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构建“双高双创” 政府如何发力?

2013年08月28日08:31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构建“双高双创” 政府如何发力?

产业升级转型的代表——龙岗天安数码城。

一高科技企业工人在车间工作。

  “目前龙岗处于从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转变的过程中,正由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种高端要素和创新要素在向龙岗集聚。”日前,龙岗区委书记杨洪指出,龙岗要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市、珠三角、全省范围内考虑,继续有计划地淘汰低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下文简称“双高双创”),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构建具有龙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那么,龙岗应该如何实现“双高双创”呢?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在战略上,龙岗应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一个与“双高双创”相适应的现代服务型政府;在具体的产业升级方面,应该充分发挥龙岗的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现状

  “高端引进”

  龙岗在提速

  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是推动“双高双创”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以来,龙岗区在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方面加快了步伐,进入7月份以来,龙岗区主要负责人更是主动出击,加强了和这类机构、企业的接洽,加快高端产业要素、创业资源的引进。

  7月8日,龙岗与中广核集团公司签署《深圳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中国广核集团与龙岗区将携手吸引国内外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显著的核电、新能源产业企业进驻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的产业基地。

  7月9日,龙岗区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座谈,传出中国科学院深圳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项目工程即将启动的消息。该项目位于爱联地块,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7月24日,龙岗区政府与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共建深大-龙岗创新创业中心为合作平台,在未来五年内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建设和政策研究等多领域合作,深圳大学城市学院未来将发展成为城市大学,或将落户龙岗。

  8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来好消息,目前启动区工程建设整体已完成超过60%,预计年底竣工,学校有望明年9月开学。

  8月6日上午,龙岗区委书记杨洪、区长冯现学率队赴位于南山区的华侨城集团与该集团高层座谈,华侨城集团表示,愿意和龙岗进行合作,为深圳贡献有特色的重大项目,将在近期派一个团队到龙岗考察,希望寻找合适的合作机会,华侨城集团也有望成为继中广核集团之后,又一家与龙岗“结盟”的大型央企。

  “如此密集地与龙头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接洽,这在龙岗以往并不多见。”龙岗区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评价说,这也充分反映了龙岗加快推进“双高双创”的决心。

  今年以来,龙岗在引进优质项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来自龙岗区经济促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龙岗引进超亿元项目12宗,在谈超亿元项目12宗,上半年投资总额达157.05亿元,“我们将会加快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总部经济、研发创意等生产服务业。”龙岗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问计

  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双高双创”?

  如何实现龙岗的“双高双创”发展?众多业界专家表示,要实现“双高双创”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高端产业资源、创新产业要素的引进;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扶持政策,构建引导企业走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培育体系。

  1

  “不能一味盯着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

  招商引“智”——

  龙岗区是深圳的传统工业大区,在出口加工业逐步转移、升级之后,龙岗应积极“换鸟”,承接国内外的高端优质产业转移,夯实龙岗“双高双创”发展的基础。那么哪些产业、企业是真正具有成长性的,将来可助力龙岗“双高双创”发展呢?这就要求龙岗在招商引资领域需要“慧眼”。

  “龙岗在招商引资方面最基础的工作是进一步做好功课,如龙岗这里最适合发展什么类别的新兴产业还需要深入研究,要引进的主力企业名单须心里有数。”龙岗区决咨委委员王识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风投看好的新兴企业,就应该去跟踪,“不能光听企业自己的忽悠,如果没有一个风投愿意关注的企业,那引进时值得三思。”

  王识歧认为,根据产值和投资额来供地的引资方式值得商榷,“没有投产前,企业报的产值和投资额只能供参考,实际情况是投产后的产值能达到之前声称的四分之一就不错了。龙岗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适合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应该根据引进白领人数、蓝领人数来供地”。

  那具体应该引进哪些类型的企业呢?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表示,他发现不少制造业企业在龙岗购买写字楼,一方面是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想留到以后企业转型后使用,“龙岗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一些产业载体,引进这些带有研发、部分生产环节的中小企业总部,如呈现出‘办工’、‘研发’加‘生产’形态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

  “龙岗应尽量避免成为高科技企业的生产基地。”王识歧认为,龙岗应尽可能引进“研发设计+集成总装或配制分装”企业,集成总装或配制分装企业和总部型企业,不像全程制造企业那样需要大面积专用厂房,因此可以兴建容纳多个企业的通用型高端产业载体,实现载体优先。

  “从企业资本来源地的视角来看,应着力引进出口高增值产品的台韩企业、深耕南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欧美企业及扩张性外迁的深圳中心城区企业。”

  王识歧表示,从企业规模视角来看,在关注大企业的同时,也应着力引进年产值1亿—10亿元的本土企业和预期年产值2亿—20亿元的外资企业,“不能一味盯着大企业,引进大企业固然可以显著提升经济总量,但市场风险也难以控制,如果押错宝,机会成本高昂,土地资源也会沉淀。有时候中小企业反而会带来惊喜,如当年龙岗引进华为时,华为那会儿远不如现在这般引人注目。”

  2

  “用地、人才、资金等扶持政策需创新”

  企业培育——

  “我们已经在惠州买下100亩用地,准备建设研发制作基地。”日前,在全国高端智能车库行业居领先地位的龙岗本土企业——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昊告诉记者,出于扩大产能的需要,怡丰曾找龙岗相关政府部门帮忙解决用地问题,“政府也答应帮忙解决,不过只能解决小块用地,而智能车库制造需要较大面积的用地。因此,我们只能在惠州购地,预计将来的产值会比龙岗增加一到两倍。”

