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长沙市青少年宫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英语课。一个英文字母自由组合的小游戏,让平时觉得有些乏味的英语课顿时活跃起来。
7日,12岁的苗族小姑娘黄亚萍站在一片废墟前发呆。这里,曾是她的家。
16日,长沙市青少年宫的李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武术课,大家学得可认真了。
17日,孩子们来到省科技馆,感受4D电影的魅力。
17日,在麦当劳餐厅,大家给黄玲过16岁生日。用餐前,工作人员教孩子们跳了一段有趣的舞蹈,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17日晚,孩子们在市青少年宫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湘江风光带上观看烟火。孩子们直呼“太美了,从没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
18日,一位爱心市民带着黄亚杰(右一)来到世界之窗游玩。
20日,16名寨牙孩子来到本报8楼的陈列馆参观,大家都对以前的印刷设备充满了好奇。
20日,16名寨牙孩子和30名本报校园记者在长沙市公安消防支队上了一堂生命安全课。黄鹏辉穿上消防衣的样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17日,孩子们来到省科技馆,对里面的很多设备都充满了好奇,还体验了一把空中骑单车。
文/记者 胡益虎 聂映荣
图/记者 陈飞 邹麟 王志伟
他们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8月5日,怀化靖州大火,烧毁了寨牙乡江口村59个家,36户没有栖身之所的村民被临时安排在村小学。22名孩子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学习的场所,这场大火,烧碎了他们美好的童年,也烧痛了他们脆弱的心。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灾情,呼吁社会各界支援灾区,发出“家烧没了,我们帮帮你”的倡议,100余位市民纷纷响应,表示希望把灾区的孩子接到长沙来。市青少年宫表示要与本报携手,让孩子们在长沙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8月15日,我们的爱心车队将16名住在安置点的中小学生接到了长沙。
18名结对资助孩子们的长沙爱心人士,给16名孩子捐款捐物,接孩子们到家中生活,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腿伤还没愈合的李镜鸾奶奶,带着爱心拄着拐杖来了;路过活动现场的邹树权,留下1000元钱就悄悄走开;多次参加爱心活动的闫利毛奶奶来了,她生活节俭每天只花5元钱,被记者多次“劝退”后仍坚持取出1600元崭新的钞票,包好红包亲手送到孩子们手里……
从未走出过大山的16名孩子,在长沙的7天是快乐的7天,是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感受关爱的7天。孩子们在省科技馆体验了神奇的科学仪器,在长沙生态动物园像钻进电视一样看了动物世界,在世界之窗体验了刺激的快感;夜游梅溪湖,登岳麓山,观赏橘子洲焰火;在青少年宫学习声乐、美术、舞蹈、武术等快乐体验课程,更在爱心家庭感受了长沙“家”的温暖。
灾难过后,孩子们正在经历伤痛的历练,体味着家的分量;擦干眼泪,孩子们在负重中坚强地成长。
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在长沙生活7天,感受到了社会的正能量,学会了拥有感恩的心。
14岁的黄民毅在作文中写道:“大火过后,我的生活像戴上墨镜,看哪里都是灰色的。而在长沙这些天,正是人间真爱帮我摘掉了这副墨镜,让我明白世间更多的是光明。”
11岁的黄亚川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心声:“我长大后一定要凭我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昨日,孩子们回家了,带着长沙市民的关爱和恋恋不舍。
虽然这次爱心之旅已经结束,但是市民的爱还在延续。我们的缘分,没有尽头。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