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寻子仍未成功。(受访者提供)
幼子外出打工失踪 父亲踏上寻子路
多年寻子无果
解救者有少年有老人
44岁的袁成,因一通15岁爱子失踪的电话,走上漫漫寻子之路。从2007年起,他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6年。
从那一年开始,袁成和有着类似惨痛遭遇的家庭,每年在农闲之时都会踏上寻子之路,从未间断。在一次一次失望中,这位老农心力交瘁;也因寻子心切,他的亲情被不少骗子消费,经历一次次燃起希望、到被骗后失落、再到重燃希望的过程,让他身心俱受煎熬。
6年寻子无果,他没有绝望,反而迈出更加坚定的脚步。在寻子路上,他不忘对砖窑年幼的孩子施以援手,6年来,已经有上百人被他成功解救。
文/本报记者李华
实习生韩晓旭
2007年,15岁的袁学宇失踪,父亲袁成就此踏上寻子之路,6年过去了,寻找无果,袁成不知道还要找多久,但他选择坚持走下去。
爱儿失踪父惊慌
寻子不成险被骗
袁成,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西官营乡西窝铺村七道梁人。袁学宇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是袁成的掌中宝与骄傲。
2006年,14岁的袁学宇辍学回家。次年2月,15岁的袁学宇来到河南郑州一家建筑工地做学徒。初到工地,袁学宇跟家里联系频繁,隔一两天就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时常问候奶奶的身体状况。
后来,家里一连三天都没接到袁学宇的电话。3月29日,袁学宇的领班来电告知,袁学宇失踪了。这犹如晴天霹雳,袁成马不停蹄赶往郑州。
报案后,派出所给出的说法是“可能被拐到黑砖窑、黑窑厂”。当时黑砖窑盛极一时,民间盛传:“如果孩子不见了就去找黑砖窑”。
袁成回忆,最初寻子非常艰难,有关部门不支持,也否认当地有“黑砖窑”,“大家都在踢皮球。”孤立无援的袁成决定凭一己之力寻找下去。
袁成印了2000张寻人启事,20多天过去了,始终没有回音。之后在报纸登了寻人启事,一通电话给袁成带来希望。
洛阳王姓先生来电称,因袁学宇生病所以收留了他。袁成一行8人从郑州马不停蹄应约赶到洛阳长途车站。王先生约定的见面地点相继换了十几个,转弯抹角地向袁成索要钱财。最后对方却称袁成没有诚意,放了他鸽子。袁成始终没能见到孩子,燃起的希望覆灭了。
袁学宇失踪至今,袁成已被无数类似电话“骚扰”,骗子的招数层出不穷。身经百战的袁成已能分辨真假,“经过这么久,现在有经验了,遇事不能太慌张。”
多次深入黑砖窑
寻子不成反遭打
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袁成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四个家庭。后来,寻子队伍不断加大,到了2007年4月,发展成几百个家庭组成的“寻子联盟”。
这些家庭环境相似:家住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孩子年幼在外打工。因袁成在寻子方面比其他家长有经验,所以他经常会为其他家庭出谋划策。
2007年,山西永济市的一个黑砖窑,袁成以买砖为借口想进入黑砖窑,但黑砖窑的老板和打手十分警觉,待袁成与其他家长进入黑窑场后,截住了他们。
“当时没时间跟工人们多接触,也没有机会跟他们说话,但看得出来,在黑砖窑工作的工人年纪都很小,有的还是智障人员。”袁成清楚记得,老板现场发令,一会就出来十多个打手,用铁锹、砖头追打他们。
还有一次是在山西晋城地区一个偏远黑砖窑。当时,袁成与另外四个家庭到了半路被黑砖窑的打手们截住,又是一顿追打。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绕了100多公里山路到达林川县公安局报案。
第二天,当地派出所带着袁成一行人再次进入砖窑。袁成一眼就认出,砖窑工人中有三名孩子身穿郑州市某中学校服,当场就把三个孩子解救出砖窑,并通知了他们的家长。
见到他们一家团聚,抱头痛哭,袁成高兴之余却更加失落:我的孩子在哪里? 袁成说,已不记得6年间一路上解救了多少孩子,应该有上百名,至今“寻子联盟”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寻找到失踪孩子。
黑窑工遭人拐骗
财物被收无处逃
袁成解救的这些“窑奴”,包括不满16岁的童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老年人甚至还有智障者。
袁成回忆,在山西省的一个砖窑厂里就有一个智障人士,能跟人正常沟通。他告诉袁成,他已经60多岁了,已经10年没有回家了。“他头发很长,10年间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心里特别不好受。”袁成说。
袁成说,黑窑砖厂的工人们一天工作时间至少十五六个小时,砖窑里的孩子们工作时大都光着膀子、光着脚。有的小孩太瘦小拉不动车,没少挨打,活干不好也要挨打。
有时候袁成会让两三个家长看住老板和打手们,给他们递烟,而他偷偷见缝插针跟工人们聊两句,每次时间也只有一两分钟。
工人们反映,被迫在此工作,打手们看守着,自己的财物证件都给搜走没收。这些工人都是从人贩子手里转到黑砖窑的,一般人贩子在郑州火车站、西安火车站、郑州长途汽车站或马路大街等公共场所骗人、抢人,然后把他们运送到郑州“黑窝点”,黑砖窑向人贩子开出一人500元的报酬。
“人贩子跟黑砖窑都有联系,好像‘一条龙’服务,人贩子负责拐带人、抢人,黑砖窑负责接收。有时人贩子把孩子们送到黑砖窑,有时黑砖窑派车来接。”袁成还了解到,黑砖窑一般是团伙作案,老板的手下一般是老板的亲戚朋友。
寻子希望不放弃
再苦也要坚持着
寻子之路花费不菲,袁成花费了十多万元,2008年下半年,媒体人钭江明开始帮助袁成,掏钱给袁成买了DV机器。媒体工作者王晓山加入帮助袁成的行列。此后袁成每一次下到黑砖窑,趁老板不备用DV记录下窑厂的情景,并在电视台播放该纪录片。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王英杰也时常陪伴袁成一起外出寻子。
同年,钭江明等人成立了“10元捐款”公益项目。后来寻子联盟的花销由该公益项目埋单,这大大减轻了袁成他们的压力。“我很感恩,好心人真多。”袁成对此充满感激。
袁成等人组成寻子联盟的消息,很快在山西、河南传开。经媒体披露后,山西省一些黑砖窑非法用工的严重问题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随后,一场整治非法用工和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郑州市管城区警方曾成立专案组寻找袁成之子,但因为线索太少一直没有进展。
当年袁学宇失踪时,妹妹才六岁,每天在背地里偷偷哭。孙子丢了,79岁的奶奶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今年9月,袁成又将再次上路。 他不敢设想袁学宇的境况,深感切身之痛时,袁成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酒醒之后,现实还在前头,他说:“再苦我也要坚持,我不会放弃。”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