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条线进藏 风景更美--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换一条线进藏 风景更美

2013年08月27日07:19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换一条线进藏 风景更美

强巴林寺。

清澈的然乌湖。

纳木错美如画。

  8月初,川藏公路318国道通麦大桥发生垮塌,导致交通中断,车辆无法通行。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紧急组织力量修复通麦大桥不远处的一座废弃吊索桥,力图恢复人员通行。而一周前,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又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悉,通麦大桥一时半会儿可能修不好,左贡县地区又余震不断,导致318国道进藏线路完全受阻。

  那些“不去西藏会死”、“再不旅行就老了”的旅行者、背包客们,要怎样通过通麦或者左贡芒康的地震带呢?要进藏的游客,特别是自驾车者,则只能一路向北,转战317国道,好在西藏北线的风景更原始壮丽。

  文、图片整理/记者梁红举

  走北线

  多绕1000公里

  通麦大桥垮塌后,从林芝方向往波密的游客可以原路返回至排龙看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或者返回八一派镇看南迦巴瓦峰,也可以选择从林芝或拉萨飞回。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原地等候,去易贡国家森林公园走走。

  如果不是通麦大桥垮塌,从波密县走318国道到拉萨只有636公里。按理坐车或者开车一天就能到,但由于林芝八一地区至拉萨400多公里限速,所以需要两天才能到达。而且这一段路况不好,千万不要连夜赶路。现在通麦不通,从波密方向去往拉萨方向的游客只能原路返回到然乌修整,再通过邦达,走214国道往昌都方向,沿317国道从川藏北线进入拉萨。但这条路线要远很多。从波密返回邦达再到昌都,路程也是600多公里,再从昌都经过类乌齐、那曲到拉萨,约1100公里左右。

  如果左贡芒康受阻,进藏游客可从芒康向北,走省道501经过贡觉县到达昌都。贡觉到芒康318国道约200公里,贡觉到昌都有254公里,走北线317国道至拉萨有1375公里。不管怎么说,目前进藏路线只有一条,从波密返回邦达-昌都,或者从芒康-贡觉-昌都,然后从昌都沿317国道,经过类乌齐、巴青、索县、那曲到拉萨。这一条路线,正是1000多年前年轻的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使之成为声名显赫的唐蕃古道的一部分。

  317国道由昌都—那曲被称为“黑昌公路”,它蜿蜒在藏北高原陡峭的山峦中,特别是在那曲地区高寒缺氧、山高路险、气候恶劣多变,沿线大部仍是人烟稀少的牧区。 走北线进藏,相比南线,要远1000公里左右。好在相对南线而言,景色更为原始壮丽。

  第一景

  冰川 洗净世俗尘埃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康巴人”、“康巴汉子”就是对这里藏族同胞的称谓,在康区最知名的25座神山大多都处于昌都境内。昌都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如果在波密受阻,不如返回然乌休整。而第一个景点,就是冰川。特别是对于首次进藏的游客,冰川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在波密,就有中国海洋冰川三大之一的米堆冰川,进入然乌,则有紧邻然乌湖的世界三大冰川之一的来古冰川。走进来古冰川,犹如回到远古的冰河时代,将世俗的尘埃洗尽,让灵魂得到净化。

  旅游贴士:拍摄来古冰川的最佳摄影位置:一个是来古村,可拍摄冰川长长的纵深,层次感强。另一个则是冰舌前的冰蚀湖,可以近距离观察冰川细节。

  第二景

  静谧然乌湖 绝美田园诗

  然乌湖有“西天瑶池”的美誉,就在318国道边,位于八宿县然乌乡,乡镇很小,一条街道,几盏路灯,人不多。秋天的然乌湖最美,湖的四周环绕着高山,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而山腰却被金色的树木环绕,层次分明。湖面倒映着金色的树木与湛蓝的天空,显出美丽的倒影,如同一面没有瑕疵的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微微涟漪,镜子里平静的倒影被干扰了,如同一枚优秀的大光圈镜头的焦外,虚化的一塌糊涂,却又那么的恰到好处。

  然乌湖有“藏区江南”和“东方小瑞士”的称号。湖畔西南边岗日嘎布雪山脚下,有成片草场和青稞地,藏民的木板房错落有致,一切无言之美在这里都能找到。湖的上游是一片不错的牧场,常见一群群牦牛在吃草,云层散去,可以看见远处岗日嘎布雪山的山顶,好像海市蜃楼,神奇而壮丽。在湖边,白塔相伴,玛尼成堆,静谧安详,用心聆听,能听到幸福生长的声音。

