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从中国王府到欧洲城堡:古迹保护与开发如何破题?

2013年09月05日09:0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中国王府到欧洲城堡:古迹保护与开发如何破题?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白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中国的王府和欧洲的城堡,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曾经都是联系皇室与平民社会的纽带,今天都承担着历史、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任务,它们不仅是文物古迹也是旅游景点,面临的课题极为相似,即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日前在京举行的“2013恭王府论坛”上,来自欧洲11个国家和中国的业内人士,就王府与古堡遗址博物馆发展之道展开了讨论。

  平衡开发与保护

  曾经,星巴克“入驻”故宫和灵隐景区都先后引发社会争议,商业开发与文物保护似乎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在论坛上,众多古迹运营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建于1695年至1711年,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独立运营让美泉宫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

  美泉宫总经理弗朗茨·萨特莱克介绍,每年小卖部和礼品店贡献了22%的收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从1992年独立运营之初,人们就在争论,是否应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销售商品。“答案是很明显的,我们要销售商业产品,但产品应该尊重整个皇宫。”

  除了销售商品,165间房屋的租金,也贡献了15%的收入,这里大约有450人居住。这也引来很大争论。“如果这个宫殿有大量房间是空闲的,或者只做办公室用,就面临着很多安全隐患。”他说。

  葡萄牙吉马良斯城堡是一座10世纪城堡,1910年被认定为葡萄牙国家历史遗迹。城堡馆长曼纽尔·格拉察说,城堡的一部分可以出租用于婚礼、宴会、会议等非政治活动,这些空间没有藏品,举办活动都在公共参观时间之后,而且把可以参观的房间关闭,因此不会对文物造成破坏。此外,当地居民很少去参观博物馆或城堡,而在这里举办婚宴的双方都会邀请一些客人,他们有时候会在婚礼之后回到博物馆参观,由此也能为城堡带来更多的参观者。

  北京恭王府也在其文化内核中找到了市场卖点,将“福文化”打造成商业品牌。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说,恭王府近年来举办了两届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向社会征集设计创意,总共收到近千件作品,目前几百种已转化为商品,每年能带来数千万销售收入。“‘福文化’也成为恭王府的文化精髓,成为恭王府的品牌和产业,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创意的力量,更体会到了市场的规律。”

  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无论是欧洲的城堡还是中国的王府,作为古迹大多需要修复。但修复的标准是什么?各国的实践显示了一个共识:少用创新手段和技术,修旧如旧,保持其真实性。

  弗朗茨·萨特莱克说,18世纪玛丽娅·特蕾莎女王在位时装修美泉宫,采用了巴洛克风格,使用了浅色,使得房间闪闪发光。上世纪末修复时,如果仍然使用巴洛克时期的技术,要比当时的技术贵十倍,因为在巴洛克时期人们只用粉笔作画,现代则会融入一些人工制作的颜料。“我们还是使用粉笔,希望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宫建于18世纪,卫国战争期间遭到破坏,1957年起修复。总建筑师纳塔利娅·库德里亚夫采娃说,从中国桥到玛瑙屋,从亚历山大宫到空中花园,修复时都充分使用了18世纪的建筑技术和油漆技术,以期恢复原貌。

  天津的庆王府2010年开始维修工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军说,当时很多楼梯和门被刷成了红色、黄色或绿色,维修时全部磨掉了这些后加的颜色,显露出木材原有的色彩,且完全按照手工的方法,没有使用任何化学试剂。

  赋予古迹新的生命

  历史在于传承,文物与今天的人们发生关系也才更具有价值。在中国的王府、欧洲的城堡中,展示活态的文化空间,让当代的人们参与进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做法。

  丹麦的腓特烈堡建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如今的运营者而言,如何让古老的城堡跟上时代脚步是一个课题。公关经理蒂尔德·赫丁说,因为城堡存有大量肖像画和历史画,于是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请人画一些新的画作,以保持这种历史延续性。为了吸引年轻人,城堡曾结合馆藏画像在国内举办知识竞赛,传播历史知识;为扩大国际影响,城堡每年都举办肖像画比赛,邀请北欧地区乃至俄罗斯、英国的画家创作。

  在拉脱维亚的梅宗尼斯宫,主人雷吉娜·德什曼决定向艺术家敞开大门,每年夏天都举办艺术节、展览会,邀请来自本地以及美国、意大利的音乐家前来表演,从巴洛克到爵士,风格多样。“我们认为应该把现代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并且给它们赋予新的生命,而不是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历史传承下去。”

  在北京恭王府,每天都有文化演出,周末和节假日志愿者会为游客上演自编自演的历史情景剧,而京剧、昆曲、古琴等传统演出旨在重现“海棠诗社”的诗词吟诵活动。孙旭光说,这些生活文化原态,让恭王府这座老宅焕发了青春。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