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图文:在花朵的底端

2013年09月02日05:33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图文:在花朵的底端

  湖北日报讯 梁玲,笔名撒哈拉的鱼。生于1975年,管理学硕士,现居武汉狮子山南湖畔,任教于华中农业大学。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隐喻的城堡》、《我在花朵的底端》(汉英对照)等。

  印象中,梁玲似乎总是躲在她的“城堡”里摆弄她喜爱的物什。一个自称来自前世的女子,热衷于现世的女红、诗句。她躲在花朵的底端、书页的下面,举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花朵、暗香迷人的诗句。那些花朵和诗句摇曳生姿,不是风而是她在舞动它们。尽管她隐身在它们硕大的影子下,但我们还是透过花朵和诗句的光斑看到她,发现她的非凡美丽——喝咖啡或者茶的时候,她坐在错层的房子里,在她亲手制作的那些手工作品中间,在她的诗集、她热爱的书籍旁边,像一位天才的手工艺人或可爱的天使那样闪着光。或者在下午场的电影之后,她一袭白色长裙,赤脚走在波光闪闪的南湖畔。总之,她本人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这首优美的诗由她的心灵、写作、生活孕育而成——“我的行走终于长出翅膀/飞起来。飞起来。/……日子亮了起来/曾经引领我的那些声音开始隐匿/它们一定看见了关于我,或是关于一朵花/盛开的盛宴”“做一朵隐喻的花/开得异常铿锵”“蕾丝。小碎花。破布头。缎带。/小剪刀。针。五色的线。竹筐筐。/这就是传说中的女红吗?像爱上一个男人般迂回曲折。/可是心生幻想,等待如蜜一般。每一次的拼贴剪裁都圣洁清澈。/偶尔不小心手指头也会被针头扎出血,可是不介意,应该归于那个叫着执著的字眼。”

  那些日常生活的小零碎,那些积郁的词语,在她的手中、笔下唱着歌开花。原来,我们看到的手工艺品、看到的花不是它们本身,而是诗人和她的诗歌的投影。

  现在,诗人在运动场边的一间休息室里。半年前此处经过她的精心设计、装饰,成了一个像她的居室一样的天蓝地绿花满朵的创作室——柒号教室——一间小小的洋溢着咖啡芳香的书吧,飘着轻柔的钢琴曲。几个墙面的书,均是她写诗以来的至爱收藏。天花板和空白墙面点挂着塑料、树脂质的花草鱼虫。吧台旁的小鱼缸里花朵的底端游着几条或听音乐或吹泡泡或假寐的小金鱼。鱼缸旁的墙面上贴着各色粘贴,粘贴上是各种语言的隽秀书写。那些似粉绿似蓝、似红似紫的纸片上写下的一行行文字,仿佛神迹般美丽而神秘。整个创作室随处可见各色各形纸质、木质的、树脂质的鱼在空调的微风下摆动,“在时光的水里寻找一尾鱼最原始的幸福”。梁玲的先生是研究鱼的专家,所以,她的笔名“撒哈拉的鱼”叫得理所当然、情深意切。还有他们的宝贝儿,小名小鱼儿,小小年纪就会写诗画画。这样的一家人、一群“鱼”似乎跟人间烟火鲜有联系。但是别担心,他们的人间烟火在深深的爱里、在美丽的花丛里和诗句中。梁玲从一个在“奔走的城堡”里暗自幸福的孩子成长到现在手持剪刀或笔修理现实枝桠、在“花朵的底端”的诗人,她的生活、她的诗歌已有浓郁的人间烟火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由鲜花环绕的城堡到运动场边的柒号教室,就是她由高处到低处,由童话回到人间的路途。

  心灵手巧、神思飞扬的诗人梁玲,已经通过记载青春记忆的废旧工厂、医治中年头疼的中草药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温暖小物”,完成了自身美丽的救赎。她早已知道奢华的奔跑不合时宜,所以她收拾着一地的温暖小物,笑看日子溜走。因为,时间已经在她的手中、笔下生花。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