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星斗市民好样的!

2013年09月03日08:2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星斗市民好样的!

  图①:73岁的党员(右一)毕文海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

  获“助人为乐好市民”称号。

  图②:65岁的潘锦辉(左一)把爱岗敬业精神带到了社区里,

  获“爱岗敬业好市民”称号。

  图③:90后陈智安连续三年利用寒暑假参加“小候鸟”义教

  &nbs

  他们,也许只是在取舍之间做对了心灵的抉择;他们,也许仅仅是长期坚持做一些小事;他们,也许在漫长的职场生涯中坚守自己的岗位……这些并没有轰天动地事迹的星斗市民,正在我们身边“发亮”。

  2013年度“石湾好市民”名单近日新鲜出炉,8名市民从3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获选“石湾好市民”称号。

  这是石湾继上年首次评选“石湾好市民”后,举办的第二届好市民评选活动。该活动自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以来,收到30多名市民的报名资料,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敲定”助人为乐好市民毕文海、陈智安、赖润梅,敬业奉献好市民潘锦辉、周规华、林荣捷,孝老爱亲好市民龚晓淳、陈冬福8人当选“石湾好市民”。

  事实上,“石湾好市民”获选者的经历并非有多孝感动天或忠肝义胆,他们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除了关注自己,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到别人身上,给予别人关爱和帮助。

  今年73岁的党员毕文海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他多年来除了参加街道老人协会的工作外,还建立了莲峰社区老人协会,组织和带领老人参加义务清洁卫生、老人治安巡逻队等各项活动。

  65岁的潘锦辉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头衔还很多:社区退休党员第二支部书记、社区老年人协会副会长等。潘锦辉常年义务奔走在社区各项文明关爱活动的前线,如义务打扫马路,清理社区里的卫生死角,参加便民服务队,参与居委会组织的对社区独居老人、特困人员以及长病老人的探访和慰问等。潘锦辉笑称人太闲了容易生病,所以喜欢忙碌。

  “‘石湾好市民’的评选是结合新时期社会道德风尚和本地实际举办的一项活动。”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石湾好市民’要在社会中树立一种正气,在平凡中彰显出道德的高尚,好人事迹的亮点要在辖区内进行推广,并树立起榜样。”

  ■关注

  80、90后目前已经或者即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小到大,这群人头顶都被舆论扣上“垮掉的一代”的“帽子”,但事实上,长辈们认为的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也有自己对社会的感知,对人性的感知,以及他们自己的一套,回应的方法。

  在此次“石湾好市民”的评选活动中,两名80后、90后的小伙子映入市民眼帘,他们利用自己积攒的力量,回报社会。

  好市民中的80、90后力量

  刚柔并济打好城管“这份工”

  80后小伙林荣捷

  在中国,千亿万人在“打工”,但城管这份工并不好“打”,这是一份不被多数人理解的工作。

  刚被评为“敬业奉献好市民”的80后小伙子林荣捷,正在打这份工。

  城管执法的主要工作为查处市容“八乱”行为,查处违法建设行为等城市乱象,但这些社会“乱象”,并不好“治”。全国各地的种种有关城管的故事告诉我们,治不好,得见血。

  但这名80后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方法:城管工作讲究刚柔并济,该强硬的时候决不手软,该柔和的时候不可以蛮干,抓住了刚和柔的“点”,城管工作将事半功倍。

  就是这种类似太极推手的“真经”,让他学会了在工作中,兼容并包,学会转换角色去处理问题。

  在整治市、区关注的“黑点”苏李秀英医院和南方电网周边游商的阶段,林荣捷带领了中队全体队员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坚守阵地做通工作,目前这两个“黑点”游商占道的情况已大为改善。

  “我们面对的是现今社会的矛盾体,我们的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执法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法或者言语攻击,我们只能换位思考,积极应对。”林荣捷说,换位思考很重要,城管和小贩并非是对立的角色,有时候城管也必须为小贩想办法、找出路。

  林荣捷曾了解到教子村的一个小贩的难处,他主动联系村里,为该小贩安排适合的场地摆卖,解决她的生活问题,同时教育她以后不要违法经营。

  “看到以前小贩摆卖后垃圾成堆的马路变得干干净净是我工作的动力。”林荣捷说,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一直都没有放弃,也绝不放弃。在他心里,“用良心做事,一定会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参与志愿活动不遗余力

  90后“好市民”陈智安

  目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的陈智安活泼积极,是一名典型的“90后”,但有一点,让他在大部分“90后”中,显得有点“非主流”。

  别人在课余、寒暑假都去旅游、待在家里玩游戏,他则乐意把这些悠闲的时光“荒废”掉,跑去当志愿者。

  自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的寒暑假,他都积极参加了红卫社区“爱心学堂”的义教活动。这是一个在暑假期间保护、教育“小候鸟”的爱心活动,除了辅导孩子们的功课,陈智安还必须与其他“小老师”一起,开设兴趣班、体育活动、游园会等。

  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在他们的朗朗读书声中,他痛并快乐着。

  “作为一名义教老师,这项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到责任感为何物。”这名对人生并未有透彻了解的90后,说了一番即将长大成人的宣言,“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不管是学习上,还是人身安全,都要处处为他们着想。这种空前的责任感使我成长了很多。”

  此外,不定期参与探访老人的活动,主动参与高校交流会分享学习经验心得,顶着烈日或寒暑坚持在户外帮市民做交通引导……一切与志愿服务有关的事情,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事实上,他还有一个身份——“护花使者”。每年除夕,禅城区志愿者协会都会举办“护花行动”,在迎春花市结束之际,市民会见到不少年轻人在搬花,这其中少不了他。

  “我们一般会向档主表明来意,大部分档主都很乐意将剩下的花交给我们送给敬老院,我们将收集下来的年花,一一搬上车,然后运往敬老院。”他说,护花行动不仅能够妥善处理花市剩下来的年花,更重要的是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这也是我连续三年参与护花行动的最大原因。”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梁国建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