  怡丰所遭遇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龙岗有相当数量、具有良好成长性的本土企业,不过这些企业不少遇到了诸如产业空间、人才、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某街道办人士表示,街道有13家高成长性企业,以占不到辖区总数1%的数量贡献全街道约10%的税收,“似乎是受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思维影响,现在各级政府重招商引资,却偏偏忽视了这些具有成长性的本土企业。”

  不少业内人士亦表示,要推动龙岗“双高双创”,不但要重视招商引“智”,同时也要加强培育,建立起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机制。对此,龙岗区经促局局长曾表示,在产业转型方面,龙岗重点构建资源配置、企业培育两个体系,出台了系列政策,“解决了很多热点难点问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政策体系还应进一步创新。“现在不少政策还是常规思路,可能钱花了,但效果一般,因此建议政府出一些市场化的好政策。”龙岗天安数码新城副总经理余安定认为,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该放弃“计划思维”、“行政思维。”政策应该和市场机制结合得更好一些。

  用地也是中小企业关注的问题。“能否在城市更新尤其是旧工业区改造中统筹规划,创新政策,创造条件解决成长型企业用地;对于一些有工业厂房、想进行‘工改工’升级的本土企业能否从政策上给予它们进行‘工改工’更灵活的机制呢?”有人士如此建议。

  此外,人才问题也受到不少成长性企业的关注。“目前房价高涨,别说吸引人才,有时候企业现有技术骨干我们也很难留住。”怡丰自动化副总经理吴昊的话代表了不少成长性企业的心声。目前龙岗已经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的人才保障房,“能不能拓宽覆盖面,让更多的成长性优质企业享受到这些政策?”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教授也认为,龙岗在人才政策上还可以有所创新,“龙岗在岗位补贴、住房政策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不过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政策。现代服务业人才对于职业发展机会非常看重,如果政府重视对人才的职业生涯支持,重视为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在这方面的政策创新有所突破,那将吸引人才汇聚,助推产业发展。”

  延伸阅读

  探索“三规合一”

  避免规划“打架”

  专家建议龙岗应以“高端规划引领高端发展”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在龙岗实施“双高双创”战略的过程中,规划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龙岗要以高端规划引领高端发展。”日前,龙岗区区长冯现学表示龙岗今后每一寸土地都要在规划指导下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龙岗正在进行编制《龙岗综合发展规划》的相关工作。目前龙岗还重点推进大运新城、华为科技城、国际低碳城“三大新城”各项在编规划编制,推动新城高效高质开发建设。

  综合发展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8月23日上午,龙岗区委书记杨洪、区长冯现学等与到访的市规划国土委主任王幼鹏一行就龙岗区发展中遇到的规划、土地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座谈。座谈会上,龙岗区就需要市规土委支持和协调解决的关于《龙岗综合发展规划》编制指导与审批等问题进行了汇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部分区已经出台了以“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为特征的“综合发展规划”。如2011年10月底,由坪山新区和市规划国土委共同合作完成的《坪山新区综合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成为了深圳首个“多规合一”的规划成果;2012年龙华新区也完成了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果的、“三合一”规划——《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而龙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岗综合发展规划》也正是“三规合一”理念下的产物。

  综合发展规划同传统规划有何不同?业内表示,以往不同的规划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制定,这样就可能存在着“规划打架”的局面,“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综合规划的统领作用,从源头上消弭传统规划各自为政彼此“打架”的尴尬,把各项规划统筹起来,成为承接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及产业、交通、生态、文化等各层次规划的合一平台。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主任王幼鹏日前也表示,龙岗区编制综合发展规划非常必要,要坚持高水准、高定位开展这项工作,市规土委将在技术和专业力量方面给予龙岗全力支持。

  重点推进“三大新城”规划实施

  根据2010年至2020年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龙岗区定位为深圳市辐射粤东地区的门户,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城区。龙岗规划国土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近年来,针对龙岗城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该局紧抓特区一体化、全市综合配套改革、轨道网规划调整等重大机遇,加强规划研究和引导,优化区域空间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龙岗发展后劲。

  据介绍,龙岗区联片可开发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坂田华为科技城、平湖金融基地、平湖鹅公岭、中心城大运北、横岗阿波罗、宝龙工业区、坪地高桥以及部分零散地块。下一步,龙岗区将围绕发展需要,提前谋划新一轮发展措施和空间保障,以大运新城、华为科技城、国际低碳城“三大新城”为重点推进规划实施,推进“三大新城”各项在编规划编制,推动新城高效高质开发建设,释放重要节点地区土地资源潜力。

  打造服务型政府 推进“双高双创”

  ■记者观察

  正经历着产业转型和深度城市化的今天,龙岗提出要实现“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是切中城市发展脉搏的明智之策。归根结底,“双高双创”战略的实施需要聚集大批的高端人才。因此要切实推进“双高双创”,就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这既包括良好的城区生态环境、配套环境,也包括了政府所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

  近年来,随着迎办大运会以及特区一体化的推进,龙岗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已经为龙岗实施“双高双创”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支撑,但在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质量方面,同“双高双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亟待跟上。

  譬如当前市民和产业界都对政府审批环节多、流程长、办事拖拉怨气较大,而且不少从原特区内转移过来的企业,也往往会将龙岗的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同其他区相比并有可能形成人际传播的效应,从而影响到龙岗营商环境。为此,龙岗将今年列为“效能提升年”和“社会管理年”,正是看到了城区软环境建设日益凸显的重要性。

  因此龙岗要推进“双高双创”,除了继续加强交通、生态、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区的硬件建设之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龙岗只有成为一个高端人才乐于在此生活、工作的城区,“双高双创”才能向纵深推进。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实习生 钟长华 通讯员 朱咏霞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