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因为男人好斗、肤浅!

2013年09月06日14:5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因为男人好斗、肤浅!

《风之谷》

《天空之城》

《龙猫》

《悬崖上的金鱼姬》

《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

《魔女宅急便》

  羊城晚报记者 王正昱

  “再见”宫崎骏

  《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中的希达、《龙猫》里的小梅和小月、《千与千寻》里的千寻……在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里,主角基本是年轻女孩,她们纯情、善良,热爱和平与自然,敢于与恶势力斗争,而且比许多大男人更有担当。

  把这些女主角从记忆中翻出来,我们就能勾勒出一部关于宫崎骏动漫的编年史。在真人电影中,男性主角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宫崎骏为何在动画电影里反其道而行之?他曾在对自己的电影进行自评时作出解释:“因为男人好斗、肤浅!”

  ●娜乌西卡

  ——《风之谷》(1984年)

  《风之谷》可谓宫崎骏的首部大卖作品。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电影主题,而女主角娜乌西卡更是连续十多年占据日本动画片最佳人气角色排行榜的冠军之位,直至1995年才被《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绫波丽所取代。娜乌西卡热爱自然、保护生命,愿意为和平牺牲自己,这样的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宫崎骏自评

  “男性太肤浅,主角必须是女性”

  《风之谷》的漫画在我还未进入动画领域时便开始创作了,当时我的时间很多,于是就尝试创作一部无法拍成动画的漫画。可不久之后我又要将它拍成电影,这使我深深陷入困境。为什么主角是女性?我设定主角能够在现实世界和另一个世界间之间自由穿行,而男性拥有这种能力的话,我觉得给人的感觉不太真实。娜乌西卡了解人类和虫族的世界,动物靠近她时丝毫感觉不到威胁,她也能完全抹去自己的存在感。而男性过于好斗,与娜乌西卡相比则显得太肤浅了,所以主角必须是女性。

  ●希达

  ——《天空之城》(1986年)

  有很多观众是因为久石让创作的电影原声歌曲而得知《天空之城》这部动画电影的。该片是宫崎骏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由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首部动画电影。这个空中大冒险的故事以19世纪的英格兰为背景,影片描写了盘踞在平流层的海盗家族、飞行机器人和军队等,而故事的第一主角是天空之城的公主希达。从希达身上,观众看到了一个女孩的和平之心和比成年男性更宽阔的胸怀。为了不让战争蔓延,她甚至不惜毁灭自己的空中家园,让财宝灰飞烟灭。

  宫崎骏自评

  “我想制作有关少年英雄的电影”

  我想制作一部少年英雄为了梦想而不断拼搏的冒险故事,当时我就预料到这种题材票房不会好。虽然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说“我好喜欢《天空之城》”,可是在影片上映时,的确是观者寥寥。可我还是希望能再制作一部描写八九岁少年英雄的影片。

  ●小梅和小月

  ——《龙猫》(1988年)

  和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龙猫。这一次故事的主角是两个11岁和4岁的姐妹,草壁五月和草壁梅。与娜乌西卡和希达相比,小月和小梅姐妹明显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日本小女孩,她们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有清澈的心灵,带领观众拾回只有在童年才能体会到的美好。影片的主题就像片中的那句台词:“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无法像孩子一样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里的小情绪堆积得像山一样高,直到溢出来,与其如此,不如永远像孩子一样。”

  宫崎骏自评

  “这是一部非常单纯的影片”

  我无法制作那种杀掉反派的电影,虽然大家都爱看,可我做不出来。我认为孩子们只需要看《龙猫》就行了。这是一部非常单纯的影片。我希望拍这样一部电影,有一个怪物住在隔壁,但是你却看不到它。就好比你走入森林中,能够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存在一样。我最近花了两个月时间独自住在一幢古旧的大房子里,我待在某个房间,通常会感到别的房间有其他人居住。在出去散步时,我怕他们寂寞,会打开收音机招待他们,然后说:“别客气,请尽情享受我为你们准备的音乐!(笑)”

  ●琪琪

  ——《魔女宅急便》(1989年)

