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不需出门 网上申请就行--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办证不需出门 网上申请就行

2013年08月21日09:44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办证不需出门 网上申请就行

智慧城市生态体系。资料图片

  今年4月,深圳确定坪山新区为全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综合试点单位,要求坪山先行先试,为全市铺开探索路径、创造经验、提供样板。

  与往常的社会建设不同,这次的织网工程,将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放在了首位,希望通过统一平台的打造,实现政府的高效、精细化运作。

  本周一,坪山新区举行“织网工程”智慧社会综合信息平台试运行启动暨智慧社会服务中心挂牌仪式。

  根据构想,智慧社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后,居民可以在网上方便办理就学、就业、住房、计生等各种业务,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了解一线声音并进行处理,而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于社会、民生事项,政府能实现精细化运作。

  1

  建立“上通下达”

  社会管理服务网

  作为深圳管理的改革试点,扁平化运作是坪山新区行政管理的特色。

  然而,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于管理层级较多,工作流程复杂,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各类协管员发现的一些事件,以及居民在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和反映的问题,缺乏及时分流解决的平台,难免造成积压、延误、发酵,势必影响民生。

  因此,建立“上通下达”的社会服务管理网,最短时间内响应老百姓诉求,是坪山新区管理找到有效管理方式的途径。

  “坪山新区建区不久,相当部分公共信息还没来得及掌握、梳理、比对,信息空白和信息误差难免存在,同时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服务和管理,在效率、质量、成本和满意度等方面都难尽人意。”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织网工程”,打破信息壁垒,建立一个共建共融共享的公共信息资源库,为优化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显得迫在眉睫。

  2012年8月1日,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启动社会建设“织网工程”。今年4月,市里确定坪山新区为全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综合试点单位,要求坪山先行先试,为全市铺开探索路径、创造经验、提供样板。

  所谓的社会建设“织网工程”,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以网格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构建覆盖新区、办事处、社区的综合信息系统,推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融合、共享,促进政府工作流程再造,实现公共服务效能和社会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整体提升。

  2

  决策指挥系统

  成“坪山模式”亮点

  作为全市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的唯一综合试点,坪山新区在顶层设计上做了创新。

  “我们先后借鉴了北京朝阳、湖北宜昌、南京仙林的先进模式和经验,从深圳市情和坪山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调研和集思广益,提出新区织网工程‘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的框架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坪山模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库”是指涵盖实有人口、法人(机构)、城市部件等公共基础信息以及事件信息的共建共享、动态更新的信息资源库。“一队伍”是指建立一支信息采集兼顾便民服务的网格信息员队伍。“两网”是指面向政府部门处理事件的社会服务管理网,和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社区家园网。“两系统”是指实现数据统一采集的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和面向各级开展科学决策的决策指挥系统。

  当前,坪山新区已经将全区划分出640个基础网格,实行“一格一人”的管理体制,并已制定出了坪环、江岭、沙湖、秀新4个不同模式的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根据新区的下一步计划,在平台搭建之后,坪山将依据基础网格划分,整合现有出租屋综管员、计生协管员、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负责采集实有人口、法人、房屋、城市部件和事件等信息。

  “社区家园网是面向百姓的窗口,是老百姓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理的平台,我们通过收集老百姓的诉求和网上办事的申请,发送到社会服务管理网进行分拨处理。”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社会服务管理网,他们会连通各个业务系统以及新区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和社区家园网,依据分级分类的标准化流程,对各类事件和业务进行自动统筹分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指挥协调、快速反应、联合行动,以应对各类事件。

  除了反映民众诉求,决策指挥系统被视为是“坪山模式”的亮点,它将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挖掘公共基础信息库的数据,实现对社会服务和管理运行状态的分析,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结合历史数据及预测模型进行态势预警,进而通过分析不断优化机制体制,健全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在推进民生服务的同时,对城市管理进行整体规划、有效统筹。

