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立园。
游客在开平自力碉楼群楼顶拍照留念。
新会古兜温泉连接的水库景色优美。
“以前我都不会去看开平碉楼;现在,我的很多大学同学都慕名来开平看碉楼,因为这里是电影拍摄地,这些碉楼也反映了侨乡的历史、文化。”说到家乡旅游的变化,开平人小余告诉记者,“这是开平的骄傲。”
其实,在最近10余年间,开平碉楼与村落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享誉海内外,这种变化是江门地区旅游业变化的一个缩影。“过去江门的旅游产品比较单调,现在可以说,江门的景区几乎可以满足各类旅游群体的需求。”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何岩表示,“在政府、旅游企业、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江门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半年旅游收入破百亿
看江门的旅游发展,旅游收入是最直观的表现。近10年来,江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总收入逐年上升。据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江门旅游收入37.45亿元,旅游人数仅超500万人次;而去年旅游总收入已达到185.28亿元,接待游客3015.29万人次,在全省排名从2011年的第八位跃升到第六位。
可喜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江门旅游收入更是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8.1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的旅游收入(2009年全市旅游收入104.02亿元);共接待游客1627.81万人次,同比增长6.34%。
近年来,伴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和江门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江门旅游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江门旅游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旅游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
吃、住、行、玩在特色江门
对于一个来江门的普通游人而言,与10年前相比,江门变化最大的应该是环境的改变,在吃、住、行、娱、购等方面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交通便捷,从江门市区出发,到知名的景点基本上只需1个小时左右,非常方便。”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何岩介绍说。据了解,如今江门旅游交通网络已形成,市区有35条公交线路途经或到达白沙祠、东湖、白水带、茶庵寺、叱石、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等旅游景区,基本覆盖市区各大旅游景点。
对于游客来说,到一个地方,住宿也非常关键。近年来,江门酒店业发展迅猛,目前五星级酒店已有6家之多,其他正在申报和在建的星级酒店也有10余家。
吃也是游客旅游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古井烧鹅、恩平烧饼、荷塘鱼饼、开平豆腐角……过去,外地游客对这些美食却知之甚少,“主要是宣传不到位,没人知道。”何岩介绍说,“这几年,江门各地重视特色美食的发掘推荐,像荷塘鱼饼,从过去的现做现买现吃,到现在开发出礼品包等,不仅满足游客品美食需求,还有利于江门旅游品牌的推介。”
旅游项目越来越丰富
如果说到江门的旅游资源,令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江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岛、温泉、生态、文化样样有,有太阳(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有月亮(近10个国家4A级以上风景区),有星星(众多的各种类型风景区)。”
虽然资源丰富,然而早些年,江门旅游却一直发展不起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如今,江门潜在的旅游资源被挖掘出来。目前,江门具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景区有62家,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圭峰山、立园、金山温泉、古兜温泉、锦江温泉、川岛旅游区、富都温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全国工农业示范基地,2个广东最美乡村旅游区,11个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村。
另一方面,近年来,江门旅游景区也纷纷发展自驾游,2011年,江门先后成立了新会古兜温泉自驾车旅游营地、台山凤凰峡自驾车旅游营地,更计划在3~5年内建成一批自驾车旅游营地。市旅游局今年印制了5万份江门旅游地图,免费派发到各大酒店、景区。目前,江门市接待的自驾车游客已占总游客接待量的60%以上。
江门旅游期待进一步挖掘
江门旅游业近年来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也有业界专家也表示,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一是旅游开发深度和力度不够,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大;二是在旅游产业构成、产品种类、企业经营方向、旅游投资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制约着江门旅游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城市的整体形象不突出,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不高。
何岩也建议,江门旅游业发展应该大型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龙头企业对吸引外地游客具有带动作用,但是,相比而言,这些企业在展示本地文化中则有些不足。”他说,“而中小企业,比如说新会陈皮博物馆,虽然小,但是,却展示了新会的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对大项目来说是一个补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使江门旅游业发展更快、更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