  十三岁的小魔女琪琪带着宠物黑猫吉吉,在家人的祝福下展开一段修行之旅。她选择一个靠海的城市作为落脚之地,在这里她遇见了好心的面包店老板娘,也邂逅了对飞行充满幻想的朋友柯力普。琪琪寄住在面包店里,并发挥所长,骑着扫帚充当快递,过着忙碌充实的日子。琪琪的遭遇跟所有第一次离开父母外出工作学习的小孩一样,有初到陌生城市的兴奋,有因人生地不熟而产生的担心,有找不到工作的沮丧,有偶遇贵人的欣喜,也有情窦初开的懵懂。该片创下了当年日本本土电影票房第一的纪录。

  宫崎骏自评

  “从漫画家的求职经历获得灵感”

  我从青年漫画家们四处求职的现状中得到灵感。如何向世人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我认为这才是观众应关心的问题。不过,如果重做《魔女宅急便》,影片肯定会有所不同,当然琪琪还会是一名魔女,而柯力普(影片中痴迷飞机并和琪琪成为好朋友的男孩)则要参加考试,进入大学,再找到一份工作,然后来到琪琪面前说:“可以请你出去走走吗?”我确定琪琪会继续做宅急便的工作,偶尔有些小小的疯狂之举,但是肯定没人愿意看到她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总裁。

  ●桑

  ——《幽灵公主》

  (1997年)

  《幽灵公主》的故事据说宫崎骏构思了10年,当年制作完成的版本长达4个小时,后来剪辑成2个小时上映,并在日本斩获高达170亿日元的票房。宫崎骏在《幽灵公主》探讨环境保护、人是否能够与自然真正和平共处等问题。“幽灵公主”桑脸上常戴面具,身披狼皮,手拿长矛,与山犬共同守护着森林。她的形象与娜乌西卡非常相似,都是与恶势力对抗的“自然保护神”。而这类角色在其他电影中,却往往是强悍的男性。

  宫崎骏自评

  “孩子们可以理解电影的意义”

  《幽灵公主》和《魔女宅急便》完全不同,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冒险。类似的经历在制作《红猪》时曾有过,当时前南斯拉夫战争爆发,我发现人们根本没得到什么教训。在此之后,我们无法继续制作《魔女宅急便》这类动画了,感觉孩子们降生于这个世上,却得不到祝福,我们又怎能在他们面前若无其事、强作欢颜呢?为制作《幽灵公主》,我觉得真的把员工们都榨干了。起初我认为:“这不是孩子们应该看到的东西。”但最终我意识到:“不对,这是孩子们必须看到的!”也许成年人无法理解电影的意义,孩子们却可以。还是孩子们帮助了我,使我能够制作下一部电影。

  ●千寻

  ——《千与千寻》(2001年)

  2001年的《千与千寻》可以说是宫崎骏在其创作生涯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说他以前的作品只是影响了日本或其周边国家的观众,那么这部拿到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的影片,让宫崎骏真正地走向全世界。千寻也是一个“没有特异功能”、性格还有点懒惰散漫的日本女孩。在搬家的途中,千寻和爸爸妈妈闯进了一个奇幻世界,父母由于贪吃而被魔法诅咒变成了肥猪,为了解救他们,心惊胆战的千寻留在了女巫汤婆婆的浴池工作。

  宫崎骏自评

  “这是为女孩量身订造的礼物”

  有些女孩在出生时我就认识了,她们是我朋友的孩子。当她们长到10岁、12岁时,我会觉得该适当和她们保持距离了,这些女孩应该在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继续和大叔做游戏。我又会想,这些女孩子今后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千与千寻》正是我为这些女生量身打造的礼物。不过,《千与千寻》的制作过程还是充满艰辛。制作之初,我试图在黑板写下故事的走向,但是铃木先生说:“啊,这需要花3个小时!”片中不是有一个无脸人的角色吗?一开始我只是设定他安静地站在旁边,但后来我们决定让他突然介入故事情节,这样电影就能缩短至两个小时了。