  3

  4社区试水

  服务新模式

  “织网工程”智慧社会综合信息平台,将对居民有什么作用?为此,坪山制作了一个动漫视频向居民宣传信息平台带来生活的便利。

  视频通过小强的故事阐述:小强是一名外地人,刚到深圳,他想找一份工作、租一个房子,通过智慧社会综合信息平台,小强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薪酬预期查询到了坪山新区目前提供他想要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通过输入租房的条件筛选,小强方便地知道哪些社区有房子租,租金是多少,并且留有联系电话。

  当前,坪山已经根据居民所需,设置了45项民生办理事项,未来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办理就业、社保、计生等业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好处就是我们连通了好几个部门的信息,比如以前办一个证件,需要跑好几个部门盖章认定,现在我们通过网上的数据连通就可以实现,居民只需要提交申请,按时到指定地方拿结果就可以了。”有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坪山已经初步完成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已连通市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搭建了新区镜像库,完成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社会服务管理网、社区家园网开发建设,初步建立上下联通、动态鲜活的新区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

  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家园网全覆盖的良好基础上,坪山还将推进家园网功能性升级改造,实现家园网与新区社会管理服务网的对接,同时,创新家园网服务渠道,通过制作手机APP,开通手机微信公众服务,扩大家园网的服务面和居民认可度。

  不久前,坪山公布了《坪山新区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并在此框架下组织4个社区作为示范,进行创建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坪山分别确定了4个创建社区的特色项目,其中坪环社区打造以推广门禁视频为特色的“管理坪环”模式,江岭社区打造以建立掌上家园为特色的“智慧江岭”模式,沙湖社区打造以社会服务为特色的“民生沙湖”模式,秀新社区打造以新居民服务为特色的“融合秀新”模式。

  “织网工程的建设,是智慧城市破题的开端。”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7月,深圳市坪山新区与住建部、省住建厅共同签署了深圳市坪山新区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

  根据规划,在“智慧化”发展思路下,坪山新区致力于到2017年底初步打造“智慧”的新型城区,实现“基于统一平台的集约政府”和“基于开放数据的开放社会”的总体目标。“织网工程”仅仅是打造智能城市的一个开端。

  楼门要打开

  须刷身份证

  坪环一小区打造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平台

  ■案例

  身份证,也是门禁卡。在坪环社区禾场头小区,每栋楼一楼都装有摄像头,住户只要用身份证往一楼门旁的感应器上一刷,“叮”一声,门就开了。

  位于小区门口的门禁视频系统值班室,可以根据住户的刷卡情况,及时接收住户的信息。在这里,还可以查询住户什么时候进门、出入多少次,而这一系列的信息也将同步联网到辖区派出所。

  这是一个外地人居多的小区,多半租住在本地人建成的楼房里。在没有视频门禁系统之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好几次自行车失盗事件,“很多人在这里摆地摊,随便扔垃圾的人也很多,很脏很乱。”有居民回忆。

  从2010年开始,坪山新区综治、公安等部门及坪山办事处到现场考察调研之后,决定采取“新区财政出一点、社区股份公司出一点、业主出一点、承建商让利一点”、坪山办事处根据项目实际适当补贴的方式,解决出租屋长久以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将视频门禁系统的安装提上了日程。

  根据计划,坪山办事处在禾场头小区安装门禁视频34户、发放智能卡500张,在小区道路、巷道、停车场等场所安装电子监控探头96个,建立了完备的小区立体防控系统。

  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之后,禾场头小区的盗窃事件和小区的脏乱差基本解决。近3年来,小区的入室盗窃、自行车失盗等现象,实现了零发案。

  不仅如此,坪环社区禾场头小区还启动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采取组建社区治安中队、添置各类警用设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一值班运作指挥平台等措施,完善社区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此外,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队伍网格化,成立调节信息员,让司法服务进社区,建立起一套全覆盖的综合管理网。

  据了解,在“织网工程”中,坪山新区将进一步投入财力,着力打造坪环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建立集人口、事件、部件、组织全覆盖、动态化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全面掌握社区各业务基础状况,以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网之间的信息互联共享,推动社会管理服务精细化。

  南方日报记者 刘婷婷

  实习生 徐剑 胡露丹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