控种植环节确保收储的粮食绿色环保。借力虎林当地政府,与农户签订订单式种植合同,这样不仅能确保种植面积,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监控种植过程。集团还推进了“公司+基地+农场和农户”机制,与周边的国营农场及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模式,在从源头上确保收储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的稳定。由虎林粮食基地生产的乐惠牌虎林大米,一上市就广受市民欢迎,至今持续热销,现已成为上海单一品种销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大米。集团还建成外高桥、邬桥两大现代化粮油产业园区,军工路、龙吴路、新闵路和马桥四大粮油加工基地,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和江苏省宜兴市布局了两大市外粮油加工基地。每年稻谷加工能力55万吨,小麦加工能力46万吨,大豆加工能力93万吨,食用油精炼能力31万吨,中小包装灌装能力35万吨。集团的粮油加工能力与目前上海城市发展相适应,基本满足上海粮油市场的日常需求。
为何收储基地建在东北和苏北?良友集团总经理解释,首先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苏北地区都是我国出名的“粮窝窝”,大米、玉米、小麦等粮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商品化率高,尤其黑龙江省,土壤肥沃、冬季寒冷害虫不易存活,且光照充足,水质好,水源充沛,粮食作物生长期长,如粳稻4月育秧9月收割,由其加工成的大米不仅口感好,而且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是我国最环保的产粮区之一,大米产量占全国的31%;二是苏北和东北分处南北,有利于实施南北粮食丰歉调节,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三是两地运粮到沪都有条件,东北有铁路运输便利,苏北则有水路运输优势。
集团每年承储上海地方储备粮油160多万吨;代储中央在沪储备粮油近20万吨。为确保上海地方储备粮油“常储常新”,集团精心组织粮食收购和轮换工作,每年轮进、轮出粮食各60万吨,油脂2万吨。
六大粮食收储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以东北收储体系为主体、苏北收储体系为补充的粮食保障格局。这种格局除了保障供应稳定外,还有利于保障上海的粮食安全。
粮食安,则天下安。
心系百姓需求 品牌创新营销
遍布上海城乡的500多家良友便利店,是老百姓天天看得到的身边的“良友”形象,也是老百姓的“民生店”。这是良友集团为适应现代粮油零售业发展趋势,15年来在原来传统粮店的基础上组建的良友便利连锁公司的门店。良友便利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作为上海市政府“粮油帮困卡”定点供应网点的主力平台。集团每年都拿出150多万元,通过良友便利店直接补贴给上海生活最困难的粮油帮困卡用户。在粮油市场出现波动时,良友便利则承担市政府粮油食品“保供稳价”的主渠道。老百姓开门七件事,在良友便利都能得到解决。
2012年,在良友便利店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集团又开设了粮油平价店。在武定路的首家粮油平价店里,约300平方米的店堂布置得十分简洁明快,货架上陈列着“海狮”牌系列食用油、“乐惠”牌系列大米、“福新/雪雀”牌系列面粉、“三添”牌系列调味品、“乐惠/味都”牌方便食品及面制品,还有“宝鼎”牌系列调味品和中盐公司系列食盐产品等。店内183种粮油商品价格均低于全市卖场平均零售价的10%左右。开业当天不到半个小时,乐惠虎林大米、海狮食用油的货架已被搬空,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龙,平价店广受市民好评。平价店依托“良友便利”已有的专业和技术优势,在管理和服务上进一步提升。集团总经理说,良友集团拥有粮源生产基地、物流仓库码头、粮油加工企业和销售门店,为什么不能搞直营直销,以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百姓呢?现在良友集团通过发展“粮油平价店”这一新业态,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降低中间费用。此外,平价店对所有供应商免收进场费、上架费等费用,将中间渠道的利润直接让利于民。
目前集团已在上海开设了5家粮油平价店,下半年将使粮油平价店总数达到7家,覆盖上海的静安、普陀、宝山、闸北、徐汇、杨浦和浦东等7个区。粮油平价店以平实的价格和细致的服务竖起新的“招牌”,集团选派得力店长和优秀团队强化门店日常经营管理,使平价店开一家成功一家,有序地推进平价店的整体运作和规范管理。今后争取每个区有1至2家,进一步丰富了自有零售终端网络。粮油平价店的销量相当于2至3家大卖场的集团产品销量,也已成为集团产品集中、完整、亮丽的形象展示窗口。集团利用良友便利连锁门店和良友平价店的平台,走进社区,深入市场、服务百姓,经常开展“放心粮油、服务社区”活动,让“良友”品牌走进千家万户。
集团每年向上海市场供应粮油产品120万吨,已经形成了大米、面粉、食用油、调味品和米面制品等五大系列170多种。通过加强科企合作,利用集团技术中心和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的研发优势,每年研发一批粮油新产品,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选择。集团实施了以“良友”为旗舰品牌,以乐惠、海狮、福新(雪雀)、三添、味都、友益为主打品牌的多品牌战略,不断加大营销投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集团产品在上海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有序推进市外市场销售。目前集团主要产品均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品牌产品,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均名列前茅。
在食品安全方面,集团大力推进了以“六个最严格”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最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最严格的现场管理、最严格的质量检验、最严格的物流管控、最严格的售后服务,最严格的责任追究,树立良友集团品牌“安全、放心、可靠”的社会形象,使集团企业始终成为上海粮油食品安全的标杆。
心系百姓,百姓心中也会有你。“良友”品牌深入人心。
加快结构转型 良友再创佳绩
粮食现代物流业务和贸易业务,是良友集团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集团在外高桥长江口建设了全国第二大规模的现代化粮食码头良友新港和上海最大的粮食物流产业综合园区,2009年4月开港运营接卸第一艘外轮以来,良友新港接卸各类粮食已占上海粮食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良友新港已成为上海粮食吞吐集散中心。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现代物流业务已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量效齐升、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园区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粮食“北粮南运”的重要节点、国际粮食“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和上海粮油产品的重要配送基地。2012年外高桥物流园区实现粮食吞吐量348万吨,荣获“中国十佳粮食物流(产业)园区”称号。
同时,集团充分利用产业链整体优势发展粮食贸易,粮食进出口和国内贸易业务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逐年提升,2012年集团累计实现粮食贸易量达360万吨。现代仓储物流业务和粮食贸易业务已经成为集团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徜徉在良友新港,一艘艘运粮的巨轮、一台台巨大的卸粮机、一条条宽阔的输送带、一座座高大的立筒仓尽收眼底。极目远望,泊船、集装箱、汽车码头分布排列,气势恢宏。这里的粮食装卸全部由主控室电脑自动完成的,粮食输送也完全是“无缝对接”,运粮货轮靠岸后,卸粮机将散粮卸到传送带上直接入仓,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整个港口见不到肩拉背扛的传统装卸场景。
集团组建15年,良友人时刻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
“十二五”期间,集团发展总的愿景是要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大粮商;总的战略是“主业集聚、产业扩展”;总的方向是要“做大市场、做大物流、做大贸易、做大支撑产业”;总的目标是要“上控粮源、中控物流、下控渠道”,完善粮源收储体系、粮油仓储物流体系、粮油精深加工体系、粮油交易市场与电子商务体系、连锁销售网络体系等五大体系,不断增强主动保障上海粮食安全和服务全国粮食流通的能力。
心系万家餐桌,生产良心产品;心系民生,良友明天将再创佳绩!
(之 岗文)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