  ●苏菲

  ——《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

  女主角苏菲,相貌平平,甚至在影片里由于被女巫施法,基本以丑陋的老太婆样貌出现。文静内向的她原本是一个低头安静缝制帽子的女孩,当所有女孩都为可能出现的哈尔城堡雀跃时,她表现得无动于衷。看着镜子里变成老太婆的自己,虽然也难过,可是很快她又能替自己找到“其实做老人也有好处”的安慰。这种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使平凡的她成为了魔法师哈尔的精神支柱,也赢得了稻草人和火恶魔的尊敬。较之以往作品,这次宫崎骏加重了对于男女主角爱情发展这条线索的笔墨。

  宫崎骏自评

  “看过这部片的观众反应非常极端”

  戴安娜·维尼·琼斯(原著作者)的故事非常写实,但是戴安娜不太关心如何设置小说中的世界。在她的小说中,所有的男性都和她的丈夫相像,带着一点忧伤,安静地站在某处,而且书中的魔法也没任何规则可言,甚至有一点失控。不过我不打算在影片中解释魔法的规则,那样就成电子游戏了。不知什么原因,看过《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人有着非常极端的反应,要么真的很喜欢,要么就完全不能理解。这真是可怕的经验。自从制作《幽灵公主》以来,我已经身心俱疲了。在这条繁杂的路上,我觉得所能做的非常有限,幽灵公主、千寻、哈尔……我们打算调整方向,这也是后来我拍摄《悬崖上的金鱼姬》的原因。

  ●波妞

  ——《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年)

  金鱼公主在偷偷离开家时不小心把自己的头卡在玻璃罐里,幸好被宗介拯救,并把她命名为“波妞”。《悬崖上的金鱼姬》脱胎于家喻户晓的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它没有《幽灵公主》那样沉重的主题,没有《千与千寻》那样目不暇接的庞杂信息,也没有《哈尔的移动城堡》那样壮阔大气的场面。不过,它不单纯,宫崎骏在其中寄托了自身的人生思索和时代诉求。你可以将它看成美好的童话,也可以带着一颗成人的心读出许多别样内容。

  宫崎骏自评

  “最喜欢结尾的演职员名单部分”

  我一度想过,也许我们离孩子们已经太远太远了,可是我又无法再制作《龙猫》那样单纯的影片了,只能在影片中加入更复杂的元素。事实上,如果想要制作单纯的影片,片长应该稍短一些,可是我不得不把影片做得更为复杂,所以最后片长还是到了101分钟。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结尾的演职员名单——名单中没有职务,所有人员的名字全部按照假名的顺序排列,全部一视同仁,看不出谁是制作人谁是导演。

  延伸阅读

  另类解读宫崎骏

  “龙猫”,其实代表了死神

  有网友对《龙猫》进行过解读,认为片中有众多“黑暗”暗示:龙猫是死神,而两姐妹是两个已经死亡了的人物。这个说法在2007年2月左右开始传开——

  首先,龙猫是死神,冥界的使者,遇到龙猫的人都是死期将至或是已死去;片中妹妹小梅失踪后,其拖鞋在池子里被发现,这是暗示那时候妹妹已经淹死在池子里了;姐姐小月看到妹妹的拖鞋后,不敢面对现实,说了一句“这不是小梅”,这一幕以后两姐妹的出场都是处于没影子的状态——没影子,就是代表死亡。

  《龙猫》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琦玉县的所泽,而在所泽这个地方曾发生过一对姐妹被虐杀的“狭山事件”。《龙猫》以该事件为蓝本,两个姐妹的名字也有玄机——姐姐皋月(Satuki)是日文发音的5月,妹妹梅则是英文发音的5月(May),而“狭山事件”发生在5月1日。“狭山事件”据说有这样的细节:妹妹不见了后,姐姐慌张寻找妹妹,隔天妹妹在森林里被发现,身中16刀;姐姐大受打击,在对警察做笔录的时候说过“见到很大的狸猫怪物”等意味不明的话。

  前几年,这一解读不断发酵,吉卜力工作室接到了非常多的询问电话,包括“龙猫是不是死神?”“为何梅与姐姐到最后都没有影子?”等,吉卜力工作最后在博客上解释:“为什么没有影子?因为作者认为在这个地方不需要画上影子。”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