  旅游贴士:然乌湖深秋景色最佳。因为湖水清澈碧蓝,湖畔山岳色彩斑斓。

  第三景

  类乌齐

  享阿尔卑斯风光

  从昌都出发,沿着317国道向西行驶105公里,3个小时的路程,便来到了有西藏东部“小瑞士”之称的类乌齐县。类乌齐在藏语中意为大山,所以其山川风貌素有阿尔卑斯风光之称。初到类乌齐,便会被它的秀丽所吸引。河流在绿油油的丛林中绘制出一条条宝石蓝玉带,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远处,小桥流水,是极具藏族特色的民居,木栅栏围着的,是一头头黝黑的牦牛,偶尔,它们也冲到马路上和你打招呼。类乌齐妇女的民族服装很好看,她们爱佩戴藏家饰品。

  旅游贴士:类乌齐最美的季节是在七八月份。这个时节,广阔的草原上,山花烂漫,大片大片的花海,足以让人沉醉其中。到了类乌齐,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便是伊日温泉和伊日大峡谷。伊日大峡谷长约10公里、海拔3520米的高山峡谷,谷内悬崖千丈、溪流环绕,绿树山花团簇紧拥,山石造型奇异,保持着大自然原始风景,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另外,在洗澡都冷飕飕的日子,泡泡温泉是多么惬意的一种享受。

  第四景

  巴青 进入仙女密室

  继续往西,就进入那曲地区的巴青县,在吐蕃王朝时期,该地称为松比东布琼。巴青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全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该县地处藏北高原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峰很多,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资源都很丰富。

  整个那曲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天然溶洞,最神奇的是巴青县的麦莫溶洞,人称其为“仙女秘室”。洞内有天然形成的石梯,洞口左右各立一人高的石柱,如两位守门的卫士。洞口还有一天然石狮,进洞后有许多小岩洞,洞内挂满下垂的冰柱,“滴答、滴答”的水珠滴声在洞中格外清脆悦耳,各种冰块千姿百态,犹如万物再生。三座人形岩石,人称阎罗法王和其黑白两助手,还有许多天然佛像。再向前行,内套红色、青色两大溶洞,皆深不可测。民间传说一条洞长100多公里,另一条长达200多公里,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和探险价值。

  旅游贴士:酥油、羊毛、牛羊绒、膀香、贝母、虫草都是这里的特产。

  第五景

  纳木错 爱情朝圣之地

  走北线最大的好处,就是先到纳木错然后再到拉萨。纳木错湖因为湖水碧蓝,像从天而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亲切地称纳木错湖为“福禄的纳木错母亲湖”(纳木错秋木姆)。

  纳木错北面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平缓中略有起伏的藏北高原,即羌塘草原,那里广阔的湖滨草原环绕着纳木错,水草丰美。紧贴着纳木错的南面,是绵延了1400多公里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5800~6000米,山上的冰雪融水汇聚成小河,好像源源不断的乳汁注入纳木错湖,形成向心形水系。由于气候变暖,现在,每年进入7月,山上的雪基本融化,只有海拔7111米的主峰“唐拉雅秀”依然披着冰雪的盛装,当地人说,那是山神的战袍。

  纳木措湖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最知名的景色,应该就是碧蓝的湖水与相依傍的念青唐古拉山了,这两者的魅力几乎吸引着所有前往藏区的游客,争相前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似乎来到世间便是一对夫妻。天一般的湖,湖一般的天。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山一起,在藏北大地上构成了一幅数千年亘古不变的壮丽图卷。

  旅游贴士:纳木错是蓝色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她所呈现的是不一样的蓝色光焰;只要在湖边站上几分钟,她就可以因云层的涌动和风吹的波澜而为你上演蓝色的迷幻变奏曲。秋季,湖水是梦幻的蓝色,湖滨草原则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饱满的大色块对比是自然带给人们的另一幅绝美画卷。时至夏末初秋,这两种风景会交叉变幻。

  从纳木错南下走240公里,就到了拉萨。

  链接:

  转走317国道,除了自然美景,还有人文景色。在昌都就有两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卡若遗址 考古观景俱佳

  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物种类繁多,古文化堆积层丰富,是西藏二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新石器遗址,也是藏学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强巴林寺 格鲁派康区第一寺

  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第一寺。该寺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